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矮莨菪
释义

矮莨菪 Ailangdang

本品为藏族常用药。商品为茄科植物矮莨菪的根。

[历史]

矮莨菪在藏医《四部医典》中有记载, 至《晶珠本草》更有较详细叙述。藏医习惯用地上部分或根,用作镇痛药。

[原植物]

矮莨菪 别名: 唐冲嘎薄(藏名),马尿泡。

Przewalskia tangutica Maxim.〔 Przewalskia schebbearei (Fisch.) Kuang, ined.; Mandragora shebbearei Fisch.〕──茄科 Solanaceae

多年生草本, 高10~30cm, 有腺毛。 根粗壮, 肉质。 茎粗短, 不分枝。 叶在茎下部的呈鳞片状, 在上部的则紧密螺旋状排列莲座状着生, 叶片长椭圆形, 长椭圆状倒卵形至倒披针形, 长4~20cm, 宽1.5~4cm, 先端钝, 基部下延成长柄, 全缘或浅波状,具许多小乳突(腺毛)。 花腋生, 黄色, 1至数朵生于1~2cm, 长的总花梗上; 花萼筒状钟形,长8~14mm, 宽3~5mm, 5浅裂, 花后增大成膀胱状, 长达5~10cm; 花冠筒状, 长18~25mm,5裂; 雄蕊5, 着生于花冠筒的中部以上, 长约4~5mm, 内藏; 子房球形, 花柱细长,伸出或不伸出花冠外。 蒴果球形, 直径1~2cm, 自近中部盖裂, 被膀胱状的宿存萼所包围。种子近肾形稍扁, 黑褐色, 表面有蜂窝状突起。 花期6~7月, 果期7~8月。

生于海拔4000~4800m的高山牧场及坡地。

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和西藏等省区。

[采制]

秋末苗枯或初夏出苗初期采挖根部,去净泥土,晒干。

[化学成份]

根部含有较多的莨菪碱, 此外, 还含有山莨菪碱、樟柳碱、东莨菪碱,有时尚含红古豆碱。茎、叶所含成分与根部相仿。

生物碱定量分析结果如下表:

部位 生 物 碱 (%)

总 碱 莨 菪 碱 山 莨 菪 碱

根 1.2--1.89 1.02--1.65 0.11--0.37

果实 未 测 0.20 0.038

茎 未 测 0.64 0.076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根呈长圆柱形, 稍弯曲, 长 10~25cm, 直径 1.5~3cm, 表面暗棕色或淡棕黄色。 主根于根头下部或于离根头数厘米处常分为2~3枝, 具细纵皱纹, 并有多数浅色横向突起的皮孔。 质坚脆, 折断时有粉尘, 断 面粗糙而疏松, 类白色至黄白色, 皮部很薄, 形成层环棕色, 木部占极大部分, 有多数放射状裂隙。 气微、 味苦。

以条粗、色淡棕黄色者为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