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
释义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筹建于2006年初,2010年1月正式成立。她是国内第一所专门从事歌剧研究、创作和表演的高等教学科研机构。北京大学在这里将建立独立、完整、系统的“歌剧学”学科和歌剧教学科研体系。2012年,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在全国首家招收歌剧表演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中文名: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

外文名:Peking University Opera Research Institute

简称:北大歌剧院

校训:融汇中西,兼容并包,道技合一,全面发展

创办时间:2006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艺术

主管部门:教育部

学校属性:211工程,985工程

现任校长: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金曼

知名校友:金曼、傅海静、孙秀苇、刘嵩虎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

硕士点:1个

基本概况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筹建于2006年初,成立于2010年4月9日。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是北京大学成立的国内第一所以歌剧研究、歌剧表演、歌剧创作为专业的教研机构,并将第一次建立系统、独立、完整的歌剧学学科,将设置歌剧理论、歌剧表演、歌剧和音乐剧创作、导演、舞台美术与技术、歌剧制作与管理等专业方向,以培养优秀的、高层次的歌剧人才为宗旨。

科研队伍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聚集了国内本学科最强大的师资力量。目前拥有4名教授、1名副教授和5位教学艺术家,他们在国内外顶级教研机构和演出机构积累了极为丰富、至为宝贵的实际经验和实地经验(包括在国外权威教研机构“现场”从事理论研究),均有二十年以上的国内国际任职经历,为本学科的中国最高教学水平提供了绝对可靠的保证。

研究院将成为国内第一所专门从事歌剧研究、创作和表演的高等教育科研机构,也是首次建立独立、完整、系统的歌剧学学科。

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将设歌剧理论、歌剧表演、歌剧和音乐剧创作、导演、舞台美术与技术、歌剧制作与管理等专业方向,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主,招收歌剧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同时开展非学历教育,为社会培养歌剧艺术方面的师资和创作、表演、导演、舞美、艺术管理等人员。

北大歌剧研究院的成立继承和发展了北大的美育传统,是北大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次重要探索,将对北大人文艺术精神的彰显和对外交流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成立意义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代表学校致辞。他指出,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成立是北京大学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次重要探索,将对北大人文艺术精神的彰显、北大的对外交流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他说,北京大学的美育传统非常发达,能欣赏美、研究美、创造美是北大人的一大特质,老校长蔡元培先生非常重视通过艺术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对社会和文化进步起到推动作用。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成立是对北大美育传统的接续和继承,在北京大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歌剧等高雅艺术的繁荣发展也意义匪浅。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廖文科在成立仪式上高度评价了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建立。他说,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歌剧研究院的建立是北京大学有特色、高水平办学的重要举措,是北京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发展模式上的一次重要的探索创新,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艺术教育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中央歌剧舞剧院院长余峰、悉尼歌剧院首席执行官艾德里安·科莱特分别在庆典上致辞,对北大歌剧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希望北大歌剧研究院能肩负起历史使命,繁荣中国的艺术文化。

教育理念

“融汇中西,兼容并包,道技合一,全面发展”。即:教育者要具有沟通中西、兼容并包的胸襟和思维;受教育者要具有学贯中西、兼容并包的追求。强化美感教育和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具有高尚人格和正确人生观、艺术观并具有实践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承担起通过艺术创作服务于全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使命。

教学模式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将采用科学、创新的教学模式,把日常教学和创作、表演等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提升歌剧艺术需要的各项技能。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为了提供最优秀的教学质量,聘请了国内外歌剧舞台上最著名的艺术家担任专职和兼职教师,中国著名词作家、剧作家乔羽为歌剧研究院的名誉院长,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被聘为歌剧研究院的外籍名誉院长,一些享誉海内外的音乐家、艺术家如傅海静、吕嘉、居其宏、戴玉强、魏松、王祖皆、莫华伦、刘克清、孙秀苇、祝爱兰、刘珊、莫凡、李维康等,都成为歌剧研究院的专职或兼职教师。高水平的师资和优质的教育模式都将促进学生尽快成长为杰出的歌剧人才。

