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阿布拉姆·彼得罗维奇·甘尼巴尔
释义

生平简介

阿布拉姆·彼得罗维奇·甘尼巴尔Абра́м Петро́вич Ганниба́л (1697一1781),又翻译为亚伯拉罕·彼得洛维奇·汉尼拔。俄国军事工程师,上将。以彼得大帝的黑人和大诗人普希金的曾祖父知名。1706一1717年任彼得一世的近侍和秘书。1717年去法国学习军事工程。1723年回国后在喀琅施塔得、罗格尔维克、拉多加运河等地领导工程建筑工作,并讲授数学和工程学著有军事工程方面的著作。

埃塞俄比亚王子

汉尼拔的姓和名都是后来别人给的,他自己的名字恐怕早已不可考,甚至他的出生地也有争议。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中称,他生在北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叫拉贡的地方(现在无法确定是在厄里塔尼亚或者埃塞俄比亚);而1996年,一位叫Dieudonné Gnammankou的喀麦隆历史学家拿出了他的观点,称汉尼拔的出生地在喀麦隆。

不过没有疑问的是,汉尼拔是当地贵族的后代,而且应该是个王子。只是这个王子的命不太好,在1703年的时候,这个7岁的王子和他的一个姐妹(后者不久就病死)被作为人质,被送到了奥斯曼人的首都伊斯坦布尔。按照惯例,如果他的家族背叛苏丹,他将被杀死或卖为奴隶。(一说他是被绑架的。)在奥斯曼帝国,这个具有高贵出身的黑人受到了苏丹的喜爱,被送入他的宫廷。在奥斯曼帝国,这个黑孩子皈依了伊斯兰教,并得到了一个伊斯兰教的名字——易卜拉欣。而伊斯兰教的易卜拉欣其实就是基督教亚伯拉罕。

在君士坦丁堡一段时间后,1704年易卜拉欣被人赎出,和另外两个黑人一起被俄国大使拉古兹茨基带走。他们穿过罗马尼亚、乌克兰,经过长途跋涉,最终到了莫斯科。

黑人出现在了莫斯科,这成为当时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而这件事情很快被彼得大帝得知。他对此十分感兴趣(是啊,彼得大帝可是个对航海造船拔牙救火什么都感兴趣的主儿),于是他亲自收养了这个黑孩子。1705年,在波兰的维尔诺(今立陶宛的维尔纽斯),这个黑孩子受洗成为东正教徒,彼得大帝亲自担任他的教父,而他的教母则是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的皇后Christiane Eberhardine。(有意思的是,为了担任波兰国王,本来是萨克森选帝侯的奥古斯特二世已经改宗了天主教,但是他的妻子仍然保持了新教信仰——诡异的事情……)在成为基督徒后,他的名字当然也就随之改成了亚伯拉罕。彼得将迦太基名将汉尼拔作为他的姓氏。而处于对彼得大帝的尊重,亚伯拉罕汉尼拔一直将彼得大帝视为自己的父亲,并将彼得洛维奇作为自己的父名。这就是亚伯拉罕·彼得洛维奇·汉尼拔全名的来源。(由俄语翻译就是阿布拉姆·彼得罗维奇·甘尼巴尔)。

彼得大帝的黑人

在俄罗斯,汉尼拔的很快学会了俄语,并很快成为彼得大帝的侍从和武官伴随彼得转战南北。在随后的十年里,汉尼拔和彼得大帝几乎是朝夕相处,不仅追随彼得大帝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同时学习战争所需要的各种知识。

而这十几年也是北方战争中最重要的几年——虽然有惨重的失败,但俄国最终迎来了辉煌的胜利——

1706年,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就是汉尼拔教母的老公)在瑞典国王卡尔十二的打击下宣布放弃波兰王位,彼得失去了北方战争中最后的盟友;

1707年,卡尔十二世进攻俄国,次年乌克兰哥萨克的盖特曼(首领)马泽帕叛变响应瑞典军队。1709年,瑞典和俄国在波尔塔瓦展开决战,彼得身先士卒投入战斗。会战最终以俄国的胜利告终,包括瑞典首相、元帅和十余名将军在内的数千人被俘。查理十二逃往奥斯曼控制下的罗马尼亚。 波尔塔瓦会战。这一战成为北方战争的转折点。

1711年,彼得进攻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罗马尼亚,在普鲁特河畔被围困,最终彼得靠行贿才得以逃脱;

1713年,俄军在新建海军的配合下进攻瑞典占领下的芬兰。次年在甘古特海战中,俄国海军大获全胜。

1716年,在俄国、普鲁士、萨克森和丹麦的围攻下,瑞典彻底丧失了波美拉尼亚地区占领的所有土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717年起,彼得大帝第二次决定率领使团访问西欧,这次他依然将汉尼拔带在身边。但是这次,当彼得因为他的长子阿列克谢皇太子出逃而被迫提前结束他的西欧之行的时候,汉尼拔并没有跟随彼得返回俄国——彼得将汉尼拔留在了法国巴黎,让他在这里继续他的学业,并自己承担全部的开支。

