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释义 |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生物中心”)成立于1998年9月,是北京市科委重点投资的高技术实验室之一,总投资额1300万元(其中北京市科委投资960万元),为事业法人单位。10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有效实施了“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转机制,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享有较高的声誉,保持了北京市在全国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应有的地位。 简介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党委和理事会领导下,生物中心一直实行主任负责制、首席专家责任制,下设学术委员会,建立固定与流动岗位相结合、全员逐级聘任的人事制度,对全体人员每年签署新的岗位协议书,年终进行严格考核。生物中心在财务上相对独立,单独列帐,市农林科学院提供生物中心运转的行政(人事)、后勤(水、电、维修和住房等)等保障。 中心下设四个课题组:转基因植物新品种培育、花卉和重要经济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技术育种、农作物基因资源挖掘和利用以及农业和环境微生物技术课题组。现有职工31人,科研人员24名,其中高级研究人员13名,博士学位持有者1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2人,平均年龄39岁。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数量常年保持在40-50名。 所获荣誉中心成立10年来,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多个方向取得了突破,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特别是转基因植物育种在国内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机构中处于领先地位。到2008年10月,中心承担科研项目12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占49%,北京市级项目占51%,另有北京市科技新星以及市委组织部、留学回国人员项目(课题)等人才培养项目54项。科研总经费超过8600万元,10年内人均经费超过200万元。至今7项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入或完成生物安全中间试验,2项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入环境释放试验阶段;1项转基因微生物进入生物安全中间试验;已经获取在农作物改良上具有很大应用潜力的全长基因序列100余个,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十字花科植物—白菜DNA序列数据库,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张大白菜cDNA芯片;7个优质抗旱稻品种通过审定;申请发明专利16项,已经获得专利授权3项,公开5项;4项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60余篇,其中SCI论文45篇,出版专著4部。近年来,收集了大量花卉资源,菊花研究多次在北京市园林部门展览会中获得奖励;低温沼气发酵微生物菌剂即将进入实用阶段,微生物基因工程农药已经获得农业部批准的生物安全中间试验;北冬虫夏草人工培养技术更趋完善,选育出了多个优质高产菌株。 研发实力中心现有固定资产总值超过2000万元,大型仪器设备和试验基地在全国生物技术研究机构中居于领先水平。四个总面积约250亩的科研试验基地已完成建设,包括试验面积为100亩的转基因植物中试基地、100亩生物技术试验基地,15亩农业微生物发酵技术中试基地及30亩花卉示范基地;另外,可控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高水平人工气候室即将建成。一流的科研条件为生物中心建设科技服务平台体系、开展科技创新提供了保证。 技术成果在基因工程的上游技术中,该中心积累和储备了大量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基因,而且建立了各类生物技术平台。诸如抗逆境、抗病、营养品质等相关的基因分离和鉴定。所使用的技术包括:单核甘酸多态性(SNP)、大EST规模分析、DNA芯片技术以及其它分离差异表达基因。在国内首先构建了大白菜DNA的、建立了拟南芥的SNP北京技术,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植物SNP技术、大白菜功能基因组研究基地。 多年来生物中心承担了多个国家和北京市级有关植物遗传资源分子标记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项目,在蔬菜(大白菜等)、果树(桃和巴旦杏等)玉米等作物中建立了先进的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平台。 合作交流生物中心一直坚持学术交流、扩大合作,长期保持与法国、美国、葡萄牙、英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家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2006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法国农科院凡尔赛研究中心成立“中—法植物基因组联合实验室”,挂靠在生物中心,从而使中心的国际合作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与此同时,每年邀请一批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此讲学和开展合作研究。生物中心与国内十几所大学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10年时间里为国家输送了大量农业生物技术人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