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魏洛阳
释义

北魏洛阳是在西晋洛阳的废墟上重建的。建设工程参照西晋洛阳都城宫室遗迹,营造1年余,规模初具。7年后,才于京城四面筑居民里坊及外郭。

北魏洛阳城

简介

北魏在洛阳建都﹐仍利用东汉﹑魏晋的城墙。东汉以来的12个城门﹐除开阳门以外﹐都在魏晋或北魏时改了名。上东门改称建春门﹐中东门改称东阳门﹐秏门改称青阳门﹔上西门改称阊阖门﹐雍门改称西阳门﹐广阳门改称西明门﹔平城门改称平昌门﹐小苑门改称宣阳门﹐津门改称津阳门﹔谷门改称广莫门﹐夏门改称大夏门。11个城门都在汉代的旧址上重建﹐仅西阳门从汉代的雍门旧址北移约500米。此外﹐孝文帝初到洛阳时﹐在西城墙北端靠近金镛城处新开了承明门﹐从而使城门增为13个。

发展

北魏洛阳城最重要的改变是废除了东汉以来南北两宫的制度﹐建立了单一的宫城。据勘探﹐宫城的位置在全城的北部略为偏西﹐是在汉魏北宫的基础上兴建的。平面呈长方形﹐四面筑墙﹐东墙和西墙各长1400米﹐南墙和北墙各长660米。在南墙近西端处﹐有一巨大的门址﹐便是宫城的正门──阊阖门的遗址。正殿太极殿在宫城的前部﹐与阊阖门对直﹐其基坛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100米﹐规模甚大。 由于宫城的范围和个别城门位置的改变﹐城内的街道也有许多变更。南宫已废弃﹐在广莫门和平昌门之间有了一条纵贯全城的南北向大街。雍门已废绝﹐雍门大街亦不存在。新开了承明门﹐增添了由此门通入城内的大街。建春门和阊阖门之间有了一条横贯全城的东西向大街﹐将宫城分为南北两半﹐南半部是朝会之处﹐北半部为寝宫所在。由于新建的西阳门正好与东阳门对直﹐所以东汉以来的中东门大街被延长而贯通于西阳门和东阳门之间﹐它在宫城南墙外通过﹐成为全城的一条分界线﹐北面主要是皇家的宫殿和园囿﹐南面则分布着官署﹑寺院和贵族的邸宅。由于宫城的南门──阊阖门与南城的宣阳门对直﹐所以自阊阖门至宣阳门的南北向大街──铜驼街就成了全城的中轴线。宗庙﹑社稷和太尉府﹑司徒府等高级官署分布在铜驼街的两侧﹐有名的永宁寺遗址即在街的西侧。 据记载﹐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在洛阳兴建外郭城﹐“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范围极广。在整个外郭城以内﹐划分为三百二十个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筑墙﹐每边长三百步﹐即当时的一里。东汉以来的旧城成为北魏洛阳的内城。“大市”﹑“小市”﹑和“四通市”等工商业区都设在内城以外﹐位置在宫城以南﹐完全改变了《周礼?考工记》所记“面朝后市”的传统。综上所述﹐北魏洛阳城的形制和布局﹐和两汉以来的都城相比﹐出现了划时代的变革﹐为隋代的大兴城﹑唐代的长安城和洛阳城(见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见隋唐洛阳城遗址)开创了先例。

北魏佛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激烈,统治阶级采取各种手段消除人民的反抗斗争,以图维持他们的统治,利用宗教就是手段之一。

