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公原之战
释义

进攻方:后周世宗柴荣

防御方:北汉主刘崇

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周太祖郭威去世,他的养子柴荣(后改称郭荣)继位称帝,史称周世宗。建都太原的北汉主刘崇闻讯,十分高兴,他认为周有丧事,天子新立,无力征战,正是兴兵灭周的好时机。他遣使与契丹通好,自称“侄皇帝”,乞求契丹派兵合攻后周。

二月,契丹派大将杨衮带领骑兵万余及步兵五六万人,号称十万,到达晋阳(今太原),北汉主以张元徽为先锋,领兵三万,联合进逼潞州(今长治),后周潞州节度使李筠穆令以两千步骑抵御联军,在太平驿(今襄垣西北)被打败。联军乘胜包围潞州。联军除留少量部队围困潞州外,大部队长驱南下,企图一举灭亡后周。

周世宗教得到入犯警报,决定亲征抵抗,亲率周军北上太行,迎击契丹北汉联军。三月十日,周军从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出发,周世宗令李重进、白重赞为左翼,樊爱能、何徽为右翼,向训、史超领精骑居中,与联军对峙,张永德领禁兵紧随世宗。而联军的部局是:北汉末刘崇居中军,将台设渠头村;大将张元徽领左军,将台居东,在高都镇东岭村;契丹杨衮领右军,将台居西,在巴公镇宫庄村。阵容严整,摆出决战的架势。

面对气势汹汹的入侵之敌,后周军队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在晋城境内建立了保证军需供给的府库和后勤管理机构——管理院,分别位于今府城村和管院村。

一切准备停当后,周世宗率军进入晋城,受到将士们的热烈欢迎,以至他乘坐的车辇被围住,许多士兵要一睹皇帝风采,他便从车辇走下,和士兵见面,尔后上车,因而这会见之地后来被封称为下辇村、上辇村。三月十八日,周世宗在临泽村(纪念皇帝临泽州之意)检阅了自己的军队,讲了许多鼓舞士气的话,便率军北上,经上村、大车渠,与北汉契丹联军在巴公原相遇。三月十九日,双方发生激战。

战争开始时,后周旗开得胜,北汉兵受挫。但后周后续部队未以,以少击多,处于劣势。北汉主刘崇见周兵不多,骄矜轻敌。契丹杨衮观望周军阵势后对刘崇说: “强敌也,未可轻动。”刘崇不以为然,愤愤然说:“时不可失,请公勿言!”杨大怒而去年。刘崇命张元徽进攻后周右军,交战未几,周右军指挥樊爱能、何徽便败下阵来,仓皇逃跑,阵脚大乱,千余兵座降汉。周世宗见情势危急,领亲兵冒箭石督战。宿卫将赵匡胤见此情景,站出来振臂高呼:“主上面临险境,我等当拼死一战!”又让禁兵将领张永德率弓箭手抢占左边高地。二人各率精兵两千,左右夹击,以死拼杀,顿挫敌锋,加上周世宗亲临督战,士气大振,人人奋勇争先,局面很快转危为安。周世宗领兵冲进刘崇营帐,刘崇急令张元徽策马迎敌,突然马倒,后周兵涌上将其斩杀。北汉兵见主将阵亡,阵脚大乱。刘崇舞旗收兵,也阻止不住,大败。契丹杨衮怒刘崇不听劝告按兵不动,全军而还。而刘崇狼狈逃窜,次年,忧病而死。

巴公原大捷后,稍作休整,后周军队在新龙山设宴庆功,将山脚下村命名为下元庆,并根据地势方位将周围三村分别称为上元庆、东元庆、西元庆。

周世宗为了总结治军经验,在巴公附近的西涧村讲治军有“四义”(爱护百姓讲礼义;扶危济贫重道义;军民互助讲仁义;一言九鼎重信义。)的道理,后人将此村改称四义村,因其分东西村,便分称东四义、西四义。

北汉军大败逃窜,后周军队乘胜追击,一直杀过高平城才鸣金收军。三月二十一日,后周军队进入潞州,休整军队,斩败将樊爱能、何徽等七十余人,军威大振,以赵匡胤为殿前都虞候,士兵有升为军主、厢主者。

巴公原之战是历史上的有名战役。此后,周世宗选贤任能,南征北战,扫平割据,为以后北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