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第四十三中学 |
释义 |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创建于1947年6月19日,前身系北京私立惜阴中学。初建时校址在和平门外西琉璃厂八角琉璃井3号,占地6.25亩。创办人王耀庭为惜阴中学第一任校长,由当时的社会名流和军政要员,医学科学专家组成了校董事会,确立了“救济失学青年,普及中等教育”的办学宗旨。 学校信息学校类别:中等教育机构 所在区县:西城区 学校性质:初级中学 教育级别:初级中学 学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孙公园37号 学校性质:国有公办 历史沿革1949年1月31日北平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惜阴中学,成立了新一届董事会,推举张长序为第二任惜阴中学校长。 1952年9月23日,北京市政府将惜阴中学收编为国有市立中学,并颁名为“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当时的彭真市长亲自任命张长序为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校长,张世龄为教导主任。 当年的四十三中学虽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办学条件仍很艰苦,三幢平房教室,一座二层小楼,楼上是办公室,楼下是教室,中间是一块小操场。然而在党的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奋斗,白手起家,同心同德,共建家园,学校得到了飞快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飞速提高, 1956年7月初三年级8个班340名学生参加全市统考数学平均成绩92.6分,名列全市第一,为此四十三中学数学教研组受到全市的通报嘉奖。杨开英(杨开慧烈士之堂妹)为我校教导主任。 由于四十三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市政府“五四”决定,即:《提高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决定》,不但教育教学质量突飞猛进,而且勤工俭学等社会公益活动也如火如荼,为此《人民日报》曾发表题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白手起家”的专题报道。 1959年首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位居全市第14位,100%通过一级劳卫制。 1960年四十三中学被评为“北京市红旗单位”,万德琦老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校长张世龄应邀参加了国庆招待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北京日报》以“教育跃进之花——北京四十三中在成长”为题对四十三中学的办学成绩进行了专题报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广大教师继承和发扬了四十三中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工作不断进取,1978年被确定为北京市田径、篮球传统校。 从1979年开始,学校首先抓初中工作,健全教学过程管理,稳定提高质量,从1982年至今,初中中考成绩始终保持了同类学校先进水平,不少学科成绩超过了一些市、区重点学校。1983年校长梁心彝在北京市校长会上介绍“我们是怎样抓好初中工作的”,并刊登在当年的《北京教育杂志》上;1984年我校代表北京市唯一一所普通中学参加全国普教工作会议。1988年英语中考成绩全区第一,俄语全市第一。在初中稳步发展的同时,1985年开始高考成绩一直稳定在宣武区前几名,超过一些区重点学校,升学率稳定在90%以上。 1987年被确定为全国德育大纲试点校,同年学校红十字会被评为全国优秀红十字会,94年被评为北京市红十字会标兵校。 90年代,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项工作均走在各校前列;《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北京教育电台》《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先后报道学校德育特色、为贫困山区失学儿童、内蒙希望工程捐款、献爱心、拾金不昧、主题教育等活动;91年市教育局授予我校“北京市‘四校’教育标兵校。93年3.4.北京日报《雷锋精神永驻四十三中》为题,报道我校学雷锋活动;我校被评为宣武区学雷锋先进集体。 1994年4.7.北京电视台采访杨福来校长,并在《七色光》栏目中播放学校办学思想《坚持“四全”原则,全面贯彻方针,争创一流水平,办出普校特色》。 学校1998年被命名为“北京市艺术传统校”,学校在初中开设了声乐、管乐和艺术特长班,为学校的艺术特长培养奠定了基础,并结出了丰硕成果。 2001年4月被市区政府外事办确定为“北京市重点对外参观单位”。 近年来,四十三中的教育、教学质量正在稳步提高,良好的校风校貌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2002年被宣武区政府定为“宣武区优质资源校”。 最近三年来,学校获市、区“精神文明”单位等十三项荣誉称号。多年来中、高考成绩始终保持宣武区前列。虽然近几年小学升初中实施电脑派位,生源质量没有任何优势,但我们的中考成绩始终保持在普通校第一的水平,且有两届中考状元、一届探花从这所普通校走出。高考成绩也是令人自豪的,上线率和平均分一直名列全区前茅,有些学科更是超过许多传统市区重点学校。 发展现状办学规模2003年7月,教育资源调整,北京市梁家园中学合入四十三中学。合并后的四十三中学坐落在宣武区古文化街琉璃厂附近,分南北两址,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一座实验楼,三座教学楼,一座办公楼,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一个塑胶操场,一个沥青操场。 学校共有2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约800人,教职工168人。 目前学校教学设备已经日臻完善,闭路电视、校园网、宽带进入每一个教室,且教室内都装备了多媒体投影教学设备。学校有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专用教室,学生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电视演播室,多功能厅,教师电子备课室、数字实验室、通用技术专业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师资队伍现任校长陈利华,书记杨洸;现有校级干部4人,中层干部6人。目前学校设有德育处、教学处、总务处、办公室三处一室,是教研组、年级组双轨制‘建制’,设有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体育、艺术、技术八个教研组,初一至高三6个年级组。 四十三中学拥有一支勤奋敬业、业务精良、梯度合理的教师队伍,严谨的校风建设、稳定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得四十三中虽为普通校却跻身于北京市百所名校的行列。目前学校的市、区、校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多人、多次在全国、北京市、宣武区教学评优课、教学基本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七个教研组先后被评为市、区优秀教研组;有20位教师曾荣获“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称号,其中一人获特等奖。 