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六十二烈士墓
释义

六十二烈士墓位于冠县杨召乡后田庄村东南200米处,此墓是1946年为纪念与日寇作战而壮烈牺牲的62名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十二烈士墓 62 martyr's grave

1940年2月16日( 正月十二日 ),我抗日先遣队1团3营10连王德林、孙树生等62人在馆陶县赵官寨遭遇威县、临清、曲周、丘县、邯郸、馆陶等数处敌人的围攻,敌众我寡,兵力悬殊,经过10余小时的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战后,当地群众为死难烈士收殓,同穴埋葬。62烈士的英雄壮举,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同志曾予以表彰,《新华日报》当时也发表了歌颂文章。

1946年,当地人民政府将62烈士遗骸由赵官寨迁葬于支队的诞生地后田庄村,树立墓碑,永久纪念。墓地坐西朝东,墓为圆形,直径8.3米 ,高1.7米 。四周翠柏环绕,绿荫掩映。墓上封土为圆丘形,前有砌砖封门墙及高台,北去数米建有烈士纪念碑楼。碑楼内石碑通高3.1米 ,由碑冠、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冠高0.6米 ,宽0.68米 ,厚0.2米 ,上面刻有双龙戏珠,中间有“民族英雄”四个大字。碑身阴面刻有云朵花纹,中间有“碑阴题名”四个大字。碑身高2米 ,宽0.67米 ,厚0.20米。碑文为阴刻楷书,阴面题62烈士的英名。碑座为方石,高0.50米,宽0.80米 ,厚0.55米 。碑两侧有青砖镶裱,上顶覆有青灰瓦,起脊四角攒顶,形为亭楼。碑文由冀南军区七分区政治部主任于笑虹撰写,详细记述了62烈士的壮举。

墓地所在地——冠县

马颊河度假村

马颊河度假村,始建于1972年,2001年5月1日辟为马颊河度假村,并对外开放。总面积181公顷。村内有防护林场、优质品种果园、良种稻田、中华鳖繁育养殖场、观赏鱼繁育场、野菜自然保护地、自然猎场和优质用材树及美化、香化、观赏性树木育苗基地,并栽植江南毛槐、紫荆、红椴木、紫叶李、西府海堂、榆叶梅等观赏树木20多个品种共二万余株。为完善旅游功能,建造了游泳池、垂钓池、水上餐厅、乡间别墅和宾馆,人工造山11座,建成苗族、客家族、土家族、布依族等4处民族风格景点,添置了摇椅、吊床、秋千等游乐设施,安排了射击、探险等多个参与性游乐项目。已初步形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休闲、民族小吃为一体的游乐场所。

马颊河森林旅游风景区为“AAA”级景区。同时马颊河度假村也被评为“2006山东最具竞争力十大景区”。

马颊河天沐温泉

山东江北水城天沐温泉度假村是“天沐集团”开发的聊城首家以温泉为特色的五星级度假酒店。度假村位于生态资源丰富的冠县马颊河林场。

温泉水从地下五百多米深处涌出,日出水量达七千吨,水温常年保持在57度左右,主要含矿物质为硅酸及碳酸氢钠。水中的硅酸对湿疹、痒疹、银屑病有治疗作用。另外,江北水城温泉的PH值为7.8~8.5 ,主要阴离子为碳酸氢根离子,主要阳离子为钠离子。属于弱碱性碳酸氢钠泉,亦称“天然苏打水”。进行碳酸氢钠泉浴时,就如同用肥皂擦洗皮肤一样,给肌体以一种滑泽感,可净化皮肤,软化溶解上皮表层,故对创伤、皮肤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度假村有七千平方米的大型室内温泉馆,一万三千平方米的室外露天温泉区。度假村拥有202套五星级特色客房,高贵雅致。

冠州梨园旅游风景区

冠县是中国著名的鸭梨之乡,鸭梨生产历史悠久,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盛唐时期,其鸭梨种植已有相当规模。全县成方连片的梨园达三十万亩,面积之广,全国罕见;品种之多,品质之优,均列全国前茅。

