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烈新 |
释义 | 陈烈新(1816-1898),字志全,号纯斋,枫桥人。弱冠入县学,后为贡生,敕授修职郎。咸丰元年(1851)以教谕注选籍。同治二年(1863)署嘉兴县学训导,俗多停丧不葬,久则火焚,名为“火葬”。陈白于太守严禁,又请修复著名藏书楼(嘉兴曝书楼)。六年(1867)署长兴县学训导。十年(1871)迁镇海县学教谕,所在颇有政声。十二年(1873)子陈遹声中式乡试举人,陈引疾归里。枫桥有”见大亭“,为明骆问礼先生讲学处,咸丰辛酉(1861)毁于兵,陈出资兴筑,增建碑廊复其旧观,又题“山光潭影”摩岩与南崖“海眼”遥相对应。又倡修五显桥,两侧筑文昌阁、摘星楼。太平天国兵燹(xiǎn)之后,枫桥镇白骨遍野,陈聚以葬凤山。 陈好学,尤喜聚书,历任余俸悉以购书,见有善本不惜以重金购之。在陈家村元文房旧宅建授经堂,宋元椠本所得逾万卷。 光绪二十一年(1897)子陈遹声出任松江知府,陈一往视之,见治尚综覈,叹曰:“汝欲为郑子产,如无位何?虽然,汝志则尚矣。” 数月而归,次年以疾卒于家,诰封奉政大夫,晋封中宪大夫,累赠荣禄大夫。会稽陶钧赞曰:“庄重其仪,清卓其姿;躬勤且俭,性直而慈;绘图课子,慰望有时;赈饥救弱,乐善好施;仁者有后,玉树挺枝;历摄学篆,教泽孔滋;福德并茂,令我神驰。” 德清俞樾撰有《墓志铭》,天津徐世昌撰有《墓表》。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