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山公路 |
释义 | 南起福清融城镇大真线岔口,经海口、城头向北进入长乐县境的松下、江田、古槐,在北山与峡(南)梅(花)线相接,全长62公里,福清境内28公里。路基宽度6.5米,中级路面,为四级公路。民国21年,里美人俞鸿阶发起修筑福(福清融城)海(海口)公路,由俞鸿阶、吴贶卿、刘仲规、陈郁从等人集资3万多元,于里美村西埔祠设福海公路测建处,经过一年多的测量修筑,于翌年年底通车。营运4年多,至抗日战争的民国27年,全线毁坏,直至1950年才修复。1958年,在修筑公路的热潮中,发动海口至港西沿线乡村群众参加修筑公路,至1960年6月工程全部竣工,由福清工区接养。海松公路建成后,在福清境内与融城——海口公路衔接。在长乐境内与松下——北山公路衔接。形成福北公路,加强省道峡梅线与大真线的联系。 1986年,省拨款37.44万元,县集资60万元,把福清至海口的龙山地段路面拓宽至16米,坡度降至3.5%。1988年,华侨林先生捐资250万元,加上省、县拨款234万元,把前屿至海口长10公里路段按三级平丘区公路标准进行改建,为表彰华侨爱国热忱,把这一路段定名为元华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