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菜豆细菌叶斑病
释义

病症简介

中文名: 菜豆细菌叶斑病

英文名: Bean bacterial leaf spot

别名: 细菌性褐斑病

病原中文名: 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

病原拉丁学名: 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 van Hall.

病害类型: 细菌

主要危害作物: 除菜豆外,还可侵染菜花、甘蓝、油菜、番茄、甜椒、芹菜、萝卜、黄瓜、莴笋、白菜、甜菜、芥菜等。

主要为害部位: 主要为害叶片和豆荚

为害症状

又称细菌性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豆荚。叶片染病初在叶面上生红棕色不规则或环形小病斑,叶斑边缘明显,叶背面的叶脉颜色变暗,叶斑扩展后病斑中心变成灰色且容易脱落呈穿孔状,豆荚染病症状与叶片相似,但荚上的斑较叶斑小些。

病原形态特征

菌体短杆状,大小0.9~1.1×1.8~2微米,具1~4根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接种在KB平板培养基上27℃培养3天,菌落呈圆形、凸起、光滑、乳白色,直径2~3.5毫米,培养7天,菌落多呈圆形或稍扁平,中央凸起,边缘呈细毛状,直径4~5.5微米,可产生水溶性黄绿色荧光。能氧化葡萄糖但不能发酵,接触酶呈阴性。4℃能生长,超过41℃不能生长,生长最适温度25~28℃。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可在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灌溉水传播蔓延。病菌发育适温25~27℃,48~49℃经10分钟致死。苗期至结荚期阴雨或降雨天气多,雨后易见此病发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

(1)轮作。

(2)选用齐菜豆1号等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病种子。加强田间管理。

(3)发病初期喷洒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胶悬剂4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4天停止用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