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 |
释义 | 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是我国第一所公益研究院,是以公益交流为平台,以学位教育为基础,以政策咨询为目的,以应用性研究为载体,积极参与我国社会发展决策的研究制定,为解决我国公益工作开展和公益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对策服务的,代表国内公益领域最高水平,是国际一流的教学、研究和政策咨询机构。 简介2010年5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张秀兰院长与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先生、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先生,壹基金全球执行主席周惟彦女士在东方君悦大酒店进行了会晤,就壹基金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事宜交换意见。双方在联合培养人才、研究和培训等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双方希望强强联合,引领公益理念,培养公益领袖,促进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壹基金公益研究院将是我国第一所公益研究院,并立志成为代表国内公益领域最高水平,国际一流的研究、教学和政策咨询机构。 研究院成立2010年6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今天正式宣布成立,这是国内首家由大学与公益组织联合发起成立的专门从事公益理论研究、公益人才培养与公益政策咨询服务的研究机构。公益研究院的成立,对于提升我国公益事业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公益事业健康转型和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以及来自国内外有关高校学者、著名公益组织负责人、企业家等20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近百家重要媒体到会报道。 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与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据了解,公益研究院由北京师范大学与壹基金合作共建。公益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优势、教学条件和师资资源,汇聚公益、教育、政府、企业及其他各界的力量,以创建中国特色公益理论研究为目标,以服务政府、社会、企业、公益组织为宗旨,以引领公益理念、培养公益人才、促进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为己任,力争成为代表国内最高水平、国际一流的公益研究、教学和决策咨询机构。 公益研究院设立了由公益领域各界别资深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指导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咨询委员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担任咨询委员会主任,成员包括国际高校公益领域的一流专家、国际智库中的中国问题专家、国内学术界、NGO领域以及咨询、企业等方面的60余名人士。这一创新之举将为研究院带来更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开阔的观察视角、更切实的本土关照以及更广泛的社会资源。 公益研究院聘请长期主管全国慈善捐赠工作的原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博士担任院长,壹基金创始人、公益慈善家李连杰担任理事长。 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作为全国首个以公益为研究方向,集合教学、培训、科研和实践为一体的研究机构,它的成立意味着国内公益领域学科体系建设和完善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是对社会转型需求的积极响应,也是教育部门为探索我国公益事业发展所作出的重要尝试,打开了我国公益领域的崭新篇章。 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表示,研究院旨在通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提供面向全社会的公益咨询服务,增进社会对公益事业理念的理解,强调社会应有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倡导成功实践模式,推动中国公益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将结合我国实际,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同时设立学术委员会,负责学术把关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优良学术传统的著名高等学府,在公共政策和社会发展研究及实践等诸多领域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壹基金秉承“全球一家人”的理念,扶贫帮困,关注教育,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搭建公益平台,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公益组织领域的著名品牌。 建设目标公益研究院由北京师范大学与壹基金合作共建。公益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优势、教学条件和师资资源,汇聚公益、教育、政府、企业及其他各界的力量,以创建中国特色公益理论研究为目标,以服务政府、社会、企业、公益组织为宗旨,以引领公益理念、培养公益人才、促进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为己任,力争成为代表国内最高水平、国际一流的公益研究、教学和决策咨询机构。 重大意义实现公益研究的三个转型推进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转型,推进公益学习和研究方式的转型,中国知识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个转型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的基本战略定位,是要在拓展公益事业发展空间方面发挥社会推进器作用。在经济、技术和生产条件的急剧改变过程中,社会的认知方式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理念遇到极大冲击,如何引导社会结构的转型?中国知识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益研究院的工作要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型: 一是推进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的转型。社会大众的公益需求,应该成为研究院的基本研究对象,这种需求包括贫困人口、妇女人口,还包括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社会大众日常的公益需求是什么?大众需求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各个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主要差异是什么,等等。研究这些需求,传播大众意见,使社会大众与公益慈善界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是研究院的重要职责。发现包括我们自身在内的社会大众的一般需求,并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中国知识界的一大难题。