教学剧目

《原野》

作者:万方 词 金湘 曲

《伤逝》

作者:王泉、韩伟 词 施光南 曲

《钱学森》

作者:曹勇、王晓岭 词 唐建平 曲

《宋庆龄》

作者:曹勇、杨启舫 词 程大兆 曲

《浮士德》 Faust

作者:Gounod

《卡门》 Carmen

作者:Bizet

《波西米亚人》 La Boheme

作者:Puccini

《拉美莫尔的露琪亚》Lucia di Lammermoor

作者:Donizetti

《弄臣》 Rigoletto

作者:Verdi

《阿依达》 Aida

作者:Verdi

《茶花女》 La Traviata

作者:Verdi

《女人心》 Cosi Fan tutte

作者:Mozart

《唐璜》 Don Giovanni

作者:Mozart

院长介绍

院长

金曼

 朝鲜族,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歌剧研究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童年时期,金曼就在陪爷爷下地干活时对着山林和流水唱歌。从《春蚕到死丝不断》到《红梅赞》,再到《绣红旗》,一唱就是好几个小时。

1977年,金曼凭借着一副好嗓子考上了黑龙江省艺术学校。1981年,金曼被空政歌舞团录取了。1984年,空政歌舞团排演现代歌剧《江姐》,金曼被选为女主角。当时留给她们排练的时间只有22天,可金曼一点歌剧表演经验都没有,甚至连台步都不会走。经过艰苦的努力,金曼成功地将一个崭新的江姐带给了观众。并且还因为江姐一角于1992年获得了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继《江姐》成功之后,金曼将《杜鹃山》、《沙家浜》、《白毛女》和《刘胡兰》等中国现代歌剧、舞剧、京剧中的经典唱段以交响乐的方式进行重新组合,创作出大型交响诗颂《太阳出来了》。此外,她还创造了歌剧化现代京剧《东方的咏叹》,用歌剧和交响乐的形式来演绎现代京剧。

2009年5月她将歌剧《青春之歌》搬上了北京大学百年讲堂的舞台,受到北大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2010年3月4日她被聘为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院长。

名誉院长

乔羽

乔羽(1927.11.16—) 山东济宁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幼时家庭生活拮据,靠哥哥做店员维持生活。高中期间,当过小学教员。1946年初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学习,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和小说,还写过秧歌剧。1948年毕业于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1948年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调入华大三部创作室,开始专业创作。 创作以歌词和剧本为主。《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爱我中华》一经谱曲,广为传唱。1956年与时佑平合作创作电影文学剧本《红色少年行》,(即电影《红孩子》),描写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一群儿童成长为革命少年的故事。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60年署上自己名字不署真作者名字的将1959年广西柳州彩调剧团原创的彩调剧《刘三姐》弄出电影剧本《刘三姐》,柳州彩调剧以反映反压迫敢于阶级斗争为主线将一个隐约的传说创作为歌颂美丽智慧勇敢的民间歌手刘三姐,带有浓郁的地方民族色彩。1964年还参加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诗词部分的写作。粉碎四人帮后,与树园等合作创作了话剧《杨开慧》并继续创作了歌词,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是中国音乐创作界不折不扣的词坛泰斗。历任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歌剧舞剧院专业创作干部,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院长,一级编剧。全国第八届政协委员。著有歌词集《小船儿轻轻》,歌词《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祖国颂》、《牡丹之歌》、《难忘今宵》、《思念》、《说聊斋》等。上列歌曲均获全国大奖。

多明戈

普拉西多.多明戈:PlacidoDomingo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

1941年出生,著名的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生于马德里,父母均是西班牙民族歌剧演员,九岁时全家迁居墨西哥。席德音乐学院毕业。

他的演唱嗓音丰满华丽,坚强有力,胜任从抒情到戏剧型的各类男高音角色。他塑造的奥赛罗、拉达美斯等形象,气概不凡,富于强烈的戏剧性和悲剧色彩。他还演唱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小歌,又是位颇得好评的钢琴家和指挥家。在2008年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与世界著名男高音多明戈合唱闭幕式主题曲《燃烧的火焰》。