北魏统治者崇信佛教,甚至把自己摆在佛的地位,要人民向他们顶礼膜拜。据《魏书·释老志》记载,早在道武帝时(396—397年),沙门法果就说:“我非拜天子,乃是礼佛耳。”法果顺应时势,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改变以往“沙门不礼俗”的仪轨时尚,带头礼拜皇帝,将皇帝与释迦如来佛等同起来,因而受到道武帝拓跋硅的赏识。兴光元年(454年)文成帝为道武帝以下五个皇帝铸释迦立像五尊,各长一丈六尺,每尊用铜二万五千斤。和平元年(460年)文成帝采纳沙门统昙曜的建议,“于京成西武川塞,凿出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疑于一世”,这就是著名的云冈石窟的昙曜五洞。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由于帝后崇信佛法,上起官宦豪富,下到士民,莫不慷慨捐献,兴修了大量佛教寺院。巍峨的宝塔,可与汉朝的灵台比高,广大的佛殿,竟和秦代阿房宫一样壮丽。洛阳佛寺最盛时多达1367所。到孝静帝天平元年(534年)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洛阳犹有余寺421所。当时洛阳的佛寺不仅数量多,而且建筑雄伟,结构精丽。如熙平元年(516年)北魏太后胡氏,在宫前阊阖门南一里御道西建立的永宁寺,是洛阳城内最大的寺院,寺内有九层浮图(塔)一所,为木质结构,高九十丈,上有宝刹复高十丈,总共高出地面一千尺,距京师百里之外已可遥见。浮图北有佛殿一所,形如太极殿。寺内有僧房楼观千余间。永宁寺建成后,魏明帝和太后登九层浮图,在上面环顾京师犹如一个庭院一样清楚。因为能看到宫中的情况,所以禁止一般人随意攀登。当时有波斯僧人菩提达摩来到洛阳,见金盘炫目,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叹为神功。他自称年已一百五十岁,曾经周游世界各国,但是从来没有见过像永宁寺这样精丽的寺院。可惜这座天下闻名的寺院在熙平三年(518年)为火烧毁,火经三月不熄。近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永宁寺塔基。永宁寺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四周有夯土围墙,周长1040米,中心为塔基遗址。塔基座呈方形,上下两层,皆夯土板筑而成。在下层夯土基座中心筑有上层夯土台基,台基四面用青石包边,这即为当时地面上木塔的基座。在塔基上发现124个方形柱础,分做五圈排列,在第五圈的檐柱之间,发现有残墙基。在残存的墙基与白灰地面处,保存有门窗痕迹。在土坯垒砌的方形实心体的南、东、西三面壁上,各保存着一座弧形的壁龛遗迹,这些壁龛应是供奉佛像的位置。在土坯实心体北壁,还有供人登塔的木梯痕迹。另外,在塔基中部有一个1.7米见方、深5米的坑,坑壁皆夯土,此坑似为木塔的地宫。在遗址中还出土了北魏时期的泥塑像。

龙门石窟的开凿

龙门石窟在洛阳城南十二公里处。它与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并称为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三大宝库。这里有龙门山、香山对峙,两山崖石壁立,中有伊水北流,形似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东汉傅毅的《反都赋》中有“因龙门以畅化,开伊阙以达聪”句,故又称“龙门”。北魏开凿的石窟全部集中在西山,约占龙门窟龛造像的三分之一。古阳洞和宾阳洞、石窟寺、莲花洞等都是北魏石窟的代表作。古阳洞是支持孝文帝迁都的一批王公贵族和高级将领为孝文帝雕造的,造像铭记中有太和十九年(495年)丘穆陵亮夫人造像铭记,大约在孝文帝从大同迁都洛阳前后就已开始凿窟,洞高11米,宽6.85米,深14.5米。早期的造像都在上部,较晚的在下部。后壁雕造一佛、二菩萨,主像释迦牟尼,高4.8米,身着双领下垂袈裟,结跏趺坐于方台上;二菩萨头戴宝冠,着长裙,饰璎珞宝珠。右手持摩尼宝珠,左手提净水瓶,立于莲座上。左、右两壁分成上、中、下三层,上层为四个尖拱龛,龛内趺坐释迦世尊像,衣纹细薄贴肉,还保存着云冈北魏初期的作风;中层为四个楣拱龛,龛内是弥勒菩萨像,龛口上装饰有飞天,线条流畅,是北魏较早的风格下层也有几个小龛,龛口装饰和中层相似,但龛内造像时代为北魏晚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5 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