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被触网
释义

被触网

被触网被用于儿童与网络之间

记者对家长和孩子进行的在线调查发现,超四成的小学生在做完作业后的第一选择是上网,这一数据远远超出了“和小伙伴玩耍”的比例。对于孩子们如此热衷于上网,近八成的家长表示,学校应专门开设针对大众传媒的课程(国外称作“媒介教育”),引导或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大众媒介上的各种文字、图片、视频、画面等。

9岁之前最好不“触网”?

今年6月12日,英国权威心理学家西格曼博士在出席一个国际儿童保育会议时指出,各国政府应颁布法令,禁止9岁以下的儿童接触电脑,因为儿童过早接触电脑会影响到智力发育。日前,著名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参加南国书香节签售活动时,也提到非常赞成西格曼博士关于“9岁前不要让孩子单独‘触网’”这一观点。

“对于9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他们特别需要培养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能力,这一时期的儿童需要认识一个全面的世界,而不是电子媒介中片面的、虚拟的世界。他们需要形象地认知世界,比如与人交往时,他们首先要看到交往对象的表情,观察他(她)的动作,甚至闻他(她)的气味。这种交往是视觉、触觉、嗅觉等相互感知的结果,这种现实世界的体验对培养儿童交往的能力非常重要。”孙云晓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尽管许多科学研究显示,让孩子过早地接触网络或电子媒体对身心发展不利,但我国小学生网络使用的现实情况如何呢?

2009年8月,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主办、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实施的《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显示,约八成小学生9岁前开始接触互联网,网络已成为紧随电视之后小学生最喜欢的媒介,“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和玩网络游戏等”是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其中上网玩过游戏的比例超过九成。

小学生倾向于被动地使用网络,最常登录的是一些门户网站和小游戏网站,也有相当一部分喜欢登录儿童社区,和班级同学一起上网。调查显示,游戏是上网小学生的最爱,但游戏也是网络成瘾的主因。

“幼小的孩子,尤其是9岁以前的孩子一般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上网很容易沉迷。”孙云晓指出,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喜欢看《海绵宝宝》这类卡通影片的孩童,长久观看容易造成他们缺乏注意力、学习能力变差等,会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所以儿童不宜过早地使用网络,甚至看电视也不要太早。”

孩子真的能活在“电子真空”?

如今的孩子从一出生起就被电子媒介包围住,家里随处可见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媒介,“很多时候我们没办法在家里不使用电脑办公,孩子们看到了大人用电脑会觉得特别好奇,如果说9岁之前不让孩子‘触网’或接触电子媒介,那是不现实的。”张女士是广州一家报社的编辑,经常需要在家里编辑文稿,儿子现在6岁了,用她的话来说,电子媒介一直陪伴着儿子成长,“儿子能够很熟练地在ipad上下载各种游戏软件。”

张女士所述的孩子被“触网”的现实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共鸣。“尽管我们都知道孩子从小看电视、上网既损害了视力又会影响智力的发展,但我们无法为孩子创造一个‘电子真空’世界,让孩子免受电子媒体的影响。”胡女士无奈地说,“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尽量让他们少接触电子媒介,培养他们其他的兴趣爱好,转移其对电子媒介的注意力。”

新快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孩子除了在家里无法避免电子媒介的包围,学校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触网”的机会。广州的许多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开设有信息技术课,有的学校还要求学生配备笔记本电脑,部分作业要在网上完成。

“在网络时代,让孩子不‘触网’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作为电化教学的辅助手段,网络的全媒体功能对于学生开阔知识视野、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有积极的作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晋升强调,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学生该不该“触网”,“而在于家长和老师怎样合理地指导学生有效地运用网络,趋利避害。”

陈女士的儿子小易从三岁开始就接触电脑了,现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小易,对软件安装、系统安装和电脑保养等都很熟练。“孩子们从小在一个电子化的氛围中长大,并且现如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如果对电脑运用熟练的话,能够提升孩子的竞争力。”

