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潮阳话 |
释义 | 潮阳话,潮汕话中的一种地区方言,讲潮阳话的人群主要分布在汕头的潮阳区、潮南区,揭阳的普宁也有分布。口音偏重,和揭阳的惠来口音、普宁口音比较相似。古称潮汕为潮州,现主要是指汕头、潮州、揭阳三地,广义上还包括汕尾。需要指出的是,潮汕话隶属于闽南语系的分支,从9至18世纪期间陆续移民潮州汕头,规模最大的在南宋末期间,十几万闽南的莆田人集体向南移民到广东东部,即今潮汕地区,随着人流变动,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造就了潮汕多元化的方言。 大家都知道,潮汕有三大江,分别是潮州区域的韩江、揭阳区域的榕江、潮阳区域的练江,因此,划分潮汕话的区别可以通过这三条江划分,每一条江流过的区域基本上是一种口音,分别是练江口音、韩江口音、榕江口音,举个例子,”你“字,韩江和榕江区域读”吕",而练江区域念"鲁“。 下面先介绍下潮汕个地区的语言特点: “潮州九县,县县有语”,说的是旧潮州府所属九县,每一个县的潮州话语都带有不同的特点。 旧时潮州话以潮州府城话为标准。府城话中有ie、ieng和ueng等韵母,如“关键”发音为gueng1 gieng6、“专员”发音为zueng1 ueng5等。在外地人听起来,府城话很“软”,觉得有点做作。因而,连潮剧也淘汰了这种特点。与潮州邻近的澄海城话,则以没有闭口韵尾为特点,“心”与“新”、“林”与“邻”、“侵”与“秦”、“婪”与“狼”、“锦”与“紧”同音,外地人喜欢用“咸甜酸莶涩”来让澄海人发音逗乐子,因为这“五味”中,除了“酸”之外,其他“四味”发音时都要闭口。潮州的西边是揭阳,揭阳人的语音特点是没有ing韵母和eng韵母,“荆”、“斤”不分,“真”“精”合一,“因”和“英”、“神”和“成”、“粟”和“七”、“逸”和“奕”同音。而且,揭阳人讲话时,还习惯借助一个口头发语词一一“下”,未说话先“下”一下再说。还把一次叫“一铃”。所以,有人跟揭阳人开玩笑说:“下我去揭阳一铃,买了面条一斤(音同”荆“)。” 当然,与潮州话差别最大的还要算潮阳话。潮汕人通常都认为潮阳话最“huai2”(怀2,意为不纯正)。但是潮阳人又认为其它县的语音最不纯正,只有自家的最纯正。因此说,潮州九县,县县有语,独独潮阳无语。“有人分析,潮阳人的祖先可能与潮、澄、饶一带的人民移民路线和来源、时间都有所不同,才形成不同语音特点。潮阳话的最大特点是声调多为低调和降调,听起来让人觉得重浊些。 需要说明的是,在近几年的文化研究中,都有学者表示,潮阳话是潮汕话中保留古语最多的方言,因此这也不难解释,潮阳人看汕头台的今日视线等非潮阳口音却完全听得懂,而非潮阳地区的潮汕人却往往抱怨听不懂潮阳话,很多潮阳人都可以很轻松模仿其他地区的口音来达到交流的需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