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永光说:“业界对公益研究院的成立寄予了很高期望,希望研究一些真问题。我想首要的问题,是要研究慈善和民间公益的本质是什么?1992年在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中,来了两位军人捐款,他们是以老共产党员的身份捐的款。他们捐了两次,一共5000元人民币。最后,经过调查我们得知这是邓小平同志的捐款。为什么他悄悄地以一个普通公民、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捐款,而不是利用他的权力和威望要政府发文为希望工程捐款呢?因为小平同志深知慈善的本质是个人行为,是自己内心的需要。”公益研究院的研究,就是要从关注和尊重普通大众的公益需求开始。 二是推进公益学习的转型。公益研究院的学习和培训,立足于中国实际,依托北师大的独特教育优势,与美国哈佛大学、宾州大学密切合作,努力建立新型的学习和培训体制。同时,要聘请公益界的杰出人物做公益研究院的导师,结合实际培养更多公益事业的杰出人才。 三是推进研究方式的转型。公益研究院的研究不是封闭式的,而是搭建服务平台;不提倡进行平面的研究竞赛,而是进行互补性的联合研究。公益研究院在案例研究、标准化研究、公益理念传播方式等方面,将与国际和国内同行形成共识,互相合作,生产各项具有影响力的产品,从而使公益知识真正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公益研究院以现有的团队,以推进中国公益社会建设作为各项活动的落脚点。通过建设各种服务平台和项目,向所有公益领域开放,提供主动服务。工作重心更多地集中于公益政策研究、公益项目服务、公益人才培养领域。公益研究院将通过与各个公益组织的共同努力,扎根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广阔土壤,进行深度探索。具体做法包括:发现中国年度捐赠亿元的慈善者,同时发现年度捐赠千万元、百万元的慈善者。在国际慈善界,富人从事慈善的基本道德标准就是他们捐款数量的多少。公益研究院将依据捐款数量,深入研究中国著名慈善家的理念,努力促成不同类别的慈善家建立交流平台;发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慈善项目,依据项目的规模和质量探索制订标准,研究其内容构成和成功经验,形成一定的案例示范,在媒体进行传播;总结案例,并最终使其成为国际公益教学的参照内容。 需要提出的是,公益研究院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现中国公益组织最有影响力的领袖人物。在中国众多的公益组织中,有许多杰出的领导者,他们在拓展项目等方面,具有高超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公益研究将依据一定的标准发现这些人才,让他们进入课堂一展身手,把他们好的经验和做法编入教材。 与此同时,公益研究院还将关注中国公益事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物。将总结、梳理出的中国知识领域的优秀文化思想,用于指导慈善公益行业发展,有一定影响力的文章要结集出版。公益研究院还将发现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媒体的密切参与,才能在传播公益理念方面产生社会影响,形成系统的社会评价机制。这样的机制,在国际公益慈善界早已成为惯例,在这方面公益研究院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公益慈善事业要得到发展,必须形成较强的公益慈善社会压力,这是一种社会道德的压力,这样的压力必须发自于社会,才能在全社会中形成影响。 第一期培训3月20日,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称为公益"黄埔一期"的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首期中国基金会领导人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落幕。在这场为期四天的培训中,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中国著名基金会秘书长围绕着"公益阶段转型与政策走向"、"基金会战略管理"、"社会企业与公益创新"等话题进行研修。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刘选国、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王行最、老牛基金会秘书长雷永胜、壹基金大福基金发起人演员文章等都成为学员。在学习期间,既有学员到扶贫基金会现场考察学习的课程安排,也有学员和刚从日本灾区回国的陈光标的对话,有来自境外基金会的经验交流,更有教授与基金会操盘手台上台下唇枪舌剑地争论。 对于这些,身为北师大壹基金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表示,今年两会期间,如何建立现代慈善理念、推动全民慈善等话题也引起强烈关注和热议,全社会正在迎接又一次公益慈善的新浪潮举办研修班是希望通过中国最优秀基金会领导者的互动教学,推动中国基金会领导者社会资源网络的建立,促进他们承担起行业引领者的角色,为处于转型中的基金会领导人提供基于公益实践和具有战略远见的专业化高端交流与研讨。 在开班仪式上,李连杰作为北师大壹基金研究院理事长曾出席。他身上的休闲西装里依旧是印着壹基金笑脸LOGO的黑T恤,这是他参加公益活动必穿的衣服。站在讲台上的李连杰连用两句"非常感恩"作为开场白:因为如果没有专业人才,公益领域的路很难走。很多人都想盖一个酒店,却苦于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未来,公益慈善领域不会为筹集善款着急,最大的问题是,谁来管理好这些善款,当务之急就是筹备公益人才,这也是开办研修班的初衷。因此从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创办那天起,就计划举办这次基金会领导人研修班。 李连杰说,研修班只是一个开始,在他心中,希望用未来三年到五年时间的探索,建立一座壹基金大学,培养专业科班出身的公益人才。 对于,壹基金研究院的招生情况,北师大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张秀兰透露,北师大壹基金研究院一直在筹备的公益方向研究生将在今秋正式招生,计划招生30人,毕业后将颁发学历、学位双证书。 结业前,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学员展开对话。讲诉了自己在日本救灾的见闻和救出三名民众的经过,并就在日本向民众捐款遭拒的误会进行了解释。在一个多小时的讲述中,他再一次重申了自己高调行善的决心,并表示目前企业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绝不会因为慈善把企业做垮". 壹基金是由李连杰先生发起成立的国际性公益组织,遍及中国(含中国香港地区)、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在中国大陆地区,壹基金分别在北京、上海、成都设有办公室。 在中国大陆地区,壹基金与中国红十字总会合作,于2006年12月8日发起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并于2007年4月19日在北京正式启动,是在中国红十字总会架构下独立运作的慈善计划和专案。 为了保证公益项目更高效地实施,在中国红十字总会、上海市民政局等多方主管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非公募机制的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于2008年10月注册成立。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的执行机构,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严格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向“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进行专项的汇报与结算,并接受年度审计。 在中国香港地区,壹基金集中资源发展公益人才教育项目,合作设立培训中心,资助中国内地公益领袖以及社会企业家的学习深造,并积极参与香港地区的公益项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