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溪音》序
释义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溪音》序

作品年代:清代

作者:朱仕琇

文学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杨林溪水出百丈岭[1]。岭界于南丰、建宁二邑[2]。水初出,小泉也。南迤十里[3],合众流,溪品阨之[4],水始怒,轰豗日夜[5],或作霹雳声。人立溪上,恒惴憟。稍南益夷[6],临溪居人亦益众。未至杨林数里许,水遂无声。然溪道益回多曲,里人名之曰巧洋。建宁方言,呼水曲曰洋。

杨林在巧洋南三里,溪水三面抱村如环。筠园世居其地。村多杨木,故曰杨林。而溪上群山,多松槠[7],杂他果卉,弥望郁然[8]。中夜风雨四至,水潦声与群木声相乱,悲壮激越,中杂希微,如钟鼓既阕而奏管弦丝竹之音[10]。时或晨雾淅沥,居人未起,箨陨沙颓[11],萧屑有无[12]。缘溪独游,其听转静。至于春秋朝夕虫鸟之号,平林幽涧樵采之响,里巷讴吟和答,舂抌机杼[13],鸡犬之鸣吠,远近断续,随风高下,一切可喜可愕之音咸会于溪。筠园家溪上,授徒溪西之草堂,往来溪侧,辄闻溪音,感而写之,于是其诗愈富。筠园方壮时,以诗名天下。尝游太学,观京师之巨丽。所涉黄河、长江,湠漫汹涌[14],骇耳荡心,足以震发诗之意气。顾以不得志,困而归。年几五十,回翔溪上,其诚有所乐耶?昔之学艺者患志不精,乃窜之无人之地以求其所为寂寞专一者,一旦得之,遂能役物以明其志。今溪之幽僻而筠园乐之,意岂异此耶?

余尝序筠园诗,以为得高岸深谷之理[15]。今读所补琴操古歌[16],益渊䆳[17],正变备具[18]。至效陶诸什[19],则无怀、葛天之遗风犹有存者[20],其更世益深[21],日息其志,迈迹于古,殆将往而不可知也。其涵澹萧瑟[22],抑亦得于溪之所助者多也。

昔孔子教人学诗之旨,审于兴、观、群、怨,而末不遗夫名物[23]。筠园诗益富,不自名,归功于溪,集既成,以是名篇,故余得详其原委云。

作品注释

[1]百丈岭:在福建建宁县北三十里。

[2]南丰:在今江西省。

[3]迤:延伸。

[4]溪口:地名,在建宁县北。阨:通“扼”,阻挡。

[5]轰豗(huī):巨大的流水声。

[6]夷:平坦。

[7]槠(zhū):木质坚硬的常绿乔木。

[8]弥望:远望。

[9]希微:指极为稀薄的、似有若无的细微音响。《老子》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

[10]阕(què):乐曲终止。

[11]箨(tuò):新笋壳。

[12]萧屑:寂寞细微。

[13]舂抌(yóu):指舂米、舀米的声音。机杼(zhù):指织布机织布的声音。

[14]湠(tàn)漫:水广阔的样子。

[15]高岸深谷:喻雄浑深厚。

[16]琴操:琴曲。

[17]渊䆳:喻幽深。

[18]正变:旧时说《诗》者把《诗经》分成正风、变风、正雅、变雅。“正”是指周王朝兴盛时期的诗歌,“变”是指周王朝政治衰败时期的作品。

[19]效陶:仿效陶渊明的作品。朱仕玠有《和陶集》。

[20]无怀、葛天:无怀氏、葛天氏,为传说中远古时期的两个部族名。在那里风俗纯朴,人民安乐。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21]更世:历世。

[22]涵澹:涵养淡泊。萧瑟:寂寞凄凉。这里指不慕名利,自甘寂寞。

[23]“昔孔子”三句:《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名物:名称与物色,指“鸟兽草木”。

作品赏析

该文选自《梅崖居士文集》卷十八。《溪音》是作者之兄朱仕玠的诗集。仕玠字璧丰,号筠园,公元1753年(乾隆十八年)拔贡生,授教谕,后升河南内黄知县,未赴任而卒。能古文,尤工诗,著有《筠园诗稿》、《溪音》、《鸿雁集》、《和陶集》、《龙山漫录》等。朱仕琇本人也在杨林生长,对溪水、溪音是深有感触的,故对其兄长受溪音熏陶而写出的诗集,也是深知的。正因为这样,文章刻画的溪水、溪音极为细腻逼真,对朱仕玠的生活、思想及其创作介绍也简练得当,显示出这篇序文的特色。

作者简介

朱仕琇(1715—1780),字斐瞻,号梅崖,福建建宁人。公元1748年(乾隆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出为山东夏津县知县,民有“夏清我公能”之谣。后为福宁府教授。归主鳌峰书院讲席。朱仕琇博学多才,工古文。雷鋐见其文,“叹为醇古冲淡,近古大家”。著有《梅崖居士文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