陈女士不但没有限制儿子玩电脑,反而主动让他去接触,“但这要靠家长来监督了,比如每天限时1—2个小时的上网时间,其间我会叫他小憩,但他一般是不会听的,我就拿东西给他吃,这样可以打断他。现在孩子每天晚上完成了作业和早上起床后都用电脑来跟读英语,电脑已经成了他的一个学习工具。”

无独有偶,马先生的儿子从一年级就开始利用网络来学习了,“我觉得孩子们利用网络这种新事物、新工具学习很值得尝试。我看到儿子在电脑上学习相对来说方便多了。比如写作文,他在电脑前写可以文思泉涌,修改也方便,这样很好地调动了他写作的积极性。”

媒介时代,如何不做受害者?

既然孩子们从小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电子媒介,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让孩子在接触时尽量少受影响和伤害?

“对孩子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非常有必要。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如果你的媒介素养较低,很容易成为一个受害者。”孙云晓强调,“儿童太小,对电子媒介里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别没有清晰的辨别力,比如有的孩子站在阳台上会跳下去,这就是受电视的影响,以为自己也可以像哈利·波特一样骑着扫把飞。孩子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和意识。”

陈女士的女儿现在读幼儿园大班,动画片中经常会出现怪兽,“女儿看到怪兽后很害怕,有一段时间她每天晚上都不肯睡觉,因为一闭上眼,怪兽就会在她脑海中浮现。有好几次她晚上还被噩梦吓醒。”一开始,为了让女儿不再受到惊吓,陈女士不让女儿再看那部动画片了。“后来我觉得孩子一直这样逃避下去也不是办法,我应该告诉她电视里很多东西都是假的,跟现实世界是不一样的。”

“你们知道为什么玩游戏会很开心,为什么玩游戏时会忘掉一切吗?这是因为你们被游戏设计师高超的设计水平吸引住了,你们跟随着游戏的情节不断地焦虑、释放、欢喜、悲伤,也在游戏中获得了满足。但是,即使你在游戏世界中是能够呼风唤雨的国王,是腰缠万贯的富翁,你还是要回归于真实的世界。因此,玩游戏是正当的,但不要让它成为你生活的全部。”2008年9月中国大陆第一次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实验在北京黑芝麻小学进行。为了走进孩子们的游戏世界,课题组的研究生们对调查中被学生们提及的共41种游戏进行了亲身体验,在与游戏设计专业的学者和学生探讨后,他们开始引导孩子们思索游戏究竟是什么。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媒介素养教育并不是要消除和减少孩子们玩游戏时获得的快感,而是要告诉孩子们如何在游戏中获取智慧。”中国传媒大学张洁博士张洁说。面对能否百分之百影响孩子的行为这一问题,张洁的回答是,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短时间内因为接受了这样的教育而改变行为,但是一旦反思精神形成,这种思维的力量会在其整个人生中发挥积极作用。

张晋升指出:“‘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靠家长引导、老师培养,新闻媒介、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社会机构都应参与其中。同时不能靠强硬的‘管、卡、压’,可以通过案例示范,利害对比,让孩子通过自我意识的觉醒来趋利避害。”

利用网络学习像个虚假的童话?

“儿童如果在自由状态下使用网络,他的第一选择就是游戏,他不会选择知识,真正能够用电脑来学习的孩子可谓凤毛麟角。”孙云晓认为,虽然利用网络来学习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但他认为9岁之前的孩子没必要提倡其利用网络来学习。

秦女士的儿子现在6岁,一直以来,她都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儿子在家的时候,大人几乎不上网,电视也不开,“我们除了跟孩子玩游戏外,剩下的活动就是亲子阅读。这样的效果非常好,儿子一直以来嗜书如命,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书架上找书看。”但在秦女士看来非常乖的儿子,最近也很令她头疼,原来前不久秦女士在网上给儿子下载了一些电子书,为了图方便,她让孩子自己在电脑上看。

