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贝尔纳普级导弹巡洋艇
释义

概述

该级舰是美国第三代蒸汽轮机导弹巡洋舰,是由“莱希”级导弹巡洋舰发展而来。由于“希莱”级服役以后,美国海军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紧接在“希莱”级后,美国海军便建造了第二批“希莱”改进型(DLG)──即“贝尔纳普”级,该级舰共建造了9艘,舷号从CG26至CG34,舰名分别为“贝尔克纳普”号、“丹尼尔斯”号、“温赖特”号、“朱厄特”号、“霍恩”号、“斯特雷特”号、“斯坦德利”号、“福克斯”号、“贝蒂欧”号。首舰“贝尔克纳普”号1962年2月开工,1963年7月下水,1964年11月服役;最后一艘“比德尔”号1963年12月动工,1965年7月下水,1967年1月服役。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美国海军又在“贝尔纳普”级的基础上,建造了一艘名为“特拉克斯顿”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与“长滩”号、“班布里奇”号一齐形成了当时美国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的“三剑客”。

基本资料

名称:贝尔纳普(Belknap)级导弹巡洋艇

所属国家:美国

武器分类:巡洋舰

军种分类:海军

排水量:6570吨(标准),8200吨(满载);

主尺度:166.7×16.7×8.8米;

航速:32.5节;

续航力:7100海里/20节;

动力:2部蒸汽轮机,8万5千马力;

编制:513人(军官25,士兵488);

导弹:2×4联装鱼*导弹发射架,2×4联装战斧导弹发射架,1×2联装小猎犬/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架(带弹60枚);

鱼雷:2×3联装MK32鱼雷发射架;

火炮:1×MK42 127毫米/54身倍炮,2×MK16“密集阵”近距离武器系统;

载机:1架SH-2D飞机。

性能指标:舰长166.7米,宽16.7米,吃水8.8米;标准排水量6570吨,满载排水量8575吨,动力装置采用2台蒸汽轮机,最大航速32.5节。

研制单位:巴斯钢铁公司、托德造船厂等

现状:20世纪90年代全部退役

相关资料:

该级舰共建9艘(CG26-34),首舰“贝尔纳普”号(CG26)于1964年服役,此舰用作指挥舰时,可加配指挥所人员18人(军官6,士兵12)。“威廉·斯坦德利”号(CG32)得“福克斯”号(CG33)均于1966年服役。

武器控制与电子系统

该级导弹巡洋舰武器装备精良,共有2座四联装“鱼叉”舰舰导弹、l座双联MK-10型导弹发射架(可发射“标准”SM―2ER舰空导弹,或“阿斯洛克”反潜导弹)、2座“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l门127毫米舰炮,以及箔条式干扰火箭发射器。此外,舰上还搭载有l架“拉姆普斯”反潜直升机。

该级舰的电子设备性能也十分先进,拥有1部AN/SPS-43 2D对空搜索雷达、1部AN/SPS-10F平面搜索雷达、1部AN/SLQ-32(V)3电子战系统、一套AN/SLQ-25反鱼雷系统和2部MK-36 干扰弹发射器,火控系统也相对完备,不但装备了NTDS海军战术数据系统和2部AN/SPG-55D照明雷达,还配备了MK-14武器火控系统、MK-68舰炮火控系统、MK-114反潜火控系统各一部,以及4套MK-76导弹系统。

技术特点

“贝尔纳普”级是在其大哥“莱希”级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成的。两者在舰体线型、结构、动力装置等方面完全相同,但艉部装设的武器差别较大:贝尔纳普级装l门127毫米大口径舰炮,而“莱希”级则为双联装导弹发射架。与“希莱”级相比,“贝尔纳普”级只安装一具MK-10,舰尾则安装了被“希莱”级摒除的127毫米舰炮,因为美国海军担心取消舰炮会导致舰队的水面作战能力下降。但比“希莱”级更先进的是,“贝尔纳普”级的MK-10可以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因此不需要再装一具MK-112发射器,而且,为了不过度影响防空导弹的存量,“贝尔纳普”级的MK-10多了一个装弹量20枚的弹舱。与“希莱”级相同,“贝尔纳普”级也采用烟囱桅杆混合结构。