相传光武帝刘秀、明成祖朱棣都曾在此地留下遗迹。盛唐时期,当地人为纪念鸭梨丰收,曾在此修建寺庙并以鸭梨成熟的节气“寒露”而命名为“寒露寺”,现在韩路村就是以此寺而演变得名。

冠州梨园旅游风景区亦名中华第一梨园。冠州梨园位于冠县兰沃乡韩路村北,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是以梨文化为主题,集观光、民俗、休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型民俗旅游区。

近年来,聊城市和冠县两级政府对千年梨园进行了生态旅游开发,景区以具有三百多年树龄的梨树王为中心,规划为梨王宫、结义园、梨仙居、百草园、亲情园、观花园、御宿园、吉祥园、养生园、贡梨园、林间娱乐园、寒露寺遗址、群梨荟萃等十三景,其中观花园建有三层16米高的观雪台,登台极目远眺,梨园景色尽收眼底。百余米长的栈道似一道彩虹,飞架在梨树丛中,漫步栈道上,人在花中走,果在身边垂,使人恍若置身仙境。六十多个各具特色的景点,彰显着“天下鸭梨第一园”的风采。

春天赏花,堆雪铺玉。“堆雪铺玉三千顷,飞甜流香十万家。”以此形容冠县阳春三月的梨乡风光,绝非夸张。春风送暖,梨花怒放,似雪铺四野,香飘漫天。车在花中行,人在花中游;远望一片片如烟似雾;近看一株株粉妆玉琢。更兼梨园中杏花落尽,绿叶满枝,桃花虽过,半树残红。还有现在已很少看到的李子、沙果、红子等稀有果树,与梨花争奇斗艳,给万亩玉树世界点染无尽的翠绿和嫣红。在这无边的玉树琼林之中,芳香弥漫,蝶舞蜂飞,游人迷醉。每逢四月清明,梨乡赏春游客、采风文人络绎不绝。人们倘佯在百里芳香阵中,流连于千顷锦绣林里,无不交口赞叹。

夏天观绿,碧波千顷。看惯了钢筋混凝土的游客,如果见到梨园的千顷碧波,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夏天的梨园充满了昂然的生机,放眼望去,天地都成了绿色的,百年老树此时也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魅力。有着三百三十年树龄的“梨树王”,仅树冠就占地面积近一百平方米,树阴遮天蔽日,在“梨树王”周围,还有几株著名的老梨树。“八仙聚”树干粗矮,枝繁叶茂,顶端有八根粗如碗口的大枝并行生出,伸向八方,似“八仙”各显神通于碧波之上。“卧龙树”树干贴地,蜿蜒前伸,树冠高起,如巨龙昂首。还有一株百年“红子”树,叶似梨,花似桃,果似山楂,十分罕见。

秋天尝果,香甜四溢。梨园之秋,令人心驰神往。八月仲秋,鸭梨成熟,千顷梨园,黄澄澄的果子挂满枝头,别是一番风景。下梨了,路边村头,金黄的鸭梨堆成了山,甜香四溢,游人可随意品尝。待初霜过后,梨园尽染。梨叶虽不及枫叶鲜艳,但浅红、金红、棕红,色彩斑斓。此时游览,天高云淡,气爽风清,登高放眼,足以让人大饱眼福。

冬天赏树,诗画遍地。梨林冬景,妙在品树。踏枯草,登沙丘,寻找一片百年老树。黄河故道的风沙,使它们一株株苍黑如铁。你若仰望,以蓝天相衬,那交错的枝丫,酷似画家笔下的老梅,又似金钩铁画的篆书。你若有幸恰逢微雪初晴,黑褐色的树枝上,覆盖着薄薄的白雪,便可目睹一幅天然的水墨丹青——“寒林初雪图”。如果你身背照相机,定会不停地按动快门;如果你是绘画爱好者,必然挥毫泼墨如痴如醉。

