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释义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是我校核心学院之一,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是1978年院系调整后的化学工程系,是我国化工高等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化学工程学院组建时,下设化学工程系、生物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和化学工程研究所。2001年建立制药工程系。2003年12月,将生物工程系和制药工程系新组建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概况

学院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和环境工程2个本科生专业,5个工学硕士点,4个工学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教育部化学工程与技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有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我院为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2001年,化学工程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5 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2006 年,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排名第5。2007 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成为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设有北京市高等学校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工程学科被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学院已跻身全国著名大学一流化工院(系)行列。化学工程学院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无数,其中硕士毕业生616人,博士毕业生72人,博士后出站25人。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156人。化学工程学院各类专业择业面宽、一次就业率高,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化学工程学院有一支学术造诣深,富有创新精神,敬业爱岗的师资队伍,其中既有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年长的学术带头人,又有年富力强的学术思想活跃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现有中科院双聘院士1 人,工程院双聘院士1 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 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 名、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 名,博士生导师38人,正副高级职称教师71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4%。设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 个。

教学教改硕果累累,成绩显著。学院先后承担和参加国家级教改项目3项(合作),北京市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26项,研究生教改项目5项,各级教材建设项目11项;《化工原理》获首批国家精品课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和《化学反应工程》获北京市精品课程;现已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本,“十·五”规划教材2本,“十一·五”规划教材5本,北京市精品教材5本,研究生创新工程教材4本,以及各类精品教材建设项目12本;已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合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2项,霍英东教学奖2项。发表教改论文30多篇。

学院科研活动十分活跃,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应用基础研究、跟踪高新技术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等三个层次上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工作,四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262 项,其中“973” 项目课题、“863” 项目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40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51 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6105万元。发表学术论文800 余篇,其中SCI 收录400 余篇,EI 收录500 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 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 项,省部级三大奖和教学成果奖20 余项。近3年来,学院年均科研经费达4000多万元,人均科研经费居全国化工类院系前列。在非传统反应与流体混合工程、计算化学与工程、超重力反应与分离技术、现代传质理论与分离技术、功能性先进材料的分子设计及制备过程控制、新型生物催化与生物分离技术、污染物控制技术与城市环境调控等领域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化学工程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国内的合作与交流,为开放式办学,培养创新人才,跟踪国际科研的前沿领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学院与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Qashington,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香港理工大学,日本福井大学等高校以及美国陶氏、德国巴斯夫、新加坡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国际跨国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与科研合作关系,多次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学院目前有攻读本科学位的留学生10余人,并有部分优秀的学生被选派到国外学习。通过国际间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人才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氛围。

现任领导

院长

陈建峰,1965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1992年在浙江大学获学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浙江大学博士后出站。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任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863”计划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化学部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ing》国际编委,《China PARTICUOLOGY》、《化工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功能材料》等刊物编委等。主要研究方向:(1)化工过程强化、(2)纳米材料技术、(3)超重力技术、(4)纳米药物工程。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曾获美国DOW化学研究员基金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高校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五一劳动模范和创新标兵称号等。出版著作2部、译著1部, 在AIChEJ、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Biomaterials、Nanotechnology、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EI收录100余篇),应邀在美、德、日、韩等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多次,申请国际发明专利 12项(已授权2项)、国家发明专利80项(已授权24项)。

书记

屈一新,1964年5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武汉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多年从事化工过程模拟与开发、分离工程等方面的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863子项目各一项,和973子项目两项;还以主要承担身份者承担863子项目一项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先后承担石化总公司、华北制药等单位项目50余项,如《干法腈纶生产中二甲基甲酰胺的回收》、《芳烃塔分离系统的设计》、《溶媒回收系统的开发》、《裂解液萃取脱气脱色及甲苯酸洗中试新技术开发》、《7-ADCA裂解技术的优化》、《聚酯中工艺废水治理及单元模拟》、《环己烷氧化反应研究及釜内构件设计》等。目前在国内石化、化纤、制药等领域工程项目中亲自设计和调试的塔器有200余座,塔器包括精馏塔、萃取塔、吸收塔等。先后获国家科学进步贰等奖一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壹等奖一项,另外其他省部级奖两项。已拥有个人专利两项,发明专利一项。在国外及国内核心期刊以上先后发表70余篇,出版教材一本。