这时的汉尼拔已经是熟悉多门语言并精通地理和数学的年轻人。在法国期间,汉尼拔高贵的出身和他传奇的身世(当然还有他的肤色)使得他受到沙龙、宴会和歌剧院的青睐,而他也乐得在贵妇人中从容周旋。他曾经在沙龙里伏尔泰展开辩论,也曾经宴会上和孟德斯鸠谈笑风生。就连法国摄政的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当时法国国王、“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路易十五年纪尚小)也对这个黑人颇感兴趣。

当然,汉尼拔的主要工作还是刻苦的学习。在法国,他进入了巴黎的军事学院学习,主要课程包括艺术,科学,当然还有军事工程和炮兵。他在学习的同时仍然保持和彼得大帝的通信,后者时常以父亲的身份给予他许多劝诫。此外,战争在汉尼拔的旅法生活中也依然占有一席之地——他参加了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战争,负了伤,并获得了上尉军衔。在法国学习生活了5年后,他于1723年返回俄国。

回到俄国后,汉尼拔最初比较顺,主要从事要塞建筑等工程建设,同时,彼得大帝也一直在不停的提拔他。但是好日子仅仅持续了两年,1725年,彼得大帝就离开了人世,他的皇后叶卡捷琳娜一世即位。此后,俄国王位继承出现了短暂的一段混乱时期。

叶卡捷琳娜和彼得大帝的孙子彼得二世(就是当年叛逃被抓回后死在狱中的阿列克谢的儿子)两位沙皇在位时,彼得大帝时代的重臣、特级公爵亚历山大缅希科夫亲王成为朝中重臣(顺便说一句,叶卡捷琳娜贫贱的时候还曾经是他的情妇),而缅希科夫和汉尼拔之间并不和睦,汉尼拔还参与了反对缅什科夫的活动。不过同时,汉尼拔在搞政治的同时也没丢下工程专业,他在1726年还出版了一本军事工程方面的学术著作。

1727年,得罪了缅希科夫的军事工程师汉尼拔到底还是被扳倒,他被流放到了几千英里之外的西伯利亚,在那里他参加了色楞金斯克要塞的修筑工作上。——不过杯具的是,就在这一年,犯了众怒的缅希科夫最终也被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多尔戈鲁基、瓦西里·卢基奇·多尔戈鲁科夫、彼得·安德烈耶维奇·托尔斯泰、戈洛夫金等一班老臣联手扳倒,他被判全家流放西伯利亚,并很快在别列佐夫郁郁而终。

此后不久,汉尼拔就在1730年被赦免(原因是他出色的工程技术),回彼得堡来接着搞建设。而1741年,彼得大帝的女儿丽萨维塔即位为沙皇。她的即位不仅标志着彼得大帝逝世后王位的混乱终于结束,也标志着——汉尼拔终于转运了。

俄国上将工程师

萨维塔女皇——或者按照历史上的称呼,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皇上台后,汉尼拔终于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大概是之前在彼得堡干工程干的出色,抑或两人以前就有密切的关系,他很快跃成为了女皇的红人。汉尼拔的地位一升再升,不仅当上了将军,而且在伊丽莎白登基的第二年即1742年,汉尼拔就外放当了雷瓦尔(即今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但是离圣彼得堡也不算太远)的总督。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十年,一直到了1752年。

不仅如此,在1742伊丽莎白女皇将普斯科夫州的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赐给了汉尼拔座位他的领地,不仅如此,汉尼拔还得到了数百名农奴——想想吧,在18世纪的欧洲,一个地主老爷是黑人,而农奴则是一水的白人——白人黑人整个掉了个个儿。恐怕这件事情不仅是前无古人,也不大可能后有来者。从这个角度来说,彼得大帝、伊丽莎白女皇还有汉尼拔本人都算得上反对种族歧视的先行者。 伊丽莎白女皇给予汉尼拔的还不止这些。从伊丽莎白那里,汉尼拔获得了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和圣安娜勋章,此外在离开总督的职务后,1759年,汉尼拔还获得了上将军衔。而在伊莉莎白女皇逝世的同一年——1762年,汉尼拔也退出了俄军现役。此后,汉尼拔回到自己在普斯科夫州的封地,并在此颐养天年。1781年,汉尼拔在圣彼得堡附近的绥达逝世,享年84岁。

对于汉尼拔来说,虽然有早年的颠沛流离和后来的流放西伯利亚,但是靠着上帝和沙皇的眷顾,作为一个黑人,他在走遍了亚非欧三个大洲后能够当上将军、当上贵族,还能拥有自己的封地自己的农奴,应该说他所得到的已经很多了,甚至可以说有些过多了——作为一个军事工程师,他所做的似乎不过是建设城堡修葺运河而已,然而他却当上了上将,要知道米格设计局的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也不过是个上将,而设计了AK的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以及二战中牺牲在毛特豪森灭绝营的苏联工程兵负责人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维奇·卡尔贝舍夫仅仅是中将而已。

