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蚌埠延安里小学 |
释义 | 摘要摘要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前身是1954年9月14日成立的北京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简称基础部)。1960年2月改称基础医学系。1985年5月成立北京医科大学后,基础医学系正式更名为基础医学院。2000年4月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后,更名为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学院现设12个系、1个室、1个研究所以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拥有“生物学”和“基础医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涵盖12个二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一些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和实验技术平台。在2003年全国基础医学一级学科评估中,基础医学院在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等四 目录 专业设置基础医学专业(8年制) 基础医学是包括生物医学基础在内的综合性学科领域,其主要任务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研究疾病的本质及防治的基础理论。 基础医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医学各学科师资和高层次科学研究人员。本专业从2001年起即开始实行“八年一贯,本博融通”的原则,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掌握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掌握临床医学主要学科诊治疾病的理论和方法,了解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新进展,具有独立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主要课程: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课、专业课(包括分子生物学、酶与核酸化学、分子免疫学、生物物理学、神经科学、实验核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及实验技术、生物医学实验技术等)。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专业教学见习与科研专题训练,在获得学士学位资格后,可直接进入二级学科培养。完成全部学业课程考试合格,达到学校的各项要求者,颁发医学博士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工作。 医学实验学专业(4年制) 医学实验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掌握医学基本实验技术的,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医学实验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理论课、计算机应用;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免疫学、病原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实验诊断学、医学影象学等;实验动物学、实验核医学、机能学实验技术、形态学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等。 学制四年,学生完成全学程学业课程考核合格,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完成规定的选修课学分,符合学校毕业的有关规定者准予毕业,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可在医学院校、医疗及医学科研单位从事医学实验工作。本专业只招收北京生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