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蔽障 |
释义 | bì zhàng ㄅㄧˋ ㄓㄤˋ 蔽障 亦作“ 蔽鄣 ”。 1.阻隔;阻碍。《楚辞·卜居》:“ 屈原 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鄣於谗。”《汉书·李寻传》:“忠直进,不蔽障。” 清 曹国榘 《顾梁汾纂<张太岳书札奏疏>小引》:“其功尽在社稷,乃不能取悦群情,芥蔕於同时者,遂蔽障於谗。” 严复 《论八股存亡之关系》:“徒以八股未去,挟进士以为重,横塞宇内,蔽障聪明。” (2).遮蔽;护卫。 汉 王充 《论衡·率性》:“起屋筑墻,以自蔽障。” 宋 李纲 《条具防冬利害事件状》:“臣所管 江西 一路,实为上流,辅翼 建康 驻跸之所,蔽障 闽 广 。”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公侯干城》:“扞者,橹也。雉堞可以蔽障城,是扞城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