五子救母树,有一棵老树的根部已经枯死大半了,严重影响了水分和养料的供应,如不采取措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危及生命。这时候,有个聪明的果农想出一个办法,把根部长出的五个嫩枝嫁接到老树上,为老树构建了新的营养通道。就像五个孩子共同搀扶着年老力弱的母亲,让母亲恢复了青春和活力。于是,这棵树便有了一个温情的名字——五子救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在这棵梨树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梨树王”高8米,胸径1米,树冠遮地面积近一百平方米。这棵树,据说是韩路村王姓家族的八世祖王泰栽于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树龄,但每年产量仍达四千多斤,而且酥脆甘甜,品质极佳。经有关专家考察论证,“鸭梨王”无论树龄之高,树型之大,还是产量之多,品质之优,都堪称全国之最。在同样的条件下,它为什么长成了“树王”?它的下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只好等待专业人士去破解了。

不过,一代又一代的梨乡百姓,早已用自己的丰富的想象解答了这个问题。他们说:这棵“梨树王”是受了“皇封”的。封它的就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据说,是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刘秀率领文武百官来到梨园,走到一棵高大的梨树下,有个梨子突然从树上掉下来摔碎在他的脚前。于是,他命人又从树上摘下一个,这一尝不要紧,顿觉满口生津、唇齿溢香。刘秀赞道:“此真乃梨之王也!”说也奇怪,那树枝叶摇摆,好像在说谢主隆恩。因此那棵树就被称为“御封梨树王”。

历经一千九百多年,原树几度枯衰。但是,每次干枯之后,都会在原处萌发新芽。长大后,总是挺拔繁茂、高大异常,从不失王者风范。现在这棵梨树王,已经不知道是第几代“树王”了。

东汉光武帝刘秀封了梨树王之后,自然不能让“梨树王”成为“孤家寡人”,在随臣的提议下,他又按自己朝中的“编制”,一并册封了梨树王国,也就是旅游图上的“梨王宫”,其中将、相、后、妃,一应俱全。梨树王南侧的两株便是梨树王的左右宰相。

梨树王北侧的一棵大树为“梨王后”。原树已几经枯衰,现存的一株是康熙年间,由当地王氏第八世祖王泰在旧址重新育植的,迄今也有三百多岁了。此树开花与结果量,只有梨树王能与之媲美。

在近二千年的悠悠岁月里,梨树王和它的后、妃、将、相们一起见证着冠州梨园的盛衰枯荣。近两千年来,梨树王的子孙们,曾以浓密的枝叶,为农民起义军遮风挡雨、避敌藏身;曾以甘甜的果实,为遭遇荒年的穷苦百姓填充饥肠、解饿止渴。

在“梨树王”附近,还有一株著名的老梨树“八仙聚”,树干粗矮,枝繁叶茂,顶端有八根粗如碗口的树枝同时生出,伸向八方,似碧波之上八仙在各显神通。

据说与蚕姑救刘秀的故事有关: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杀了汉平帝。王莽为斩草除根,非杀掉刘秀不可。

刘秀遭到王莽的追捕,只身逃到此地。就在刘秀绝望之时,前面竟出现了连绵的沙丘、丛杂的树林。他便慌忙策马钻了进去,这才发现是一片茂密的梨林,中间有一块桑园。一位采桑少女正惊愕地望着他,那双充满讶异、怜惜和爱慕的大眼睛,一下子就印在刘秀的心里。他无暇多说,只是求救,蚕姑感动他的诚恳,怜悯他的处境,灵机一动,连忙接过父亲驾扶的耕犁,让刘秀躺在墒沟里,然后若无其事的犁起地来。犁铧翻起的土把刘秀埋得严严实实,一只蝼蛄怕憋死这位真命天子,就在他鼻孔前面拱了一个小窟窿,好让他喘气。可是刘秀却把好心当成了驴肝肺,一下子把蝼蛄的头掐了下来,但转念一想,才知道错了,就赶紧拿了根小草棍把蝼蛄的头和身子穿在一起。所以直到现在,天下蝼蛄的脑袋与身子都分为两截。