“没想到儿子一上网,就被游戏给吸引住了,我起初觉得让他玩一两次也无妨,没想到才玩了没几次,他就有欲罢不能的感觉,总是希望我能延长他上网的时间。”秦女士十分懊悔地提醒道,不要指望孩子能够主动利用网络来学习,他们没有这样的自控力。

“现在大家都倡导现代化的学习,大家都以为一提到现代化就是数字化,其实现代化学习和利用网络来学习这两者不是对等的。所谓现代化的学习是指用现代的教育观念让孩子学习现代的知识,即强调观念和方法的学习。”孙云晓说,现在的孩子最需要学习的现代化知识有很多,比如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环保意识、全球化的意识、拥有责任感等。“这些内容并不是非网络不可的教育。我们通过自然的人与人的交流、通过书本和游戏的学习完全可以达到。”

小佳现在广州某重点高中读高二,本来对理科特别感兴趣的她,自从上了高中以后,对理科的兴趣一日不如一日。“我喜欢物理和化学,因为有许多实验可以做,每次通过做实验我都能够更深刻地掌握某个原理。但上高中以后,由于时间比较紧,再加上很多化学实验不是很安全,老师很少让我们亲自去实验室做实验,要么是老师自己上课的时候演示一下,要么就在电脑上做实验,我觉得这样很没意思。”

“学校把实验课统统都搬到网上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伤害,我觉得非常不值得提倡。”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焦建利说,“尽管在电脑上做实验方便、快捷、安全,但我们不能用虚拟世界的经验完全代替现实世界的经验,用电脑来做实验只能是一种补充。”

专家说法

让孩子做媒介的主人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网络上学会保护自己

“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孩子读幼儿园开始就要注重。其核心是教育孩子做媒介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要把媒介看作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一种可以支配自己的力量。

媒介里的世界,尤其是网络世界和电子媒介世界跟现实世界是不一样的。在使用媒介的时候,我们要让孩子明辨什么是真、善、美、假、丑、恶;明辨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比如广告,要让孩子知道广告有夸大的成分,并非做广告的都是最好的东西。

家长还要培养孩子对媒介信息的判断力、鉴别力和使用能力。比如孩子在使用网络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不能和网上的人随意约会,不能在网上随意告诉别人家里的地址和电话,不要随意约见网友等。

中小学开设媒介素养课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

1.重视“媒介素养课”,我曾经跟教育部长当面建议,把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改为媒介素养课。这个应该首先上升为国家行为,把信息技术课改为媒介素养课。而且不光是改个名字,在教学大纲上要体现出媒介素养的教育,像美国四十多个州都立法了,要求中小学开设媒介素养课;

2.在家庭里,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孩子讲一些基本的媒介素养的道理。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发现,对于少年儿童,最适合、最有价值的媒介内容是儿童文学和知识科普类,对道德提升和智力发展最有利,父母要帮孩子选择好;

3.社会和媒体都有对公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现在几乎每个省的电视台都有儿童频道,都有责任对孩子们进行媒介素养的教育,比如可以在少儿频道请一些专家来给孩子们讲解如何正确地看电视、新闻、电影、电视剧等。

他山之石美国

媒介素养教育分年龄进行

以美国媒介素养教育中的电视部分为例,其教学内容的安排根据青少年学生不同年龄段,循序渐进、富有实践性。

1.儿童阶段(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了解并辨识广告;区别事实与虚构;理解节目的形态(如纪录片、新闻、戏剧等);了解电子媒介与印刷媒介的区别;对自己的电视观看行为有一定了解并给予评估。

2.初中阶段:电视和生活的关系;电视戏剧的组成元素;电视摄影技术;电视的说服意图;电视新闻分析;黄金时间段;了解和分析自己的内容偏好:如何成为一个具有批判能力的电视观众等。

3.高中阶段:评估和管理个人的媒介接触行为;能对电视有所质疑;能识别电视的说服意图;能意识到媒介对人类生活的可能影响;能利用电视观看加强和家庭的沟通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