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常州机电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
释义 | 【概 述】2005年,常州机电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资公司归口管理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24%;完成产品销售收入89.91亿元,增长13.41%;完成工业增加值11.9亿元,增长20.8%;完成利税总额3.19亿元,增长14%;完成利润1.45亿元,下降5.38%;外贸出口完成1.1亿美元;完成技改投入1.80亿元。 “三资”企业保持快速发展,重点“三资”企业发挥较大作用。2005年全部“三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亿元,增长16.24%,实现利税8024万元。其中,常州金源铜业有限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37.5亿元、利税总额5160万元、利润3550万元,分别增长24.11%、31.97%、89.74%;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0.9亿元、利税总额7534万元、利润4310万元,分别增长87.7%、322.55%、270.24%;常州银河电器有限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2.37亿元(增长41.7%)、利税总额1971万元,利润1965万元。这3个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占机电行业产销总量的57.1%和52.81%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企业经济发展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对行业经济起促进作用。2005年该类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6.91亿元、销售收入56.3亿元,分别增长10.8%和11%呈现改制企业发展速度快,经济运行质量高,在全市机电农机工业经济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其中,江苏常宝钢管有限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8.4亿元,增幅达70.28%,实现利润7649万元;常州变压器厂完成工业总产值6亿元,增长14.58%,实现利润1549万元;江苏多棱数控机床股份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2.29亿元,增长18.94%,实现利润960万元;常州电站辅机总厂改制后连续几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和利税总额分别增长21%和17.64% 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发挥稳定全行业经济的作用。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均在1亿元以上的常州金源铜业有限公司、常州东芝变压器公司、常州绝缘材料总厂等13个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8.6亿元,占全行业经济总量的87.78% 机电产品外贸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较好。全年完成出口1.1亿美元,外贸出口在1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企业有常银电机电器有限公司、常州依索沃尔塔电气公司、常州东芝变压器公司、常州冲电气国光通信机器有限公司、常州星球电子有限公司等11个企业。全部外商投资企业(含部省企业的合资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达35亿元,增长20% 重点技改项目实施情况较好。全行业全年完成技改投资1.80亿元。其中常州金源铜业有限公司12万吨光亮铜杆生产线扩产项目完成总投资1200万元,并产生较好效益;江苏常宝钢管有限公司发展管端加厚油井管项目和油井管生产能力扩产技改项目完成投资4800万元;宝钢集团常州冶金机械厂的连轧机组成套设备国产化国债项目完成投资9507万元;常州钣焊厂、常州热工仪表厂搬迁改造基本完成,常州电站辅机总厂新厂区开工建设。 解困脱困工作成效明显。至2005年底,机电行业共完成国有集体企业改制46个,其中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36个、股份公司2个、股份合作制5个、事业单位转企3个。帮助企业脱困18个,其中破产7个、关门走人10个、托管歇业1个。同时,注销企业1个,停产企业1个,撤销事业单位2个。完成常州新耀电子有限公司的歇业、人员分流工作。 推动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企业的改制。重点做好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多棱数控机床股份公司、常州长江客车集团、常州变压器厂、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二电仪光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常州电子器材公司等7个企业的改制工作。这几个企业规模较大,存在问题多,改制难度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从企业实际出发,审时度势,寻求最佳的改制方案和途径,推进外部资本的参与。常州变压器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案和职工分流安置与劳动关系调整方案已经厂职代会审议通过,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等工作基本完成,有关方案报市政府审核批准;常州牵引电机厂通过引进民资,合资组建江苏常牵电机有限公司,人员分流工作基本结束;常州市电子器材公司拟进行第二次改制,开始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等工作;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公司和江苏多棱数控机床股份公司形成改制思路,有关改制方案正在拟定中。 2005年,全市机电行业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1.机电工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大企业、大项目偏少,列入全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重点产品发展速度较慢。2.企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几个较大经济规模的企业,发展基础仍较脆弱,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制约了行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3.部分生产要素对企业经济增长的制约加剧,年内相继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燃料大幅涨价、资金压力增大等诸多不利因素,使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困难和矛盾十分突出,企业产品的盈利空间大大缩水。4.职工增收、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不断加大,劳动力成本提高,加上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脱困过程中的一些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使职工队伍的不稳定因素加大。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