蚕姑娘刚藏好刘秀,追兵就到了。他们发现了刘秀的马,却找不见人,就逼问姑娘,姑娘不说,最后惨死在王莽刀下。刘秀在蚕姑的帮助下逃得了性命,等他做了皇帝,虽然有六宫粉黛绕身,但怎么也不能冲淡梨园少女那纯真、质朴、善良的眼光。于是就颁布一道圣旨,在蚕姑救驾的地方修建一座“蚕姑庙”,并亲来祭奠,以表示对那位救命少女的永远怀念。离此西北4公里处,现有蚕姑庙村,蚕姑庙直到解放前还保存着遗迹,“蚕姑庙”三个字就是刘秀亲笔书写的。据说庙柱上的楹联“唐王留下鸾凤诏,汉帝借避虎狼兵”也是刘秀拟撰的。

刘秀来蚕姑庙祭祀时,一路劳顿,便有歇息之意。他脱去龙袍,搭在梨树枝上,倚树歇憩。刘秀是天子之躯,原本身材高大,一株独木难撑龙体。当他睡醒时,那棵树已经半扑在地,刘秀说:“卧龙潜势也,甚解朕意。”

被封为“卧龙”的梨树,至今躯干潜伏、枕枝虬曲。前边那几株分别是光武帝的“御衣架”、“拴马桩”和“大内侍卫”,整个这一片梨林就称作“御宿园”。

由于真龙天子的封赏,这片梨园就名声远播,这里的鸭梨被列为贡品,并且代代荫袭。世代梨农也不负重任,管护梨园精心细致,技术水平普遍高于其他地区,因而这里的鸭梨质量极佳。自汉代以来,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竞相品尝。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争相前来选购。现在,冠州鸭梨已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南街民居

冠县南街民居位于冠县老城南北大街中段路西,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街民居始建于清末民初,南街民居为四合院式民居建筑,共三处院落。南街民居1、2号院落建于清代,1号院落是一周姓开的元兴成烟铺,2号院落是郭老紫的同和堂药铺,3号院建于民国初年,是聊城的任姓商人所建。民国元年(1911)郭老紫用2号院落的后院与张金针换了路东4间临街房。

冠县南街民居虽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建筑被拆除,但仍基本保留了原来的格局。目前,南街民居占地1500平方米,房屋40余间,均为青砖瓦房,座西朝东,风格古朴,结构严谨,带有典型的时代特点和地方民族特色,是鲁西地区清末民国时期民居的代表。

抗日战争后期,“三·一八惨案”中壮烈牺牲的烈士张梦庚就出生在这里。南街民居曾为冀南地委驻地,老一辈革命家宋任穷同志曾在此居住。现在开辟为鲁西特委纪念馆。

张梦庚(1909~1926)字效白,今梁堂乡张里村人。15岁离乡到北平大同中学读书,曾任校学生会主席。在校期间,不满军阀统治。孙中山到北平时,他亲聆了这位革命先行者的讲演,并常与革命先驱李大钊等人接触,产生了革命思想,遂于192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春,8国公使干涉中国内政,他愤而上书痛斥。3月18日,北平各校学生四千余人赴段祺瑞“执政府”请愿,他走在最前列。段祺瑞令卫队开枪,他身中3弹,与刘和珍等37人一起当场牺牲,年仅17岁。后国民党政府发给其遗属怃恤金。建国后,被民政部追认为烈士。

鲁西北地委旧址(冠县党史陈列馆)

鲁西北地委旧址位于冠县城红旗南路。现为中共冠县党史陈列馆,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鲁西北地区重要的革命历史遗迹。1938年至1946年,先后为中共冠县县委、中共鲁西特委、中共鲁西北地委、中共冀鲁豫七地委、中共冀南一地委等党组织在冠县和鲁西北地区的重要领导机关驻地。旧址坐落在冠县县城南街老城区,由一处四合院和一处二进院组成。

