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菜类灰霉病
释义

病害症状

大白菜和普通白菜灰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及花序。病部变淡褐色,稍软化,逐渐腐烂,潮湿时病部长出灰色霉状物,不堪食用。贮藏期宅要侵害菜帮,病部由外向内扩展,初呈水浸状稍软化椭圆形斑,后形成大块不整形斑,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霉,即病菌子实体。后病部逐渐腐败或波及邻株,干燥条件下,不长灰霉,易与软腐病混淆,但本病不臭,别于软腐病。

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菌核在土壤中,或以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随气流及露珠或农事操作进行传播蔓延。适温及高湿条件,特别是阴雨连绵或冷凉高湿,或贮藏窖内湿度大且通透性差,易诱致发病。

防治方法

(1)加强肥水管理,露地种植注意清沟排渍,勿浇水过度,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 (2)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收集病残物烧毁。 (3)发病初期喷洒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400~1500倍液、50%速克灵叮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灰霉清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4)窖温控制在0℃左右,防止湿度过高或高湿持续时间过长,以减少贮藏期发病。

病原描述

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 称灰葡萄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