2010年4月他被聘为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名誉院长。

剧院建设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址位于北京大学校园内,将西临未名湖畔,东临中关村北大街,北临圆明园。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大楼由教学楼和歌剧院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065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地上)。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将建立成为国内唯一的一家专供歌剧研究、教学、演出的实验性歌剧院。

歌剧院拥有完美的声响结构和完善的舞台功能,是进行歌剧研究、教学、实践和展示、检测歌剧成果的场地,是国内上演歌剧和欣赏歌剧的最佳场所,也将是世界各国首脑和嘉宾来北京大学参观垂访之处,还将是首都北京独特的、象征歌剧艺术至高无上的标志性建筑。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及附属歌剧院计划于2012年底竣工并交付使用。

发展目标

面向未来全球艺术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充分依靠北京大学雄厚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资源,以先进的管理模式,完成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既定建院目标,即“一个中心三个基地”,为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培养出一流的艺术家,创作出一流的歌剧,并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歌剧研究院办成世界知名的艺术学院。

研究院的发展分两步走:

第一步,用五年时间将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歌剧艺术学院。具体指标是:与10所以上国际著名大学建立制度性校际交流,互换学生数量将保持在15-20%左右,以使学校教学拥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大文化观念,在国际艺术教育领域占一席之地;聘请世界一流歌剧大师、音乐大师、舞美与技术大师授课和举行歌剧、音乐会观摩,以近距离感受艺术大师风范,聆听大师的教诲,缩短与世界一流艺术家的差距;培养优秀艺术家走上国内国际歌剧、音乐舞台,展示他们精湛的艺术才华;创作出一定数量的歌剧作品,被国内外的艺术团体上演;开办乐队专业。

第二步:用10年时间,将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歌剧艺术院校。具体指标是:培养出的艺术家、教育家、剧作家、乐评家、剧评家在国内外艺术领域,尤其是歌剧艺术领域崭露头角;创作并上演15部以上数量的歌剧、音乐剧作品,其中至少3部剧作要能够成为精品,进入经典序列,为推动中国歌剧流派的形成和中国歌剧学派的建立创造必需条件;通过研究、教学、实践和交流,把中国的歌剧事业推向一个新高峰。

课程开设

目前,歌剧研究院在北大开设了公选课——歌剧表演艺术。这个 课程将以讲座的形式展开。

2011年3月2日晚,当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戴玉强出现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公选课的课堂时,现场300来个座位已是座无虚席,就连后排的走道也有数名学生凝神伫立,掌声、欢呼声掀起了当天课堂气氛的第一轮高潮。作为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歌剧表演艺术”专题系列讲座主讲人之一的戴玉强,首度以北大歌剧研究院客座教授的身份亮相北大公选课,带给同学们的不仅是惊喜,更多的是期待。

首先,戴玉强一番自我调侃式的开场白,不仅逗乐了在场的北大学子,更拉近了同学们与这位歌剧明星教授的距离,一时间掌声雷动、气氛热烈。 一堂堪称男高音盛宴的“星光灿烂---伟大的男高音与不朽的咏叹调”主题讲座,在戴玉强的生动幽默中娓娓道来:从一百年前的卡鲁索到现代人熟知的帕瓦罗蒂、阿兰尼亚;从歌剧之乡的意大利到歌剧备受欢迎的法国、西班牙、美国;从最初的单声道音频到现代音画兼备的立体声像;戴玉强以来自不同国度的、诞生于不同时代的十余位著名男高音演唱的歌剧《托斯卡》中的咏叹调《星光灿烂》为例,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对近一百年来世界几代男高音的演唱特点与艺术风格逐一进行了分析、比较、评价,俨然一部有声有色的近代百年世界歌剧男高音历史。穿插于课堂知识讲授之中歌唱家们的趣闻轶事和戴玉强本人的亲身实践感受,让本次的 “歌剧艺术表演”专题讲授既真实生动、又丰富精彩。

