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常德市图书馆 |
释义 | 百年馆史美丽富饶的沅澧流域,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曾流传善卷仰止的远古神话。“沅有芷兮澧有兰”,赋予了这个湖湘城市独特厚重的文化形象。尤其让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近代都市文明的曙光也曾从这里升起。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步伐和西方文明大潮的涌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以“图书馆”命名的图书馆——“常德图书馆”。透过《湖南官报》发黄的扉页,我们得以见她当年的历史风貌:以雷茂才为首的五位浏阳籍留日归来的爱国志士,在武陵城黄金台对面的吕祖庙,创办了第一个面向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史载,开馆初期,每天到阅书者,竟达数十人之多。100年前的沅澧大地,就这样充满着先进文化浸润的芳香。 几度风雨,几经劫难;吕祖庙、泥鳅巷、工人文化宫、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公墓、武陵大道75号,一次次馆址的迁移,都标志着时代的变迁;“师范传习所”、“通俗教育馆”、“民众图书馆”、“教育图书馆”、“常德市图书馆”,一个个馆名的更迭,都记载着它的成长与兴衰。穿越时空的云雾,历史呈现的每一个片断都是极为生动的画卷。 1988年那个生机勃勃的春天,胡耀邦总书记挥笔写下六字馆名,常德市图书馆迎来了她新馆开放的大喜日子——3月30日。那4444平方米的新型古典园林式建筑,在春日和煦的阳光中,在苍松翠竹间显得格外亮丽、妩媚。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积淀在人们心头对知识的渴望,党中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进一步把图书馆的舞台拓宽。图书馆员工心中的憧憬与祈望,如同春芽破土而出,花儿吐蕊绽放,他们发扬“励精图治、谋求发展,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丰富藏书为依托,凝聚力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图书馆园地里,播种希望、演绎传统、挥洒时代,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服务社会的华美乐章。 江泽民主席“在全社会大兴勤奋学习之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指示,为常德市图书馆注入了更加蓬勃的朝气和无穷的活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常德市图书馆员工继往开来,努力奋斗,兴建新书库大楼、开通自动化管理系统、办分馆、搞活动、送书下乡,充分挖掘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加快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型的步伐,使得服务成果不断涌现,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两个文明建设捷报频传。“国家一级图书馆”荣誉称号的获得,更是一个划时代的崛起,它标志着常德市图书馆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从此进入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匆匆百年,弹指一挥间。 追溯常德市图书馆发展的脉络,回首百年的风雨沧桑,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有人说图书馆最能体现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历史印记,因为它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守望、呵护着圣洁淳朴的精神家园。正是因为保存了这些超越时空的经典巨著,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图书馆人,才能让我们看到了充溢着人类智慧和美好的文字,才能让浓浓的百年书香绵延不断。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衷心祝愿,祝愿这座百年老馆,永远保持它鲜活的生命力,祝愿她的明天更加充满希望,一步一步走向新的辉煌! 基本简介常德市图书馆始建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由浏阳人雷茂才在常德城吕祖庙租地创办,是我国最早以“图书馆”命名的图书馆。1988年3月,新馆大楼落成开放,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亲笔题写了馆名。 