由于只装备一具MK-10导弹发射器,“贝尔纳普”级只使用两部SPG-55D照明雷达。此外,“贝尔纳普”级的声纳使用新研发的SQS-26以取代以往使用的SQS-23。“贝尔纳普”级比“希莱”级多出一些空间,最初计划在第二烟囱桅后方装置DASH无人驾驶遥控直升机的机库与甲板,但DASH在部署前就遭到取消。后来“贝尔纳普”级成了LAMPS-1的实验舰,其机库与甲板便改操作SH-2F反潜直升机。此计划相当成功,美国海军后来把它推广到其他的美国舰艇。

作战使用

“贝尔克纳普”级导弹巡洋舰中的“贝尔克纳普”、“丹尼尔斯”、“温赖特”、“比德尔”号部署在美军大西洋舰队,其余5艘在美军太平洋舰队服役。该级舰中的“斯特雷特”号1989年5月曾到我国访问。

当1975年6月30日美国海军新的舰艇分类标准颁布,最大排水量超过八千吨级的“贝尔纳普”级驱逐舰理所当让的和“希莱”级一起,升格为“贝尔纳普”级巡洋舰(CG)。孰料天有不测风云,也就在这一年,刚刚晋级成功、风头正劲的“贝尔纳普”号(USS Belknap CG-26)便和“小鹰”级航空母舰“肯尼迪”号(USS J.F.Kennedy CV-67)撞在了一起,这个“第一次亲密接触”可不得了,航空母舰上大量的航空燃油向驱逐舰流去,两舰相继发生

火灾,火势一发不可收拾,并导致驱逐舰上的炮弹爆炸,导致 7人死亡、47人受伤,虽然后来经过大规模的修理与改装,“贝尔纳普”号于1980年5月又重新服役,在修复时还顺便换装了新的电子系统。但“贝尔纳普”号以铝合金材料为主的上层结构在大火中几乎全部烧毁。这个意外事件和七年后1982年马岛战争中英国“谢菲尔德”号(HMS Shefield D-80)驱逐舰被阿根廷飞鱼导弹击中引发大火而沉没连在一起,使各国海军开始关切铝合金材料低融点、低燃点的问题,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设计的新舰如“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就改用钢材来建造上层结构,摒弃了以往使用轻质铝合金制造军舰上层结构的惯例。“

1976年之后,贝尔纳普级舰都将76毫米炮换成“鱼叉”反舰导弹,并以SPS-48C 3D对空搜索雷达取代原本的SPS-43。1985至86年,美国海军在“贝尔纳普”号上加装通讯设施以及参谋协调设施,当作第六舰队旗舰。同时其同级的CG-28、CG-30、CG-31号舰,也加装了“将官战术指挥中心(TFCC)”。此外,“贝尔纳普”级舰也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行了NTU改良工程,换装SPS-48E/49对空搜索雷达以及SYS-2整合数据系统等,以使标准SM-2ER防空导弹可攻击90至100公里外的空中目标。海湾战争中,该级舰中的“里奇蒙·特纳”号和“英格兰”号,分别随以“拉萨尔”号为指挥舰的中东特遣舰队和以“罗斯福”号航母为首的航母特混编队,于1990年8月2日部署于波斯湾水域 , 主要担负舰队防空任务。

经过这次改装和参战后,“贝尔纳普”级本以为自己能成为跨世纪的导弹巡洋舰,临退役前还能风光一把,不成想没等几年,美国海军的裁军大刀就当头砍了下来,90年代中期,服役了数十年的“贝尔纳普”级终于脱下了征袍,与自己的大哥“希莱”级一齐,再一次“焦孟不离”的做了一回伙伴,双双陆续退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4: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