鉴于不同版本的《星光灿烂》,戴玉强还不失率真的表达了个人见解和喜好。作为活跃在世界歌剧舞台、并与多位世界级歌唱家合作的中国歌剧人,戴玉强也毫不掩饰表达了对同行们的欣赏和尊敬,戴式幽默和戴玉强不经意的真情流露,让课堂里不时爆出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很快就结束了,最后戴玉强以一曲《星光灿烂》引爆课堂,将现场气氛推至沸点。撼动灵魂的男高音演唱,真挚的角色情感表达,让现场的同学们大呼过瘾,久久不愿离去。自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歌剧表演艺术”专题作为公选课在北大亮相以来,目前已赢得了来自校内同学和校外歌剧爱好者的普遍关注,并获得了广泛好评。

部分教师

傅海静

著名旅美男中音歌唱家,现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签约歌唱家。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7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总政治部歌剧团演员、中国音协第四届理事。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从师于著名的声乐教育家蒋英教授。同年获第七届英国本森-赫杰斯声乐金奖比赛第二名。1984年获第一届芬兰米丽亚姆·海林国际声乐比赛男声组第三名。

1984年全国第一届声乐比赛获第一名,同年留校攻读声乐研究生。1986年赴美在波士顿大学音乐学校获得"艺术家称号"证书。1988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获得十大最佳青年歌唱家奖和最佳威尔第男中音。1990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角色是威尔弟歌剧"茶花女"中父亲亚芒,之后在很多歌剧中任主要角色。包括与帕瓦洛蒂合演的《安德来﹒什涅》《图兰多特》《鲁依沙﹒米勒》和《帕瓦洛蒂和朋友们》的林肯中心音乐会,与多明哥合作演出的《斯帝费里欧》《西蒙﹒堡卡内格拉》。在他饰演的《弄臣》中,第三幕把弄臣失去女儿时的痛苦及悔恨之情演绎的淋淋尽职备受好评。曾在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地参加40余部歌剧、清唱剧的演出,包括古典作品贝里尼的歌剧"比阳卡和弗尔南多",普契尼的《外套》及近代作曲家采姆林斯基的《抒情交响曲》奥尔夫的《卡尔米娜﹒布拉那》,谭盾的《秦始皇》和《茶经》等等,还参加北京举办的二十世纪精典作品音乐会开幕式演出,及担任多界北京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声乐比赛专业组美声唱法的评委。傅海静先生还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青年歌唱家,其学生佟敏也在音乐家协会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金钟奖声乐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如今已年过半百的傅海静更注重于中国的歌剧发展以及对新人的培养。

吕嘉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著名的中国年轻指挥家吕嘉于1964年出生在上海,成长于北京,自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于1989年前往德国柏林艺术学院继续深造。42岁的吕嘉已在全球演出超过1500场歌剧及音乐会,曲目涵括50多部歌剧及数百部交响音乐作品。吕嘉是亚洲人中在世界歌剧之乡———意大利出任歌剧院首席指挥和音乐总监的第一人!

在意大利、瑞典等地组建自己的乐团,被当地音乐人尊称为“指挥大师”的吕嘉没有失去谦虚的美德,他对记者说他什么时候也没忘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大学时的戴洪威老师、郑小瑛老师”,因此,远在异国的他,每当鲜花和掌声涌来时,总会骄傲地说:“我是中国人!”第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期间,中国青年指挥家吕嘉率领他执掌的瑞典诺绍宾交响乐团来到自己的祖国演奏,他心中自然激动不已。

居其宏

男,音乐学家、评论家。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1943年4月生于上海,1961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64年免试直升本科,1969年本科毕业。1981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长期从事当代音乐研究及批评、歌剧音乐剧理论与评论、音乐美学研究,1994年被评为研究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 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编委,《中国音乐学》编委、《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委。