院长寄语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祖国四个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工程学科和支撑学科。我院现设化学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和化学工程研究所,其中化学工程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我院也已跻身全国著名大学一流化工院(系)行列。

同学们,大学本科阶段是终身教育的基础教育阶段,而选择了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进行该教育阶段的你们,必将为自己的终身教育画上难忘的一笔。衷心希望化工与环工的同学们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勤奋学习,锻炼身体,愉快生活,为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高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工程学院,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着眼国内,面向国外,建构创新的机制;将以更加虚心的态度,借他山石,取长补短,夯实自己的基础;将以更加豁达的胸襟,见贤思齐,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化学工程学院,将以良好的学风,创新的理念,先进的教学实践环境,揽天下英才而育之。

专业设置

学院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和环境工程2个本科生专业,5个工学硕士点,4个工学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教育部化学工程与技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有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我院为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2001年,化学工程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5 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2006 年,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排名第5。2007 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成为首批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设有北京市高等学校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工程学科被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学院享受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化学工程学院已跻身全国著名大学一流化工院(系)行列。

课程建设

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在当前知识创新时代,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必须深入开展课程教学的改革。为此,我院大力加强课程建设的工作,三年来,建设了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的《化工原理》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建设了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的《现代化工技术选讲》、《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等一大批优秀的课程。

A. 《化工原理》课程已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化工原理是化工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以建成国内高校一流课程为目标,化工原理教研室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包括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丰富和更新,同时注重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相互促进。曾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北京化工大学教学成果奖多项。目前在研的国家级教改项目3项,北京市1项,校级4项,正在编写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等科研课题数十项,累计科研经费600余万元;为全国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发了实验装置,所开发的化工原理实验仿真软件被90多所高校使用。率先开发的化工原理多媒体素材库在教育部教改项目联合小组召开的、由30余所院校参加的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引起极大的关注。所培养的学生获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等奖项10项。本门课程特色可以概括为:1.探索出了一套培养非化工类专业学生掌握单元操作知识的有效方法

2.具有国内先进示范性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率先开发出化工原理多媒体素材库,教学效果和效率大幅度提高

4.建设“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化工原理》,适应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5. 探索出“循环式”教学模式,注重工程方法论2001年化工原理评为北京化工大学首批样板课,2002年列为北京化工大学名牌课建设项目。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2004年初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北京化工大学首届教学名师杨祖荣教授向全国各校推广化工原理的教学成果

B.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的课程建设 按照《面向21世纪<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关于“夯实基础,拓宽专业”的精神,在化工基础系列课程中设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这一门必修课,主要是为了改变目前国内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工艺知识的教育普遍薄弱的现状。《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是将工程与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系统优化的观点研究分析化工过程系统中的规律的一门课程。

在教学内容上:《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是近年来整合力度较大的一门教材。该教材充分参考了国内外教材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以典型的、现代的化学工艺过程作为研究对象、载体和实例,使学生学习并初步掌握有效地组织工艺流程,科学地确定系统的操作条件,以实现过程系统高效、平稳运行,达到所期望的技术、经济、环境和资源目标的方法,即系统工程的方法。同时从单纯突出系统工程方法论过渡到在介绍基本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强调注意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进行“案例”分析,突出实践性和综合性。

在教学内容上:《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是近年来整合力度较大的一门教材。该教材充分参考了国内外教材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以典型的、现代的化学工艺过程作为研究对象、载体和实例,使学生学习并初步掌握有效地组织工艺流程,科学地确定系统的操作条件,以实现过程系统高效、平稳运行,达到所期望的技术、经济、环境和资源目标的方法,即系统工程的方法。同时从单纯突出系统工程方法论过渡到在介绍基本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强调注意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进行“案例”分析,突出实践性和综合性。在考试方法上:通过独具特色的工程大作业(课程设计)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地、自主地获取知识,使学生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尽快掌握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的思想和方法,并将这种思想和方法重新应用于化工实际过程中,得到了同学和各院校同行的普遍好评。