常德市图书馆机构设置有采编部、辅导咨询部、期刊阅览部、综合外借部、少儿借阅部、多媒体阅览室、地方文献部、湖南图书馆常德文库和办公室,以及9个分馆。 常德市图书馆现有藏书38万册,实行全开架借阅。该馆十分注重地方文献的征集、整理和研究,并将其列为本馆特藏。 常德市图书馆基础业务工作扎实,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不断完善,阵地服务工作常抓不懈,图书馆网点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平均每年接待读者20万人次,借阅书刊22万册,每周开放68小时。 常德市图书馆地处城区最繁华的武陵大道中段,馆舍面积9400平方米。建筑风格简洁、明快,楼宇错落参差,馆内绿树葱茏,草坪如织,其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园林风貌相得益彰,是读者进行教育培训,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 常德市图书馆自1994年以来,获得过“图书馆一级图书馆”、“全国文明图书馆”、“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图书馆”等殊荣。 常德市图书馆遵循“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愿以饱满的热情、优质的服务,使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馆史释疑由于有光绪二十九年七月十一日的一份《湖南官报》作为佐证,使常德图书馆是中国最早以“图书馆”命名的公众图书馆的历史成为不争之实。该报刊登的下面这篇报道,大概是每个常图馆人都耳熟能详的: “常德图书馆新近举行。图书类出,寒畯之士购阅较难。近有浏阳雷茂才光宇,在常德纠集同志,捐凑资财,开办图书馆,召人校阅。经前署常德府朱太守其懿批准,租地吕祖庙,暂行试办。闻每日至馆阅书者常数十人,将来风气渐开,亦学堂之一大助力也。” 显然,它所揭载的事实足以入围“20世纪中国图书馆100件大事”。但除了这篇报道外,关于常德市图书馆早期历史的资料就十分稀少了,致使某些史实模糊不清,一些具体问题即使是本馆人也说不十分清楚。2003年10月,该馆举行了隆重的百年馆庆,就遇到了无法确定百年前具体开馆日期的难题。因此,解决这些“遗留问题”,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1、常德图书馆的创立时间和创办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经历了剧变。在西方文化思想广泛传入的过程中,旧式藏书楼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一批近代意义的图书馆相继建立,常德图书馆就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按:光绪二十九年七月十一日是旧历日期,换算成公历则是1903年9月2日。从开馆到上报报道,中间存在一段时间间隔。从“新近举行”四字来看,这段时间不会很长。因为《湖南官报》是官方报纸,可能是知府衙门将此事上报发表。由常德与省城之间的路程距离和当时的邮传水平来推测,这段时间间隔应该在半个月左右,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过一个月。也就是说,开馆时间不会早至当年的7月。同样,也不会晚至9月。因为要经过考察得出“每日至馆阅书者常数十人”的结论,至少不能低于二天时间。如果9月1日开馆,次日即见报,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常德图书馆的创立时间可定论为1903年8月。至于要确定是8月的哪一天,在新的史料被发掘出来之前,我们对此是无能为力的。 根据其它记载,常德图书馆的创办者是五位留日归来人士。除了“浏阳雷茂才光宇”以外,其余四人均湮没无闻。茂才者,秀才也。其实用“茂才”来尊称这些百年前的“海归派”似乎还稍嫌不足。他们仿照近代西方图书馆模式,自筹资金创办了常德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使处于内陆的常德民众更加广泛地接触到了新文化、新知识,对开阔民众视野、启迪民族思想、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当时的常德市图书馆人艰难创业,凭借胡耀邦与雷光宇同是浏阳人这点原由,就找到胡总书记为该馆题写了馆名,随后又建成了当时省内首屈一指的地市级馆舍,其机智和奋勇创业的精神同样令人敬佩。 2、常德图书馆的存废对于这个绝对是新鲜事物的图书馆,可以想见当时馆务兴旺的盛况。但在没有官方资助的情况下,要长期维持图书馆的运转是很困难的。有记载表明,当时采取了入馆挂号和夜读收灯油费等措施,用以弥补经费的不足。尽管如此,次年(1904)还是因经费难以为继而闭馆。由于它的开创性的作用,在一年的时间里足以给常德众多学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府内各学堂的资助下,常德图书馆于1905年重新开馆,并且取消了收费措施,实行了真正的免费服务。