魏松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现任上海歌剧院副院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青年文联副主席,巴黎国际声乐比赛评委、CCTV电视大赛评委等职。197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周小燕、王维德、李维渤、杜玛等教授。曾在《西厢记》、《图兰多》、《托斯卡》、《仰天长啸》、《乡村骑士》、《巴黎的火炬》、《茶花女》、《奥涅金》、《楚霸王》、《卡门》、《雷雨》、《蝴蝶夫人》等中外歌剧中饰演男主角。多次赴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日本、韩国、朝鲜、印尼、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和举办独唱音乐会。魏松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新年文艺晚会,春节联欢晚会,等国内重要庆典及文艺栏目的演出。

王祖皆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王祖皆,男,汉族,1949年1月生,上海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文职将军,国家一级作曲。197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1978年—1989年任南京军区前线歌剧团作曲,前线歌舞团创作室副主任、副团长。1990年—2004年任总政歌舞团作曲,总政歌剧团副团长、团长。2005年至今任总政歌剧团艺术指导。现为中国音协理事、中国剧协会员、中国歌剧研究会会员、中国音乐剧研究会理事、中国轻音乐学会会员、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音乐创作》杂志编委、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军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军音乐高评委会主任等。

歌剧《芳草心》1984年获文化部歌剧音乐创作一等奖,主题歌《小草》广为流传并多次获奖。主要作品有:合唱套曲《南方有这样一片森林》,歌剧《党的女儿》,歌曲《我们是朋友》、《情满酒歌》、《眷恋》,电视连续剧音乐《凤凰琴》、《苍天在上》、《皇嫂田桂花》、《省委书记》等。2004年被推选参加了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因创作和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莫华伦

澳门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香港歌剧院艺术总监.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曾就读的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音乐系、曼哈顿音乐学院

职业:男高音歌唱家

在柏林爱乐大厅、莱比锡歌剧院、丹麦皇家歌剧院、里斯本圣·卡洛剧院、西雅图歌剧院中饰演过多部歌剧男主角。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在歌剧《亚德利亚》中饰演男主角);英国皇家歌剧院(在《图兰朵》中饰演卡拉夫)。许多世界级的音乐节、艺术节受到邀请。2000年,接受澳门特区政府的邀请,担任澳门回归后的首届澳门国际音乐节的艺术总监。2002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他与国内歌唱家联袂演唱了《饮酒歌》。同年11月,在第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莫华伦与内地歌手刘欢联袂演唱《今夜无人入睡》,流行与古典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一时间被传为美谈。

刘克清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奥地利蒂诺尔州歌剧院,德国节尔州国家剧院全职驻院独唱演员,曾主演歌剧50余部。

刘克清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歌剧表演系,师从李维渤教授。1985年获得美国伊思曼音乐学院奖学金赴美攻读研究生。1987年获得美国费城AVA歌剧学院的奖学金专门学习歌剧演唱。曾在法国、瑞士、德国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独唱音乐会演出。1999年应纽约交响乐团之邀登上世界著名的肯纳基音乐厅演唱。为了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刘克清创建了德国中一欧——美国际文化经贸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公司从1993年以来成功的组织了许多文化交流项目。刘克清总策划和现场报导的上海世界超大型景观歌剧,创造了3项吉尼斯世界记录,2003年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开幕式上,刘克清再次策划并担任中方导演,制作了世界超大型景观歌剧《阿依达》,再一次轰动全国,瞩目世界,同年被中国《音乐生活报》评为2003中国演出十大风云人物。

在美国波士顿为儿童就学基金义演,为中国水灾后募捐义演,作为国际音乐经纪人,常介绍中国音乐家参加国外的剧院、乐团及音乐节的演出。

孙秀苇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1984年考入战友歌舞团。

198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

1994年日本东京歌剧院首次登上歌剧舞台,出演其第一部歌剧《茶花女》,获得歌剧界好评,成功迈出其歌剧生涯第一步。

1995年意大利威尔第歌剧院首演贝利尼的歌剧《诺尔玛》,正式开始欧洲歌剧生涯。

1995年意大利米兰第一次出演威尔第歌剧《命运之力》,震惊意大利歌剧界,媒体评价她有“令人震撼的声音”。

1997年意大利维罗纳露天剧场出演《蝴蝶夫人》中巧巧桑的角色,至今已在全世界各大剧院中演出二百多场,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蝴蝶夫人”。