战争铸就岁月。1920年初,进步思想以及无产阶级的革命主张,首先在冠县是的知识分子阶层引起了强烈共鸣。1926年,进步青年齐辉蕴在济南加入了共青团,回冠县老家建立了共青团冠县支部。“9·18事变”后,全国掀起了反日浪潮,冠县第一高等小学的进步学生也走上街头,宣传抗日。1935年2月,赵健民以春节拜年的名义,在堂邑县城徐运北家中主持建立了中共鲁西特委。同年6月,中共直鲁豫特委委员刘宴春来到冠县,在王村建立了冠县第一个基层党组织——王村党支部,之后,组建了中共冠县特别支部,不久改名中共冠县工会、中共冠县县委。1937年设冠县中心县委。至此,全县党员发展到五十多人,成为鲁西北大地的星星之火。

据旧址负责人赵林刚介绍,抗战时期,冠县一带留下了刘伯承、邓小平、陈赓、宋任穷、赵健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影和足迹。地区党、政领导机关和分区部队长时间驻扎在这里,当时就被誉为“鲁西北平原上的小延安”。17万人口的县,15000人参军,1908名英雄儿女血染疆场。在解放战争时期,全县人民全力支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中原。1946年7月至1947年7月,全县共提供战勤支差六十多万人,出动民兵三千人,碾米磨面一百二十三万斤,做军鞋几十万双,捐款一千多万元。

英雄艰苦卓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赵健民,于1932年11月加入共青团,开始了他艰苦卓绝的革命活动。冠县文化局的一位负责人在采访时说,“卢沟桥事变”后,他根据党中央“脱下长袍,拿起武器,组织抗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示,迅速建立了中共冠县临时工委,并在东三里庄创建了鲁西北抗日游击队。1939年10月1日,赵健民率“赵三营”,在陈贯庄大胆伏击了装备精良的日军广濑旅团及伪军四千余人,赵三营以24人的代价,歼敌一百一十多,被誉为“鲁西北的平型关大捷”。此外,其他活跃在冠县的英雄儿女不胜枚举。

当时广为流传的“东边一只虎,西边一只狼,当中一架梁”,讲的是英雄区长王西原、梁文焕和郎勤骧。王西原作战勇猛,敌人畏之如虎,曾两拔敌人的区公所;梁文焕号称“梁文焕,围城转,白天不见夜里欢。”曾在敌人鼻子底下巧夺据点;米国宾曾单身取下敌人炮楼,俘敌二十多人。

冠县抗日县长王化云毁家纾难,把妻子的家私变卖,换成十几挺机枪,装配了十支队机枪营,把自家库存的麦子磨面蒸馍,从馆陶运到冠县,供给县委、政府工作人员,每天一趟,持续一年。

“七大闺女,七大女婿”的爱情在“两军阵前并马行”时成熟,抗日名将和巾帼英雄的结合传为佳话,他们是:林彬——杨勇,洪林——曾思玉,王惠颖——李聚奎,齐涛——高元贵,张坤——许梦侠,王震凡——黑伯理,沙晓鲁——徐运北。

1942年冬,军分区司令员马本斋、副司令赵健民率基干团和回民支队,一夜之间,拔除“日伪七区部”所在地赵固据点和西堤固据点,击毙伪区长蒋焕彩,俘敌二百余名。

中共冠县党史陈列馆虽然面积不大,但它承载的革命历史撞击着每一位参观者的心灵。

浴血疆场。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以武装斗争为核心的全面对敌斗争方针,我正规军、地方部队、游击队、民兵及广大群众结为一体,成功地运用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一系列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创造了鲁西北抗战史上一个又一个光辉战例。正如当时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的那样,“河北平原、山东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经发展了广大的游击战争,是平地能够发展游击战争的证据。”在大小数百次战斗中,他们出生入死,浴血疆场,涌现出“赵三营”、“铁帽子二连”、“一区队”、“柏江队”“卫河支队”、“二十四团”等无数英雄集体及英雄人物,他们的功绩永载党的史册。