在教学方法上:在教学方法上,还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和趣味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化学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向学生介绍化学工程的前沿知识。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多种渠道进行信息传播的优势,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加强信息的传播,强化教学基本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除多媒体教学外,我们还通过校园网建立了计算机远程辅助教学,开发了网上答疑系统,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学成果上:2002年出版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2003年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上发表2篇教改论文,《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修订)被列入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设计划,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2004年该课程的改革成果获北京化工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7月,在我校召开了包括天津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院校参加的《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2003年12月,在教育部组织的世行贷款国家级重点教改项目“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验收会上,《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的建设与改革得到了多位院士、专家的高度评价。2004年8月,受教育部委托,由天津大学主办、北京化工大学协办,召开了“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成果推广会,《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的教学成果向与会代表进行了介绍。

北京市精品课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教师集体备课

C. 《现代化工技术选讲》课程获得了国内同行的认可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化工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广泛调研,提出包括十几讲内容的“化工前沿技术知识教育”的教学方案。从2000年开始,每年有大约120到180位同学参加学习。该课程的特点为: 1.引导学生善思、敢想、有创见、有个性、不迷信、勇于探索;

2. 使学生对科技发展前沿和重大问题具有敏感的视角和准确的判断力;

3.扩大知识面,强化超前意识,使培养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经济竞争中具有良好的品格、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4.倡导刻苦钻研精神和锲而不舍的作风,使学生在未来社会的时间与科技竞争中不断充实自己和超越自己。

2. 使学生对科技发展前沿和重大问题具有敏感的视角和准确的判断力;

3.扩大知识面,强化超前意识,使培养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经济竞争中具有良好的品格、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4.倡导刻苦钻研精神和锲而不舍的作风,使学生在未来社会的时间与科技竞争中不断充实自己和超越自己。 以该课程教学改革为主所取得的成果发表在《中国大学教育》上。

教学实验中心

中水处理实践教学基地

生产实践是高等工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水平工科人才的重要实践阶段。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有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操作能力是否过硬关系到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但是,由于首都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的要求,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以及为了迎接2008 年奥运会的到来,许多化工企业纷纷外迁,这对以化工为主的工科人才教学实践实践造成了严重影响,形成实践成本上升和“无厂可习”的尴尬现状。建设校内学校教学实践基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

北京化工大学东校区中水站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新型水处理反应器技术和系列测控软件开发课题的基础上建设完成的。近两年来,化工教学实验中心又承担了基地的建设、教学与管理工作,以中水站处理工程为教学实践平台,涉及到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多学科领域,并融入学校老师的智慧与汗水,经过不断的努力,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软硬件条件日趋完善,现已接待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工作,我们坚持将先进的中水处理工程技术与水务人才培养相结合,对北京市节水工作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地立足于学校节水、教学、实践的实际,瞄准国内先进水平,以建设具有一定特色的、国内一流的交叉学科教学实践基地为目标。