2000年作为歌剧新星应邀到梵蒂冈的保罗六世(Paolo VI)大厅,为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演唱,这是一种很高的荣誉。

2000年至今多次受邀参加普契尼艺术节,演出多部普契尼歌剧中的女主角。

2001年应多明戈之邀在美国华盛顿主演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以自己出色的条件和技巧在华盛顿成功演出了图兰朵公主,赢得当地观众和媒体的高度赞扬,被《华盛顿邮报》以醒目的标题称为“灿烂夺目的明星”。成为其歌剧演唱生涯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2004年在意大利维罗纳露天剧场与著名导演佛朗哥·泽菲雷里(Franco Zeffirelli)合作《蝴蝶夫人》。

2005年7月份在瑞士和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Renato Bruson合作演出威尔第的歌剧《纳布科》获得巨大成功。被当地媒体盛赞有着“透明般美丽”的声音,理想的威尔第女高音。

2006年再次应多明戈之邀在美国华盛顿出演多明戈担任指挥的《蝴蝶夫人》,连唱6场,华盛顿电视台直播,引起重大轰动。

2007年广州与著名指挥家余隆、男高音莫华伦合作《图兰朵》。

2008年1月献唱维也纳金色大厅“2008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

2008年两次在国家大剧院首部大型歌剧《图兰朵》中出演公主,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人性化的中国公主形象,获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2008年12月广州与“当今乐坛最受瞩目的华人指挥家之一”李心草合作,主演音乐会版歌剧《托斯卡》。

2009年1月深圳成功举办“歌剧魅影——魏松与孙秀苇意大利经典名曲演唱会”。

2009年5月国家大剧院“第一届歌剧节”再度主演《图兰朵》。

2010年03月在“台湾”主演《图兰朵》。

祝爱兰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1956年11月29日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师从蒋英教授,1984年赴美深造。1986年起,祝爱兰开始了在美国及欧洲的职业演出生涯。祝爱兰在二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曾经演出过的国家包括: 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西班牙、瑞士、德国、奥地利、葡萄牙、苏格兰、荷兰、塞尔维亚等。祝爱兰曾在三十多部古典及近、现代歌剧和清唱剧中担任主角,主演的歌剧包括:《奥赛罗》《丑角》《安德列-谢尼埃》《双月下》《佩丽亚斯和麦丽桑德》《采珠人》《浮士德》《费黛里奥》《曼侬》《爱的甘醇》《卡门》《蝴蝶夫人》《图兰朵》《弄臣》《魔笛》《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波西米亚人》《唐-乔万尼》等。祝爱兰曽担任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威尔第的“安魂曲”、奥尔夫的“卡米娜-布拉娜”、勃拉姆斯的“安魂曲”、莫扎特的“安魂曲”、斯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等大型声乐作品的主唱。祝爱兰是迄今为止在国际歌剧舞台上最活跃、演出生涯最长和演出最频繁的中国女高音歌唱家。 早在1989年,祝爱兰就在著名歌剧导演波德-塞勒斯(PETER SELLES)执导的莫扎特著名歌剧电影“唐-乔万尼”中出演女主角之一采莉娜。 祝爱兰1985年获得帕瓦罗蒂国际声乐比赛优胜者奖,1986年获得纽约理德-科郎茨国际歌剧比赛优胜者奖,1987年获得纽约契塔夸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

刘珊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中央歌剧院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1986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曾扮演过歌剧《卡门》中女主角卡门、《歌仙-小野小町》中的日本皇后、《蝴蝶夫人》中的苏茹基、《漂泊的荷兰人》中的玛丽;她还在罗西尼歌剧《鹊贼》中扮演露其娅,并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唱了马勒《大地之歌》。

