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远离冰山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远离冰山 作 者:朱小黄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1 ISBN: 9787508623344 开本: 16开 定价: 40.00 元 内容简介商业银行战略、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市场策划,都必然兼顾明天的命运。由于人性的弱点,这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常被人们表面重视而实际忽视,因为对每一个具体的经营交易行为而言,都是短视、盲目而无法远望的。 只有在每一个具体的交易行为都能遵守为明天而设置的规则和价值取向时,才能确保商业银行整体明天的稳健,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避开未来道路上可能存在的危险的冰山。 作者简介朱小黄,湖南慈利县人,现任中国建设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常委,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投资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著有《基本建设法律问题》、《固定资产投资法概论》、《经济法新编》、《经济政策制定过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昨日随想》、《岭南札记》、《临渊结网》等专著和文集 目录题记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制定规则确保明天的发展 第二章 基本原则构筑银行未来 第三章 底线决定银行命运 第四章 跨越公司治理的“卡夫丁峡谷” 第五章 构建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 第六章 告别粗放 第七章 抵制浮躁 第八章 危机管理的大智慧 第九章 有效监管 第十章 百年银行的品牌打造 第十一章 陶铸百年老店之魂 后记 媒体评论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已经逐渐归于平静,而人们对于这场危机的反思和研究则正在推向纵深。在诸多对后危机时代的反思和研究中,本书的视角是独特的。对危机中诸多乱象及原因的剖析,是力求透过纷繁复杂的变化寻求其规律。围绕打造百年银行的目标,本书提出了一系列商业银行需要遵循的原则和底线。这些原则和底线,实质就是对商业银行发展规律的揭示。 蒋定之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 一个公司产生危机基本与风险和内部体制不健全有关系,而危机是长期积累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昨天的事情是不可改变的,只能承受。本书强调要“治未病”,正视危机形成的过程。本书认真总结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归纳了经营管理银行的原则和标准,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对我国银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参考价值。书中观点简洁明快,很有见地,我深有同感。 常振明 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试读章节第一章 制定规则确保明天的发展 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风暴逐渐尘埃落定,人们对这次危机的反思也从各个维度和不同视角渐次展开。在危机爆发初期,我曾侧重从技术层面(如金融杠杆、风险管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当时风靡一时的“海外抄底论”做了批驳。①随着危机的演变和分析观察的深入,我们对这次危机逐渐有了超越技术层面的认识。虽然这次危机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风险形态,但是究其深层次原因,与以往发生的危机却有诸多共性。从很多企业层面的个案分析更是如此,无论是从很多轰然倒塌的巨无霸式投资银行,还是有百年历史的著名品牌制造业,它们现在所犯的错误,都可以在过去失败案例中找到“影子”,无论是雷曼兄弟、美林证券、通用汽车等等,都概莫能外。 为什么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能够有惊无险?国内外对此有很多不同的论述,有些主流观点认为是“落后”保护了中国银行业。当然毋庸讳言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得益”于国内主要银行国际化程度不高的现状,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世纪末以来国有银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革、严格的资本管理制度以及长期以来相对稳健的发展路径。 不管怎么说,这次危机对于国内银行来说更是一个难得的契机。所谓“契机”,并不是指每年国内银行在世界500强的排名又上升了多少位、市值又增长了多少、与国际领先银行的差距又缩短了多少(有的人甚至开始盲目自大,认为今后国外银行要向我们学习了),而是说我们有机会透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活案例,在华尔街褪去神秘光环之时,对西方现代金融体系运行进行冷静、客观、全面的审视,剔除浮华的表象,从中找出内在规律,进而重新思考和定位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路径及发展目标。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