1.教学实践内容

教学实践基地按照面向水处理类、非水处理类来定位,按教学和实践两条主线形成系统,包括普识教育、认识实践、生产实践、课程教学四个部分。普识教育在于通过学习,逐步了解循环经济理念和实践,认识并建立清洁生产工艺和环境科化工的整体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节水意识,提高他们的节水自觉性;认识实践即通过工艺及设备的学习,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生产实践即通过认识工艺、熟悉设备、分析检测、自动控制、互联网通讯等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深化认识;课程教学即把中水站所采用的各类学科技术与环境工程、生物工程、自动化等专业教学环节相结合,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结合中水处理过程中的各单元操作的实际,让学生了解流体流动、输送设备、传质、传热、沉降、吸附与解吸,生化反应器等在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中的作用;学生可在教学实践基地进行水处理工艺设计、设备设计、选型、调试、参数调节及优化训练;完成细菌培养、生物观察,使学生了解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巨大作用;氯取代的消毒技术,使学生了解膜分离原理、电化学原理、消毒机理及原子经济反应;自动化控制、模拟DCS 接口,实现互联网数字化通讯。教学实践基地真实反映企业的生产过程,让师生在试验、实训过程中,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实际操作有机结合,体验企业的实际氛围。将微观实景与宏观实景结合,学生可从中获得在大型工厂实践相同的效果,同样掌握现代大化工最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教学实践基地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试验项目、查阅资料、自主设计、自选器材,由指导老师给予指导,由基地提供环境及设备。教学实践基地尽可能为学生引进先进的工程理念、设计方法、试验器材,为大化工大环境试验注入新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尽早进入科学研究工作,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2.建设国内一流的节水教学实践基地的构想

2.1 构建面向各类专业的水处理类相关课程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投入力度的加大,各种水处理技术迅速发展。机械、材料、生物、化学分析、信息技术等专业也将水处理类课程作为主干课程纳入它们的培养计划中,因此,我校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着眼于21 世纪高等工科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构成面向水处理类、工科非水处理类的系列课程体系。

2.2 拓宽基础

环境工程设计化工、生物、材料技术。化工类课程面广,学生受益大。因此,针对我校特点,在化工系列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本着拓宽基础的原则,将《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微生物技术》等水处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纳入系列课程中。

2.3 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努力培养大学生在化工生产,水处理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中水站教学实践基地独立设置试验课程,编纂课程教材,自成体系,有利于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化工原理、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的能力。中水站教学实践基地成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基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较好的作用。

2.4 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既指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又包括要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要研究世界和未来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了保证大学生的竞争力,使他们不落后,不落伍,就必须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就接触比较新的科学研究设备,仪器,方法。

3.实现中水站教学实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改革为我校中水站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带来契机,已经取得了节水效益、社会效益,也已经为我校材料学院、理学院、化工学院本科生提供了实践场所。如何实现工科教学实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实现教学实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建设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梯度合理的教师队伍。积极引导和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科研工作,使青年教师均被安排在第一线,使他们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其次要加强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试验环境条件建设。试验操作是提高化工人才综合素质的必要和重要环节。因此,要尽最大努力引进先进的设备与仪器满足学生操作需求。我校东校区中水站教学实践基地以坚持学科建设为依托,与学校、学院的体制改革相结合,构成面向各专业的化工环境课程体系,发挥教学实践基地在北京市乃至全国的辐射示范作用,是推进中水站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举措。教学实践基点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7 年3 月该教学实践基地已经接待实习学生逾1000 余人。已有5 名研究生在此基地进行科研工作。但是,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还需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工作,加强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强化师资队伍,加快基地现代化,标准化建设,为把北京化工大学东校区中水站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校内教学实践基地而不懈努力。

化工仿真实习基地

1999 年开始,为解决学生实习困难的问题,如下厂实习日益困难,北京化工大学开始建设和建立了仿真实习基地,主要采用计算机多媒体和仿真技术以部分解决实习条件不足的问题。但随着国家对实践教学的日益重视,仅仅以替代下厂实习为初级目标的仿真实习,那种走马观花似的浏览学习方式,以及照猫画虎似的按固定步骤进行的仿真操作并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新时代教学目标。与此同时,由于工科学生毕业后就业专业不对口的越来越多,因此那种类似岗前培训的实习模式和内容不仅逐渐失去实际价值,同时也受到来自学生方面的排斥和敷衍。