近年来,刘珊在加拿大、渥太华、温瑟、欧舍华、哈米尔顿、潘布罗克等地多次举办独唱音乐会,与美国罗彻斯特、芝加哥、巴法罗、加拿大多伦多、温瑟、士加堡等交响乐团多次合作。

1990年在法国举办的第三届奥芬巴赫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1990年冬,获奖学金赴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攻读艺术家文凭,1993年在布鲁夫斯交响乐团及皇家音乐学院举办的第五届声乐比赛中获第一名,并再获奖学金。1998年秋回到中央歌剧院工作,在多部歌剧中饰演重要角色包括《卡门》中演唱女主角卡门,多次参加澳门国际音乐节并在歌剧中饰演重要角色。

李维康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生于1947年,原中国京剧院旦角演员,现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中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

刘嵩虎

北大歌剧研究院客座教授

男中音歌唱家、博士,德国纽伦堡国家歌剧院驻院独唱演员及德国纽伦堡国立音乐学院客席讲师,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童年受到艺术家庭的良好教育和培养,中学时期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冯玉宗先生。 1992年考入乌克兰敖德萨“涅日丹诺娃”国立音乐学院, 师从于原苏联人民演员、该音乐学院院长奥格列尼奇教授。 在大学三年级时,年仅20岁就已获得捷克“德沃夏克”国际声乐大赛三等奖及“德沃夏克”作品最佳演唱奖,同时被邀请参加布拉格举办的“德沃夏克”作品独唱音乐会。次年又荣获乌克兰国际声乐大赛“帕多尔仁斯基”三等奖。在毕业前被“敖德萨国家歌剧院”聘为歌剧独唱演员。 由于个人的努力,六年的课程只用了四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歌剧演唱学位、艺术歌曲演唱学位、教育家学位。

在2006年9月举行的第46届图卢兹国际声乐大赛中,刘嵩虎荣获金奖,该赛事是世界声乐界最重要的比赛之一,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由政府选派选手带翻译参加的国际大赛之一。该赛事2000年以来男子组的第一名一直空缺,而在今年的比赛中,刘嵩虎从35个国家共计139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以绝对优势,成为7年来该项赛事中首位第一名获得者。

戴玉强

北大歌剧研究院客座教授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河北文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主要演员,中国乐坛上升起的一颗耀眼的明星,毕业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歌剧班和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先后从师于颜可婷、韩德章、马秋华、金铁霖、吴其辉等多位名师。其演唱的歌曲有《你是这样的人》,《我像雪花天上来》,《喀什葛尔女郎》,《又见西柏坡》等。

莫凡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师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前身)戏剧74年班毕业。

1986年,开始于民歌餐厅驻唱,结识袁惟仁组成“凡人二重唱”。1986年,荣获第一届全台湾大专院校“青春之星总冠军”,并录制第一首创作歌曲《伤逝者》。1991年,出版“凡人二重唱”第一张创作专辑《杜鹃鸟的黄昏》。1992年,出版第二张创作专辑,并入围第四届金曲奖“最佳重唱组合”。1993年,《大伙听我唱支歌》专辑,首度荣获金曲奖“最佳重唱组合”奖项。1994年,《心甘情愿》专辑,蝉连金曲奖“最佳重唱组合”奖项。1994年,出版《上诉》情歌翻唱专辑,并开始担任幕后音乐制作。1996年,出版《难兄难弟》创作专辑,并首度担任整张制作工作。1997-2000年,于现代派唱片担任音乐制作总监。2000年,推出个人英文专辑。2000-2004年,暂别乐坛,从商。2005年,担任“凡人音乐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并签旗下歌手黄淑惠同年底发行第一张个人创作专辑。2005年9月,担任“台北之音”广播电台主持人至今。2005年,担任“深圳电视台-香车美女”节目评委。2006年,担任“全球华人音乐创作大赛“评委。2006年,担任”江苏卫视-绝对唱响”主题曲《唱响爱》创作及制作人。2010年7月作为金牌制作人参加浙江卫视“中国蓝”我爱记歌词非同凡响双选会。另两位为包小柏和伍思凯。