德育工作近年来学校一直在研究探索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市区班主任基本功大练兵、主题班队会(年级会)的实践考核、德育科研引领等形式有步骤推进着对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培训。“志愿奥运、服务奥运”的三年成为我们将奥运文明礼仪系列教育与学校养成教育优良传统结合,从而彰显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的新亮点。出色完成建国六十周年庆典背景表演任务再次成为历练、打造学校强劲的德育队伍,进一步继承发扬德育优良传统的重大验证。 办学效益稳定优良的教学质量使得四十三中拥有较高的办学效益,长期以来,学校中高考成绩一直稳居区同类校前列,我们曾两度培养出宣武区的中考状元和一届探花。近三年来考上市区重点高中率约35%,高考本科率约60%,上线率95%。四十三中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良好的校风,受到全区的肯定,得到社会的认可。 学校坚持务本求实、研以致用的原则,明确了校本科研不能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要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的主旨。针对现在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和厌学现象较普遍,学校引入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学习型社会中友善用脑研究和实验》,在初中进行试验研究,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有了显著变化,通过三年的试验研究,教学质量有令人信服的提高。中央教育电视台也报导了我校友善用脑课题的实验效果。 为了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学校引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高中女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及解决措施》等市区级课题。目前,各课题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且均取得一定成果。《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整体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获宣武区“十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并收录《北京市宣武区“十五”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集》一书。 办学特色四十三中是北京市艺术特色学校,学校在初中开设了声乐、管乐和艺术特长班,为学校的艺术特长培养奠定了基础;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校园活跃着一支管乐团和我区唯一的“男子汉合唱团”,《中国军魂》、《红旗飘飘》等十余首曲目,曾参加新年音乐会和学生艺术团专场演出,在全面发展的今天,学校每年都有自己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美育奇葩正绚丽绽放。学校师生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对内凝聚人心、人气的载体、对外彰显学校的特色业绩的重要窗口。 多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四十三中严格而又富有人情化的教育教学管理,科学而又严谨教风与学风,并形成了四十三中人“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勤奋睿智、不懈追求的拼搏精神;敬业爱岗、竭诚爱生的奉献精神;严谨治学、务本求实的钻研精神”的“四种精神”。 这是四十三中人思想的基础,是四十三中立校之本。 近年学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实验学校、中国和谐校园-信息化校园、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北京市共青团达标创优竞赛五四红旗团委、《友善用脑》课题研究优秀实验校、首都先进少年军校、北京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北京市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北京市优秀教职工之家、先进党支部等近三十多项荣誉称号;学校坚持两全的教学指导思想,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教育、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创设了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走上了严谨治学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 区政府已规划三年内在现校址上重建一所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具有现代化教学设备,功能齐全的新四十三中学。 学校荣誉从 1979 年—— 2003 年学校获得“全国红十字先进集体”、“全国少年队报金奖学校” 等国家奖四项。 获得“五讲四美北京市文明单位”、“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红旗团委” 等市级奖 20 项。 获得“宣武区文明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宣武区行为规范达标校”、“宣武区先进党支部” 等区级奖 91 项。 2004 年被中国教育协会,中国教育报命名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同年被授予“宣武区文明单位”“宣武区教育系统食品卫生安全先进单位”; 2004 年、 2005 年学校共青团委两次被授予“宣武区五四红旗团委”学校教工团支部两次被授予“宣武区五四红旗团支部”。 2005 年被评为“宣武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同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 发展规划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发展规划(讨论稿) 一、基本情况分析 1.自然情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有教职工211人,专任教师148人,其中高级教师38人,一级教师69人,初级教师50人;有48个教学班,学生总数近2000人。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办学条件有了明显地改善,有教学楼三座,教学实验楼一座,办公楼一座,装备多媒体教室三个,语音教室两个,学生机房两个,电子阅览室一个,配套较为齐全的理、化、生实验室各三个,校史展览室一个,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劳技教室和心理咨询教室各两个,以及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现有图书约5.1万册。 近年来学校曾获得市、区:“市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市先进党支部”,“市红旗团委”,少年军校和营养餐市级先进单位等;二十二项荣获称号。 学校现任校级干部5人,平均年龄44.8岁,中层干部8人平均年龄47.8岁。设有政教处、教学处、总务处和校长办公室三处一室。