战略后方。解放战争时期,冠县作为老解放区,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战略后盾”的历史重责,成为前线兵员和物资供给的基地与保障。土地改革、支援前线是全县人民的两大中心任务,一切为前线,一切为胜利是党政军群的共同奋斗目标。

六十二烈士墓

“六十二烈士墓” 位于冠县杨召乡后田庄村东南200米处,此墓是1946年为纪念与日寇作战而壮烈牺牲的62名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0年2月16日(正月十二日),我抗日先遣队1团3营10连王德林、孙树生等62人在馆陶县赵官寨遭遇威县、临清、曲周、丘县、邯郸、馆陶等数处敌人的围攻,敌众我寡,兵力悬殊,经过十余小时的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战后,当地群众为死难烈士收殓,同穴埋葬。

62烈士的英雄壮举,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同志曾予以表彰,《新华日报》当时也发表了歌颂文章。

1946年,当地人民政府将62烈士遗骸由赵官寨迁葬于支队的诞生地后田庄村,树立墓碑,永久纪念。墓地座西朝东,墓为圆形,直径8.3米,高1.7米。四周翠柏环绕,绿荫掩映。墓上封土为圆丘形,前有砌砖封门墙及高台,北去数米建有烈士纪念碑楼。碑楼内石碑通高3.1米,由碑冠、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冠高0.6米,宽米,厚0.2米,上面刻有双龙戏珠,中间有“民族英雄”四个大字。碑身阴面刻有云朵花纹,中间有“碑阴题名”四个大字。碑身高2米,宽米,厚米。碑文为阴刻楷书,阴面题62烈士的英名。碑座为方石,高米,宽米,厚米。碑两侧有青砖镶裱,上顶覆有青灰瓦,起脊四角攒顶,形为亭楼。碑文由冀南军区七分区政治部主任于笑虹撰写,详细记述了62烈士的壮举。

清真古寺

冠县伊斯兰教始于隋唐,信奉伊斯兰教的大食人是回族的前身。唐借大食回纥联军平定安史之乱后,大食人在晋冀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留居,从那时起冠县即有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民。随着回民的增多,到元、明代时,伊斯兰教在境内达到了兴盛时期。伊斯兰教堂(清真寺)是回族人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和进行礼拜的场所,也是从事宗教教育和办理宗教事务的地方。现冠县共有十座清真寺。沙庄清真寺建于唐代,为最早;县城内西街和张尹庄、高庄、沙闫村、后十里铺、里固七甲、蒋寨、张查等清真寺建于明代;里固八甲、段辛庄清真寺建于1936年。【注】大食:包括今天的哈萨克斯坦、阿富汗、伊朗一带。

冠县城内清真寺

冠县城内清真寺位于冠县城西街路南(红旗南路),是全县诸清真寺中较早、较大的一座。该寺始建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今已近六百年,中间几经重修,方成现状。全寺占地14亩,建有大殿30间。内有南北讲堂、东对厅、水房等28间。院墙周长314米,高约2.5米。

大门内有一座影壁,两侧为透花矮墙和角门,门楼匾额上书:“开天古教”。

北讲堂正对大门是过厅,两柱上的对联是:“终朝梦寐何朝醒;逐日奔忙何时闲”。

大殿宏伟壮观,古朴肃穆,整体结构严谨,布局精巧,兼有楹联匾额,砖雕石刻点缀其间,更显出这座伊斯兰信徒礼拜之所的庄严、肃静、神秘与古老。

大殿前古棚下有匾额三方,正中上书“清真独一”;南侧书“止于至善”(意思是:精益求精,达到最完美的地步);北侧书“其尊无对”。

对厅正中匾额上书“行端学正”;南讲堂匾额上书“至公守法”;北讲堂匾额上书“万化朝真”;水房内匾额上书“日日新”。

阳平故郡---东古城遗址

出县城沿329省道向西10公里,卫河东岸,便是冠县第一古城——东古城。东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时冠氏邑即在此处,汉为馆陶县治,南北朝时为阳平郡,后又改毛州。因卫河傍城而过,历史上为漕运码头,曾经一度繁华。东古城遗址位于东古城村,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1000米,面积150万平方米。