同样由于经费短缺的原因,这次维持的时间更短。半年后,武陵县令将其改为师范传习所,此后再未恢复。 现在对于这个结局的认识还存在分歧。一般认为是常德图书馆改名为师范传习所,此后在民国几经改易,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常德市图书馆。实际上这种看法有很大的问题。1902年,上文提到的常德知府朱其懿及其得意门生熊希龄创办了湖南西路师范讲习所,运用西方教育理论和方法培养师范人才。第二年(常德图书馆创立的同年),经湖南巡抚批准,讲习所扩办为湖南西路公立师范学堂,它就是现在常德市第一中学的前身。根据该校的校史记载,熊希龄为了“达到教育求同存异之效”,于1905年八月呈请在西路师范学堂兼办师范传习所,招收学生专门传授经史、书法等“国学”。原定学制一年,实际上只开了一期,当年十二月就停办了。因此,在改成师范传习所后,常德图书馆实际上是不存在了。在没有史料佐证的情况下,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师范传习所后来又恢复成常德图书馆。何况传习所与图书馆性质截然不同,最多借其馆舍教学,至于藏书、设备等,很可能是并入了西路师范学堂。对于这样一个结论,虽然感情上难以接受,但它确是一个合乎情理的推断。 3、民国时期的馆史那么,现在的常德市图书馆究竟是如何传承而来的呢?在该馆的馆史资料中,从1905年到1923年有一段历史空白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民国五年(1916),常德县设立劝学所(即后来的教育局),除主管学校教育外,还兼管图书、讲演等社会教育事务。据《常德市教育志》记载: 1919年,“常德县劝学所筹办通俗图书馆及阅报社,扩大社会教育。”这就是常德市图书馆在民国时期的发端。由于是政府部门下设的机构,经费等各方面都有所保证,图书馆尽管发展比较缓慢,还是一路坎坷地延续下来。1923年,常德县通俗图书馆与通俗讲习所合并为常德县通俗教育馆。通俗讲习所始源于清末宣统元年(1909)设立的圣喻宣讲所,民国前期改称通俗讲演团、通俗讲演所等,从事社会教育事务,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馆。1923年,两馆又重新分开,另成立常德县民众图书馆,通俗教育馆则于1932年改名为民众教育馆。1937年,民众图书馆又并入民众教育馆,教育馆下设八个部门,其中之一的阅览部就分管原图书馆的事务。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常德解放。1950年8月,以旧民众教育馆的藏书、设备为基础,设立了常德市人民文化馆图书室。此后一直到1957年6月才成立单独的常德市图书馆。 4、馆址变迁1903年,雷光宇等人租地于武陵城吕祖庙内,创立了常德图书馆。吕祖庙相传为纪念吕洞宾而建,位于今建设西路泮池街东侧、原黄金台(即皇经台)木器厂对面。在城市改建的过程中,遗址早已荡然无存。这个地方距湖南西路师范学堂所在的玛瑙巷不远(原校园范围比现在的常德市一中要大得多),后来被改成师范传习所,也未尝没有地理位置上的原因。 1919年建立的常德县通俗图书馆当然不会继续租地设在吕祖庙内。由于史无明文,只能根据其它记载来推测。民国时,冯玉祥在驻守常德期间,先后建立了通俗教育讲习所(1918年1月)和通俗图书馆两个社会教育机构。通俗教育讲习所建在府坪巷旧常德府衙、今武陵区政府附近,馆舍是一栋木质二层楼房。两个单位本来就性质相近,1923年又合并为通俗教育馆,很可能原来就建在一起。1929年两馆分家后,民众图书馆并未迁出,继续共用原有馆舍。1931年,在蒋、冯、阎军阀混战中,两馆馆舍迭遭兵燹,遂迁往北面附近的敬惜堂内。县政府拨款2000银元在经历司(仍在府坪巷内)修建新馆舍,次年建成西式楼房一栋,由两馆共用。据说“宽敞舒适,器物完备”,1934年藏书达到了21093册。 1937年民众图书馆又并入民众教育馆。次年5月,馆舍被日本飞机炸毁。民众教育馆疏散入农村,残存图书运往枫林口刘氏宗祠(在今鼎城区草坪乡枫林口村)封存。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县城,暂时设在泮池街旧武陵县学文庙(现为常德市邮政局宿舍区)。按:现有资料都说此地是“泮池坪圣庙”。泮池坪是泮池街别称,圣庙当系文庙之误。原武陵县学位于泮池街西,旧时习称文庙,内部按照封建礼制建有半圆形的池塘,称之为泮池,泮池街即由此得名。笔者遍检图籍,迄未发现泮池街范围内有“圣庙”一名,可证此说之误。 此后不久(具体时间不详),民众教育馆迁至常德公墓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堂内。纪念堂竣工于1945年7月,面积近百平方米。公墓建成时,各界人士云集于此,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后因房屋空置,无人照管,遂将民众教育馆迁来于此。当时残存图书仅有万余册,读者无几,门庭冷落。据1948年统计,馆藏有《万有文库》3377册,《四库全书》1924册,其余亦多为线装古籍之类,现大部分仍保存在常德市图书馆内。1949年7月29日常德解放,8月县、市分家,原常德县民众教育馆由市人民政府接管,成立人民文化馆,馆址仍在原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