学习典型的生产工艺,可以涉及较全面的专业内容,因此有利于总结纵揽并重新认识已学知识。同时通过亲身进行操作等实践还能从实践的角度了解到理论在实际过程中的具体应用,特别是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如果只在课堂上接触静态的理论,对动态过程以及理论的应用不能有很好的认识和体会,将会导致工程意识薄弱,将来学非所用,在今后的工作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困惑和障碍,而成为非工非理的“植物人”才。而我们的实习(工程实践)环节,就是要使同学们加深对于状态与过程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实习内容本身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最大的希望是同学们能从中得到启发从而开始建立起积极的工程意识和思考方法以适应今后的工程实践工作。

以上是我们给每次进行仿真实习的学生的一段告白,目的就是告诉每个学生,我们的仿真实践教学并不是要求学

生仅仅掌握某一工艺或设备的原理及其操作,而是要通过对典型工艺过程和设备的学习激发出工程意识。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我们于2003 年起将仿真实习基地软件进行了网络化改造,使实习内容可以不分时空地

让学生自由学习。网络化也打破了原来以机房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任何校园网和互联网能够辐射到的计算机上都可进

行实习,不仅专业内的学生可以学习,而且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选修,许多学生根据自己的安排在宿舍计算机上完

成了实习。

与此同时,我们还进行了跨校园的教学实验,成功地对河北科技大学开展了数百学生的远程仿真实习教学,因此,

我们的仿真实习内容和模式非常有利于推广和普及实施,例如支持大西北贫困或实践条件匮乏地区的工程实践教学。

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实现个性化教学,即每个学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及

时得到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以往的仿真实习教学由于实习人数多,时间较为集中,因此很难实现个性化的教学。

网络化在学习时间和场所方面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能,但往往由于实习学生规模庞大,通常为整个年级的专业

班,而教师往往只有一两人,特别是校园网的或跨校园的远程教学,由于非实时以及师生分离等因素,学生很难得到

很好的个性化支持和辅导。

为此,我们于2004 年开始对仿真实习教学系统进行智能化和信息化升级,智能化与信息化是基于对工程评价的研

究结果,这一工作通常依靠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课题完成,目的是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得到更多的个性化支持与

辅导。

在三年多达千人次的大规模教学教学实践中,智能化与信息化功能发挥了很好的教学保障作用,使我们的仿真实

践教学不仅可以大规模开展,而且实现了高质量和个性化。

化工专业实验室

为了适应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和教学为目的,并以充分重视使用技巧和测试技术的训练及现代实验技术、信息的传输和交叉为指导思想,化工专业教学实验室在学校“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资金和化工实验教学专项资金的支持下,自筹部分资金,本着既背靠化工生产实际又紧贴化学工程学科发展前沿的基本要求,1999年对化工专业实验室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与建设,经过几年努力,分专业基础型实验、专业技术型实验、专业研究型实验三个层面建设了十余种总计20多套典型的专业实验装置。在实验设计方面既保证了实验内容的前瞻性、实验操作的连贯性、参数测量与控制的便利性、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可靠性,又为学生动手参与实验留下了充分的余地,所有这一切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性思维能力奠定了基础,使化工专业实验室成为拓宽学生专业视野的窗口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验基地。目前已经建设成为培养化工类创新型人才的平台。

现在,化工专业实验室能开出十余种设计型、综合研究型实验,为配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每年完成180名本科生的专业实验教学任务,并为多名本科毕业生、硕士生、博士生提供科研条件。

为了满足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化工专业实验室将背靠化工生产实际,跟踪本学科发展前沿,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并将化学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化成新型的实验装置保持本专业教学的前瞻性,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一流的实践教学条件。

化工原理实验室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实验室始建于1960年,后经文革关闭直至1980年恢复重建,一切从头开始,至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本实验室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实验室,是化工原理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同时为学校化工原理课程顺利通过国家级“首批精品课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化工原理实验室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有高性能实验装置50余台/套,固定资产约300万元,专职人员7人。实验室承担着化工系、环境系、制药工程系、应化系等9个专业约1200名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等。实验用装置全部由我室人员自行开发研制,并于2004年7月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装置鉴定,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该系列实验装置性能处于:“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