现在的东古城,南北有106国道(北京—开封)穿过,东西有济邯铁路、济馆高速公路和329国道(荣城—兰州)穿过。镇西的卫河上,七 · 一公路大桥、济邯铁路大桥、济馆高速公路大桥并肩飞架,景色十分壮观。

元好问纪念馆

元好问纪念馆坐落在冠县县城。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山西忻州人。元好问是金元时期中国北方首屈一指的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其诗词创作成就,可与同时代的南宋陆游相当。1234年,蒙古兵攻克汴京,金亡。时任金尚书省左司都事员外郎的元好问一家十口(包括其好友之子,后来成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被俘监押在聊城,被冠氏县令赵天锡救出,并为其在冠县安了家。

赵天锡,冠氏保义里人(今无考)。在金、宋、蒙混战之际,他和被百姓视为“女王”、“指麾千军如臂使指”的姐姐起兵保境安民,后归顺元朝,任左副元帅、大名府路兵马都总管,行军千户兼冠氏令。他虽为武将,但十分爱惜人才,热心救助人才。元好问在他的救助下,在冠氏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危难的四年,他在冠氏所作的百余首诗词,大多是他作品中最优秀的篇章。

纪念馆展有元好问画像、生平介绍、在冠县活动情况以及他和赵天锡的交往始末,还展有名家书写的元好问在冠县所创作的诗词文章等。

元好问居冠县四年,共写诗93首、词24首、文14篇,其中很多是写他在冠氏的思想生活和冠氏人情风物的优秀诗文,现摘录一二,以供欣赏,也可从中大略了解当时冠氏县的人文和自然风光。

(一)

谁谓我屋宽?寝处无复余。谁谓我屋小?十口得安居。南荣坐诸郎,课诵所依于。西除著童仆,休休得自如。老我于其间,兀兀穷朝甫。起立足欠伸,偃卧可展舒。窗明火焙暖,似欲忘囚拘。屋前有隙地,客舍不可无。花栏与菜圃,次第当耘锄。东野载家具,家具少于车。我贫不全贫,尚有百本书。

注:本诗写元好问在冠氏县的居室情况。

(二)

旧隐嵩山阳,笋蕨丰馈饷。新斋淅江曲,山水穷放浪。乾坤两茅舍,气压华屋上。一从陵谷变,归顾无复望。樵渔忆往还,风土梦闲旷。恍如悟前身,姓改心不忘。去年住佛屋,尽室寄寻丈。今年就民居,卧榻碍盆盎。静言寻祸本,正座一出妄。青山不能隐,俯首入羁鞅。巢倾卵遂覆,身在颜亦强。空悲龙髯绝,永负渔腹葬。置锥良有余,终身志惩创。

注:回忆过去,感叹眼前,决心不死国难、立志写史。住佛屋:指被押在聊城至觉寺。就民居:指初到冠氏县租赁民房。

(三)

此州多寓士,论年悉肩随。风波同一舟,何必骨肉为?倪家莲花白,每酿必见遗。季昌妙琴事,足以相娱嘻。郭侯家多书,篇帙得遍窥。赵子笃于学,闲以问所疑。王生旧邻舍,穷达心不移。千里访存没,十口分寒饥。独有仲通甫,天马不可羁。直以论诗文,稍稍窥藩篱。永怀王与李,朔漠行当归。书来闻吉语,报我脱絷维。惭非一狐腋,不值五羊皮。我作野史亭,日与诸君期。相从一笑乐,来事无庸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