刘 阳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师,音乐剧导演,编剧,合唱指挥,声乐指导及演员。在北京大学开设音乐剧理论和实践课程,兼任北京大学音乐剧社指导教师。导演和声乐指导作品包括音乐剧Avenue Q,Rent,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Mamma Mia,You’re a Good Man, Charlie Brown,My Fair Lady(兼任音乐总监),Sunset Boulevard(节选),Wicked(节选),《简单爱情故事》(原创作品),《夏之约》(原创作品并参与编剧)。以导演和演员身份参加了韩国大丘国际音乐剧节。作为演员参加演出剧目包括音乐剧Fiddler On the Roof,话剧《斯扒皮过新年》等。刘阳在北京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和音乐学硕士学位。

制作歌手

李玟、张卫健、林汉阳、许秋怡、王韵蝉、姚黛玮、ME2、何嘉文、崇基崇德、唐志伟、JASMIME(白户茉莉)、金佩姗、叶瑷菱……等。

创作作品

吕方(朋友别哭)、王力宏(乘着爱自由的飞)、李玟(爱再也不回来)、柯以敏(怕你不了解)、郑秀文(痴痴为你等)、张卫健(夜蝶)、黄磊(梦醒在几点钟)、迪克牛仔、许志安、洪玮…等专辑内发表。 曾参与制作之音乐专辑约120余张。 帮助朱丹制作单曲《你是我的巧克力》。

系列活动

2009-04-03 北大歌剧研究院举办歌剧《青春之歌》主题歌歌词征集活动。

2009-05-01晚七点,在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与中国歌舞剧院“院院联手”的强势打造下,由歌剧表演艺术家金曼、戴玉强、迟立民等联合主演的歌剧《青春之歌》终于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上演。这是当代名著《青春之歌》继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后,首次搬上歌剧舞台。成为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的献礼大戏。

2010年1月17日,为了纪念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诞生10周年,由国家大剧院、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联合主办,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金曼、刘珊等联袂出演的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走进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为京城观众奉上了一席红色经典的艺术飨宴!

2010年4月9日晚,一场名为“金葵花歌剧之夜”的中外歌剧经典作品音乐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数千名观众欣赏了由戴玉强、金曼、莫华伦、魏松等一流艺术家带来的精彩演出,近距离感受了歌剧艺术的魅力。“金葵花歌剧之夜——中外歌剧经典作品音乐会”是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4月9日成立当天一项重要的庆祝活动。为了全面展示中外经典歌剧的巨大魅力,让更多的观众近距离欣赏到高水平的歌剧演出,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精心准备了精彩的节目,为观众们献上了这场丰富的音乐盛宴。音乐会演员也主要由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专职兼职老师担任。

2010年2月24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由国家大剧院、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天津歌舞剧院联合主办,金曼、魏松、丁毅、孙秀苇、刘珊、曲波等著名歌唱家及薛皓垠、张海庆、陈小朵、孙砾、柯绿娃、关致京、张卓、朱涛等青年歌唱家联袂演出的《中国咏叹》交响音乐会,让到场的观众领略了中国歌剧经典音乐唱段的巨大魅力。

2010年6月11日晚,由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推出的大型原创歌剧《青春之歌》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观看。他称赞该剧主题鲜明,内涵深刻,既让人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又给人以艺术感染,是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大型原创歌剧《青春之歌》作为北京大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尝试,自去年5月推出后,组织观看该剧已成为北京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学生们的广泛欢迎。2011年03月23日-03月30日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北京大学音乐剧社联合推出北大音乐剧《我爱你,你完美,现在改变吧》。

2011年4月27日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公选课、系列讲座 “歌剧表演艺术专题 ” 之十

时间: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18:40 (第10-11节课)

地点:图书馆南配殿

主题:经典歌剧片段公开排练和讲析

主讲人:歌剧表演艺术家 傅海静

2011年8月

《北京大学2012歌剧表演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正式启动歌剧学人才培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