为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室全体人员齐心协力,自1998年开始,在杨祖荣教授的领导下,对实验室进行了全面改造。开发、改造新型实验装置数十套,引入了计算机采集与控制系统及模拟DCS系统;增开化工原理实验仿真教学;研发了实验数据分析系统软件(正在完善中);在各实验室建立实验操作监控系统,为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室等。经我们一系列的改革,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对化工单元操作过程的认识,同时培养了计算机应用能力。

化工教学实验中心

化工教学实验中心成立于2002年,下设化工基础实验室、化工专业实验室、化工仿真实习基地、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四个机构。现有实验室面积约950平方米,专职教师12人,非固定编制教师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高工6人,讲师/工程师5人,其他人员2人。

化工教学实验中心拥有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仿真实习三个层面的、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每年接待全校10个专业约1500名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为培养21世纪创新型化工类人才贡献力量。

化工基础实验室

化工原理实验室创建于1959年,历经1979年重建,1998年改建,目前,实验室面积726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约250万元,290余台套,共13种类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室现有专职教师7人,教授1人、高工1人、工程师3人、初级职称1人、技工1人。

实验室现能开出流体阻力、离心泵性能、板框及动态过滤、传热膜系数测定、升膜及降膜蒸发、精馏、吸收、流化床干燥、膜蒸馏、参数(温度、压力与流量)标定和演示实验等16种类型的演示型、设计型和综合研究型实验,每年为全校10个专业近1200本科生开设化工原理实验课程,并为10名毕业生、3-5名硕士生、博士生提供科研条件。

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加强理论知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并以充分重视实验技巧和测试技术的训练、现代实验技术的传输和创新理念的培养为指导思想,实验室教师长期坚持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道路。1986年,首先开发了化工原理实验计算机仿真软件,为全国90余所院校采用,目前又开发出新版本软件,也已有60余所院校使用。

近年来,又将先进的计算机测控技术与实验装置相结合,开发出了一系列化工原理实验装置,并于2004 年7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本项目的研究、开发成功,开拓了化工原理实验(研究)装置向自动化、信息化、多功能方向发展的新领域,在国内同类装置中达到领先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为中科院理化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福州大学、东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内3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引进采用。

实验室全体人员在学校、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教研室教师的密切配合下,坚持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不断从内容、方法、实验装置开发研制和管理等方面深化教学改革。多年连续被评为北京化工大学红旗实验室,先后获得北京市实验室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实验室系统先进集体,于1989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并于1989、1993、1997、2001年连续四次获得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所开设的化工原理实验与理论课程相结合,于2003年获得国家首批“精品课程”。

目前,化工原理实验室已形成了一个团结奋斗的集体,我们将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完善技术与实验的管理,以实现实验室的开放与发展。

化工专业实验室

为了适应21世纪创新性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和教学为目的,并以充分重视实验技巧和测试技术的训练及现代实验技术、信息的传输和交叉为指导思想,化学工程学院化工专业教学实验室在学校“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资金和化工实验教学专项资金的支持下,自筹部分资金,本着既背靠化工生产实际又紧贴化学工程学科发展前沿的基本要求,1999年对化工专业实验室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与建设,经过几年努力,分专业基础型实验、专业技术型实验、专业研究型实验三个层面建设了14种总计23套典型的专业实验装置。在实验设计方面既保证了实验内容的前瞻性、实验操作的连贯性、参数测量与控制的便利性、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可靠性,又为学生动手参与实验留下了充分的余地,所有这一切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性思维能力奠定了基础,使化工专业实验室成为拓宽学生专业视野的窗口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验基地。目前已经建设成为培养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

目前,实验室面积16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00万元,50余台套,共14种实验设备。实验室现有专职教师3人,其中教授1人,讲师2人,非固定编制教师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

现在,化工专业实验室能开出14种设计型、综合研究型实验,为配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每年完成180名本科生的专业实验教学任务,并为6~8名毕业生、4~5名硕士生、博士生提供科研条件。现有实验装置目录如下:

