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释义

学院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成立于2000年,其前身是应用物理系,后更名为应用科技系、电子工程系。学院以信息科技为依托,以无线电、通信微电子、光电子和生物电子为特色,培养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学院下设6个教学与研究中心:微电子与电子信息研究中心,无线电技术研究中心,光电子与光电信息研究中心,信号、电路与系统研究中心,电路实验中心,电子工程实验中心。

学院现有3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专业和5个博士专业。本科招生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硕士招生专业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博士招生专业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是我校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之一,在当前学科排名中名列全国第三。

学院教师队伍主要由院士、教授、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学院大力开展与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知名大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学院目前承担国家、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数十项,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每年申请发明专利多项,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百余篇。

学院为国家培养的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已有数千名,不少人已经成为著名专家学者、企业总裁、IT精英、高级管理人才,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攀登科学高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院研究生、本科生的就业率连续六年保持100%;近年来我院学生参加国际性大赛获一、二等奖三项、全国性大赛获奖数十项、北京市大赛获奖百余项;我院一直承办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北京赛区)和北京市电子设计大赛并在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院文体活动丰富多彩,院足球队、篮球队、舞蹈队、合唱团、辩论队多次在学校比赛中名列前茅。学院每年坚持开展学风月、科技月、诚信月、公益月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毕业生。研究机构无线电技术研究中心微电子与信息系统研究中心光电子与光信息研究中心信号、电路与系统教研中心电子实验中心电路中心

专业开设

电子工程学院现有3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专业和5个博士专业。

本科专业有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于2009年开始实行大一大二学习统一专业,名为电子信息科学类,在大三再分成三个专业。)

硕士专业有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博士专业有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学工程。

本科生专业详细介绍

电子信息科学类

电子工程学院首次以电子信息科学类招生,包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新生入学前两学年不分专业,以电子信息科学类进行培养,在第三学年按照学生前两个学年的综合成绩和学生专业兴趣进行二次专业选择,从第三学年开始进行分专业教学。

电子信息科学类涉及电子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三大知识板块。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培养过程中坚持宽口径和理工融合的特点,夯实基础,拓展能力,注重新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引入,使学生具有深厚的数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领域,既能从事较高层次的研究工作,又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事高水平的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电子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工具,以电子科学和信息科学为基础,侧重工程与实际应用的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培养在电子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内具备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电子系统、信息系统等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将对通信网络、信息网络等有所侧重。毕业生可在信息通信行业就业,也可从事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产品开发、管理等工作。有志深造的学生可继续攻读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系统地学习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电路基础、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离散数学、信号基础与编码、微电子学、通信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基础、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无线通信原理、现代交换原理、ASIC设计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等。
本专业设置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学生在修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将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微电子学在信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前沿学科,以微电子、信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集成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融合为专业特色,培养掌握微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微电子学、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信息与通信系统及其ASIC实现、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以及教学工作的宽口径、综合型的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将对通信信息产业相关的微电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有所侧重。毕业生可在信息通信行业及其电子技术应用的领域就业。有志深造的学生可继续攻读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
本专业系统地学习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电路基础、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半导体器件电子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原理和EDA技术、ASIC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通信电子电路等。
本专业设置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学生在修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将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光电子学在信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前沿学科,以理工融合为专业特色,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掌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光电信息处理、光电子学、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和开发及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宽口径、综合型的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将对信息产业的光电子器件及应用系统有所侧重。毕业生可在信息通信行业就业,也可从事光学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产品开发、管理等工作。有志深造的学生可继续攻读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等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
本专业系统地学习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物理光学、电动力学、电子电路基础、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量子力学、固体物理与半导体物理、通信原理、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子学、光学信息处理、光电仪器与系统、光电检测与传感技术、光纤通信系统、通信光电子器件及应用、非线性光学等。
本专业设置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学生在修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将被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