目前学校是教研组、年级组双轨建制,设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化、史地政、体音美、电教8个教研组,14位教研组长,从初一到高三有七位年级组长。 2.办学的优势与不足 办学优势: (1)五十六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与文化底蕴 a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四种精神”,特别是“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是四十三中人团结拼搏的不竭动力; b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集体主义精神与集体凝聚力; c四十三中的辉煌历史与突出业绩鼓舞四十三中人为申办“示范高中校”而不懈努力; d多年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与良好校风以及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2)有一支年龄梯度合理,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团结敬业,廉洁勤政,能于吃苦,敢于负责,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队伍。 (3)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勇于探索,乐于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骨干教师队伍。 (4)有一支年富力强,甘于奉献,并且有一定教育经验的班主任队伍和年级组长队伍。 (5)青年教师观念较新,上进心强。相当一部分同志有一定的潜质,可塑性强。 (6)近年来,教育教学设施有了较大改善,能基本上满足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电力增容、电子阅览室、机房、局域网、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以及专业教室的装备)。 (7)多年来稳定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较强的办学基础。 存在的不足: (1)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有待挖掘、提高,教科研没有形成气候。 (2)教师的综合指导能力有待提高,从学科单一到综合指导需加强学习与培训,特别是面对新课程,尤显力不从心。 (3)教育教学尚不能形成四十三中的特色,办学特色需着力挖掘与培养,这是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4)教学观念相对陈旧、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教学手段仍显落后,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仍是滞碍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 (5)学校场地小,校舍紧张,也是滞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以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办学思路与管理理念 1.办学思想: 树立“人本位”的理念,为人的素质全面提升服务,关爱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学习期间都得到全面发展;关心每一位教师,使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都获得成功;尊重每一位家长,使他们对学校工作都能够满意。 2.学校定位: 四十三中已是我区一所“优质资源”校,既要承担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的任务,又要承担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毕业生的任务。教育教学质量都要跻身我区重点校和高中示范校行列,努力申办“市级高中示范校”。 3.管理理念: 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控制”,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服务,管理方略应有利于将办学思想转化为办学行为。 实施“制度与情感二维动态管理”的模式。制度管理是依法治理,他起到定向的作用,是一种行为法规;情感管理是以德治理,他是一种氛围,起到自觉约束的作用。所谓“动态”是指管理活动中,两个维度的权重,因时而异,因势而异,因人而异。情感与制度共同营造四十三中人的四种精神,即:进取精神、拼搏精神、钻研精神、奉献精神;共同培育四十三中人的四种意识,即:创新意识、忧患意识、创一流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三、五年发展目标: 1.三支队伍建设: (1)五年内建成一支年龄梯度合理,精通业务,管理能力强,教育观念新,廉洁勤政,团结协作,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队伍。 一年内形成崇尚师德,廉洁勤政,团结协作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两年内具备精通业务,善于管理,能于协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能力; 五年内建成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高素质、高威望的干部队伍。 (2)五年内建成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前卫,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学生满意的教师队伍。 五年以内全校1/5教师跻身区级“1—4—1工程”骨干教师行列,1/10的教师成长为区学科带头人行列或学科把关教师;力争培养出市、区的“名教师”。 (3)建成一支敬业爱岗,服务意识强,一专多能,办事高效,师生满意的员工队伍。 2.形成一套适应办学思想的管理模式,建设顺应学校发展的管理体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使管理更趋于科学化、人文化,真正实现管理的控制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功能。 3. 建设与现代化教育配套的教学设施。五年内数字化、多媒体设备进入教室,初步实现网络教学与远程教学的能力,同时逐步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 4.抓住我区教育资源调整的契机,力争区政府和教委的支持,建成标准运动场和高标准的专业教室,从根本上解决我校办学条件。 5.创设科研的氛围,搭设教科研的平台,以教科研为依托,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成立教科室,建立奖励机制,两年内使参与校区课题的教师人数达到1/3,五年内承担国家级课题,使参与教科研人数达到3/4以上。 四、实现目标的措施: 1.队伍建设 (1)加大青年干部的培养力度,在工作实践中,着力发现—培养—锻炼—使用年轻干部,五年内将干部平均年龄降至45岁以下,“发现”要摒弃求全责备,“锻炼”要用其长,容其短,“使用”要扬其长,避其短。 (2)加大考核力度,引进选拔机制,根据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两年内实现干部的岗位考核与竟聘上岗。 (3)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开展干部的校本培训,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管理经验,努力提高管理能力,特别是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廉洁奉公的教育,做到警钟长鸣,为此要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努力建成干部队伍的坚持原则、 团结协作、廉洁勤政、不断创新的良好风气与工作氛围。 (4)以课程改革为载体,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教师在观念的更新、方法的创新、成果的出新的同时提升自我,充分抓住我校作为新课程实施试点校的机会,出经验,出成果,出人才,出名师。 (5)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在广大教职工中开展弘扬崇尚师德的教育,坚持每年三月五日的“师德标兵表彰会”。在评优、晋级、评先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的原则。 (6)落实每两年一届的德育研讨会和教学研讨会,根据形势的需要与学校实际确定中心议题。组织优秀论文的评选,加强研讨,使每一次研讨会都做到有目标、有准备、有成果,有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7)加大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力度,两年内完善评价方案,(另作为一个校本科研的课题)确定评价程序,使评价与评优、晋级、评先、奖励工资挂钩,引进用人的竞争机制,激活用人管理体制,逐步实施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 (8)着力抓好“英才工程”,努力落实“一年入门,三年过关,五年成骨干,十年出成果”的培养目标,通过校本培训、考察参观、专家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促成目标的落实。 2.转变管理理念,改革管理体制,强化激励机制,完善制度建设。 (1)不断完善岗位职责与规章制定,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的需要,同时也体现我们对管理理念的理解。 (2)实施层级管理,明确责任目标,实行责任追究,以期树立责任意识,发挥各个层面的积极性,使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得以落实。 (3)全面深刻地理解“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体现管理是一种服务,一种文化,。 (4)强化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不但要注重物质激励,即有明确的奖励条例,关心职工的福利待遇;同时注重精神激励,重视目标激励,个人成长目标与学校总体目标的一致性,它不但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凝聚的载体,信任的激励,他体现对人的尊重与诚恳,用其长避其短,重其能容其过;肯定激励,树立我们队伍自己的榜样,对教职工的每一点进步都能发现并加以肯定,使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同志得到应有的尊重。 (5)建立“校长开放日”制度,接待社会、家长教职工的来访,广泛听取对学校工作的意见。 4.教学管理突出实事求是、严谨务实。 (1)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明确教学质量的基本目标(普通校第一)和较高目标(重点校水平)。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评价指标,拓宽评价渠道,坚持“评教评学”的定性与定量的两个渠道,问卷与座谈的两种形式,并尽可能地征求家长的意见。 (3)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管理原则,摒弃事倍功半、形式主义的框框,各项管理目标分层次要求,不搞一刀切,重视过程,重视提高,做到两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发展。 (4)坚持以必修课为主的原则,努力使必修课体现“研究性”原则,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完成必修课的基本任务,即:提高基本觉悟,掌握基础知识,发展基本能力,促进身心健康,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健体。 (5)全面考核教师工作的五项指标 a常规:教学常规完成情况,即教师的尽职状况。 b提高:任教班级在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以及年级排位在中考、高考、毕业会考、市区统考的提高幅度。 c负担:学生的负担状况。 d反映:评教评学的学生评价,家长反映。 e成果:教学改革成果,教科研成果,指导学生特长发展的成果。 4.德育管理注重实效性,突出针对性,力争前瞻性,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使其内心深处发生变化。 (1)德育工作要“低进入,高标准,严要求”,克服好高骛远、程式化、模式化的做法,从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做起,从爱自己,爱父母,做起,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加强德育科研队伍的建设,指导实施德育科研,通过专家讲座,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德育科研的自觉性,主动性,五年内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出教育经验,出教育精英,出教育成果。 (3)树立创新意识,摒弃墨守成规,提倡创造性地工作,提倡借鉴外来经验,反对机械模仿。 (4)建立学生教育档案,跟踪学生的教育效果,从“学困生”开始,逐渐积累教育经验。提倡班主任写教育札记,积累教育案例,为教育科研提供鲜活的素材。 (5)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健康课要增加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前者面对整体教育,体现普遍规律,后者面对个别指导,体现特殊疏导,两个渠道有机结合。 5.严格财务制度,强化财产管理,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1)认真、严格落实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确保有限资金的有效使用。 (2)建立自查、年审制度,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在校内。 (3)努力增收节支,反对铺张浪费,节水、节电,节约开支。 (4)挖掘一切潜力,开辟多种渠道,争取市区财政部门和市区教委的支持,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办学环境。 6.安全是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基本保证 (1)主要领导亲自抓,层级管理,分兵把守,群防群治,增强责任意识,层层签定责任书。 (2)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负总责,保卫干部负主要责任,处室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负具体责任,谁的问题谁负直接责任。 (3)建立监察、排查制度,建立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以防止或减少直接损失。 地理位置地址:梁家园胡同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