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拔拔灯
释义

拔拔灯起源于明代,全国九大灯会之一,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年正月初九至十五独特的民俗活动“拔拔灯”,人们把数十灯笼拴在一条大的绳缆上,象征着当年行船拉纤的大绳,再现当年纤夫逆水行舟拉纤奋力拼搏的情景。英都自古为南安富庶之乡,素有“金英”之称。境内英溪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河驿渡,溪道“九曲十八弯”,水急滩险,来往航运只能用驳船运输,至逆水行舟时则需船夫拉纤,俗称“拔船”。后来,这种劳动被融合到了游灯闹春民俗活动之中,以祈盼河运平安,年丰丁旺。

“灯阵”从吃完午饭后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一条近百米长的粗大缆绳上悬挂数十乃至上百盏红灯笼,称为一阵。英都洪氏万余人,人手一灯,这万人万盏灯,汇成的长龙足有千米万米长。      

每个灯阵前方都有一青壮小伙,胸前缚一扁担,肩负大绳,作船夫拉纤状弓身拉动灯阵向前行进,状如拔船,“拔拔灯之说原来由此而来”。拔拔灯的组织者叫灯首,俗称“灯排头”,每年一任,由当年结婚的男青年报名参选,在庙中的神坛前掷杯决定。当上灯首是一种荣誉,享有在游灯时亲自参加抬仁福王的神轿巡游的资格。

拔拔灯有灯首(即组织者,俗称“灯排头”)4人,程序10项。

一、供天。农历正月初九“天公生”,给天公上供。

二、敬神。做完“天公生”,把供品挑到昭惠庙供仁福王诸神。

三、缚灯。准备“灯阵”,每阵用一条粗大的绳索,上挂灯笼。

四、会灯。傍晚,各灯阵到昭惠庙前会合。每阵各有附带表演项目在巡行中表演。

五、起驾。灯阵会齐后,仁福王起驾,队伍出动。

六、脱壳。队伍首先沿庙前名为“五斗”的田地环行3圈,称“脱蛇壳”。

七、谒祖。接着,灯阵向洪氏家庙挺进,绕庙巡游一环,大放鞭炮,表演各种游艺节目。

八、迎灯。谒祖后,灯阵返回本自然村,开始全境大巡游。游行队伍所到之处,各户都在门前燃烧篝火“迎灯”。

九、回銮。巡游全境后,留一灯阵为仁福王护驾回銮。

十、报灯。仁福王回銮入庙,决定下一年灯首,旧灯首当晚到新任灯首家报喜,放鞭炮祝贺。至此,一年一度的拔拔灯圆满结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