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汉尼拔的遗产。

作为俄军中优秀的军事工程师,汉尼拔最主要的遗产当然是他指挥和参加的工程。在圣彼得堡,他参加的工程包括喀琅施塔特要塞、拉多加湖运河;在中俄边境,他参加了色楞格斯克要塞的修建;在雷瓦尔当总督期间,他还主持建设了波罗的海畔海港罗格尔维克(帕尔季斯基),等等。此外他还在军事工程方面讲授课程并出版教材。这些都可以算成他的遗产。

除了这些,汉尼拔还无意给俄国留下了另外一笔更加丰厚的遗产。话说当年,汉尼拔有一个邻居,这一家有个叫萨沙的小孩。这个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因此,萨沙当将军的的父亲希望他长大以后也能像汉尼拔一样当个土木工程师,而不要像他一样从军。但是这个小家伙却着迷于凯撒等前辈军事家们的丰功伟绩,希望自己也能投身军旅。萨沙的父亲对此极为头疼,而汉尼拔对自己的邻居的抱怨也很头疼。终于有一天,汉尼拔决定和这个小家伙谈谈。没想到,萨沙的军事天赋让汉尼拔大吃一惊,他反戈一击,反过来说服了萨沙的父亲让他同意让萨沙去当兵。此后,萨沙17岁时入伍当兵,并从汉尼拔的手下开始了自己一生的军旅生涯。汉尼拔这个决定真的是无比的英明——因为这个孩子,正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帅之一、后来的大元帅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如果没有这次谈话,无论是对土耳其的战争还是对波兰柯希丘什柯起义的镇压都会完全不同,当然,更不会有那次伟大的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行军——从这个角度来说,给汉尼拔一个上将倒是也不过分啊……

最后,作为汉尼拔遗产的最后一部分,我们会说一说汉尼拔的子孙。

甘尼巴尔的子孙

汉尼拔共经历了两次婚姻。1731年,汉尼拔和一个希腊女人结婚,但是后来她被发现不忠并被投入监狱。1736年,汉尼拔和瑞典贵族的女儿——Christina Regina Siberg在雷瓦尔结婚(看来这里真的是汉尼拔的福地啊)。不过要说明的是,此时他和他前妻尚未在法律上离婚。汉尼拔的妻子家族在德国、丹麦、瑞典都有分支,因此直到今天许多这些许多国家的贵族也能和这个“彼得大帝的黑人”攀上亲戚。汉尼拔和他的后妻共有10个子女,加上和前妻的一个女儿,他共有11个后代。这些后代仍然在俄国历史舞台上续写这个传奇家族的故事。

在他的子女中,最出名的就是 伊凡·阿布拉莫维奇·甘尼巴尔中将。伊凡·汉尼拔生于1737(36)年,是老汉尼拔的长子,也是老汉尼拔和他的后妻的孩子中最年长的。伊凡一生的主要工作都放在了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其中最主要的战斗经历是1769-74年对希腊的远征。当时在希腊爆发了反对奥斯曼帝国的起义,而俄国则选择支持希腊,并派出了以奥尔洛夫为首的海军舰队进行支持。1770年,伊凡·汉尼拔率领300人的部队在希腊的纳瓦里诺(在爱奥尼亚海沿岸,今称皮洛斯Pylos)要塞附近登陆,并组织对要塞进行强攻,最终在4月10日成功攻克要塞,为此,汉尼拔获得了一枚三级圣格奥尔吉勋章。随后,俄国舰队和奥斯曼舰队在切什梅湾进行了海战,这一战中俄国海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而汉尼拔在这一战中则“巧妙地指挥整个分舰队的炮火射击,并促成了胜利”(《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当然,同时他的战舰也被击沉,他本人落水被救。此后,他在1772年升为少将,1776年当上了俄国海军炮兵总监(海军炮兵司令),并在次年进入海军院。

1778年,伊凡·汉尼拔开始干起了他老爸当年干过的活儿——根据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帝的命令,他被委任为赫尔松(在今乌克兰)要塞的建设者。他很好的完成了建设要塞的职责,并被授予中将军衔(1779),还获得了一级圣弗拉基米尔勋章、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大量珠宝和赫尔松附近大量的田地。1784年,伊凡·汉尼拔退役,并在1801年在绥达逝世。

此外,汉尼拔的儿子中,同样从军的 彼得·阿布拉莫维奇·甘尼巴尔也当上了将军,他是俄军炮兵少将。投身军旅的还有奥西普·汉尼拔。

奥西普·阿布拉莫维奇·甘尼巴尔在俄国军队中的职位并不如他的两个兄弟那么著名,但是他有个女儿娜杰日达,而大文豪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就是娜杰日达和谢尔盖·利沃维奇·普希金的儿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