(1)催化剂效率因子测定平台

(2)有机物选择性氧化实验装置

(3)有机物选择性催化加氢实验装置

(4)均相反应器内反应特性测定实验装置

(5)多种反应器内流体的返混效应测定实验装置

(6)反应精馏试验装置

(7)气固非均相催化反应行为研究实验装置

(8)搅拌釜内流体力学行为的测定装置

(9)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动力学测定装置

(10)精馏塔内流体力学行为的测定

(11)动态法测定流体的气液平衡关系

(12)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制备超纯水

(13)金属微滤膜分离试验装置

(14)变压吸附制氮气行为研究

为了满足21世纪传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化工专业实验室将背靠化工生产实际,跟踪本学科发展前沿,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并将化学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化成新型的实验装置,保持本专业实验教学的前瞻性,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一流的实践教学条件。

仿真实习基地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仿真实习基地于1999年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建立,其初衷是为解决学生下厂实习条件的不足而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模拟实习来代替或部分代替下厂实习。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不断提高,北京化工大学仿真实习基地的教学规模也迅速扩大,由原来的每届接待60名学生已发展到每届数百人,专业范围也从单一的化工专业扩展到化工、生化、环境、制药等专业,并将向其他专业扩展。

由于采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北京化工大学仿真实习基地已经从依赖于计算机房的集中授课模式发展成为以校园网和Internet为依托的虚拟仿真实习基地,教学成本大大下降,教学规模得以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也由于采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教学管理以及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而得到保障。

随着社会对工程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北京化工大学仿真实习基地正开始建立和发展具有独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现代工程实践教育学科,并为培养具有先进工程理念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努力。

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化工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挂靠化工专业实验室,聘请学院部分教授、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为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开辟一片能够将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舞台。三年来,为学生提供小型研究性课题30余项,吸引近百名优秀生参与研究工作。

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将不断努力,充分利用全院的优秀资源,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教学业绩

化学工程学院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无数,其中硕士毕业生616人,博士毕业生72人,博士后出站25人。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156人。化学工程学院各类专业择业面宽、一次就业率高,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师资力量

化学工程学院有一支学术造诣深,富有创新精神,敬业爱岗的师资队伍,其中既有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年长的学术带头人,又有年富力强的学术思想活跃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现有中科院双聘院士1 人,工程院双聘院士1 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 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 名、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 名,博士生导师38人,正副高级职称教师71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4%。设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 个。

教育科研

教学教改硕果累累,成绩显著。学院先后承担和参加国家级教改项目3项(合作),北京市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26项,研究生教改项目5项,各级教材建设项目11项;《化工原理》获首批国家精品课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和《化学反应工程》获北京市精品课程;现已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本,“十·五”规划教材2本,“十一·五”规划教材5本,北京市精品教材5本,研究生创新工程教材4本,以及各类精品教材建设项目12本;已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合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2项,霍英东教学奖2项。发表教改论文30多篇。

学院科研活动十分活跃,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应用基础研究、跟踪高新技术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等三个层次上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工作,四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262 项,其中“973” 项目课题、“863” 项目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40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51 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6105万元。发表学术论文800 余篇,其中SCI 收录400 余篇,EI 收录500 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 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 项,省部级三大奖和教学成果奖20 余项。近3年来,学院年均科研经费达4000多万元,人均科研经费居全国化工类院系前列。在非传统反应与流体混合工程、计算化学与工程、超重力反应与分离技术、现代传质理论与分离技术、功能性先进材料的分子设计及制备过程控制、新型生物催化与生物分离技术、污染物控制技术与城市环境调控等领域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学术交流

化学工程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国内的合作与交流,为开放式办学,培养创新人才,跟踪国际科研的前沿领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学院与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Qashington,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香港理工大学,日本福井大学等高校以及美国陶氏、德国巴斯夫、新加坡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国际跨国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与科研合作关系,多次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学院目前有攻读本科学位的留学生10余人,并有部分优秀的学生被选派到国外学习。通过国际间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人才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氛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7: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