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韩文公文钞》引 |
释义 |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韩文公文钞》引 创作年代:明代 作者:茅坤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魏晋以后,宋齐梁陈迄于隋唐之际,孔子六艺之遗不绝如带矣(1)。昌黎韩退之崛起德、宪之间(2),泝孟轲、荀卿、贾谊、晁错、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扬雄及班掾父子之旨而揣摩之(3)。于是时,誉者半,毁者半,独柳宗元、李翱、皇甫湜、孟郊二三辈相与游从(4),深知而笃好之耳。何则?于举世聋聩中而欲独以黄钟、大吕铿鍧其间(5),甚矣其难也! 又三百年而欧阳公修、苏公轼辈相继出,始表章之(6),而天下之文复趋于古。嗟乎!隋唐之文,其患在靡而弱,而退之之出而振之。固已难矣。乃若近代之文,其患在剿而赝,有志者苟欲出而振之,而其为力也不尤戛戛乎其难矣哉(7)?要之,必本乎道而按古六艺者之遗,斯之谓古作者之旨云尔。 予故于汉西京而下(8),八代之衰(9),不及一人也。首揭昌黎韩文公愈(10),录其表、状九首,书、启、状四十六首,序三十三首,记、传十二首,原、论、议十首,辩、解、说、颂、杂著二十二首,碑及墓志、碣铭五十二首,哀辞、祭文、行状八首,厘为十六卷(11)。昌黎之奇,于碑、志尤为巉削(12)。予窃疑其于太史迁之旨或属一间(13),以其盛气搯抉(14),幅尺峻而韵折少也(15)。书、记、序、辩、解及他杂著,公所独倡门户,譬则达磨西来(16),独开禅宗矣。 作品注释(1)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2)昌黎韩退之:即唐代文学家韩愈。德、宪 :指唐德宗和唐宪宗。 (3)泝(sù):也作“溯”,向上推求。班掾父子:指班彪和班固父子。掾,古代佐贰官的通称。 (4)李翱: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贞元年间(785—805)进士,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其文章及思想均追随韩愈。皇甫湜:字持正,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元和年间(806—820)进士,官至工部郎中。从韩愈学古文,与李翱、张籍齐名。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贞元年间(785—805)进士,曾任溧阳县尉、河南水陆转运判官。早年隐居嵩山时,与韩愈结为至交。 (5)聋聩(kuì):耳聋,失去听觉。聩,生而耳聋。黄钟、大吕:古乐十二律中的第一、第二律。这里指合乎乐律的音乐。铿鍧(kēng hōng):钟鼓相杂之声。 (6)表章:即“表彰”。 (7)戛戛(jiá):形容困难而费力。 (8)汉西京:指西汉。西汉建都长安,以长安在西,称西京。 (9)八代:指西汉以后的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 (10)揭:举。 (11)厘:整理。 (12)巉削:高峻。 (13)或属一间:或者还相隔一层,喻尚有差距。 (14)搯抉(tāo jué):抽出,掏出。 (15)幅尺:宽度。 (16)达磨西来:达磨(也作“摩”)从西方来。达摩是南天竺高僧,梁武帝时泛海至广州,后住嵩山少林寺,为中国佛教禅宗的第一代祖师。 作品赏析这篇文章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钞·韩文》卷首。茅坤的《韩文公文钞》,就是他编的《唐宋八大家文钞》中的第一种。引,就是“序”,因为苏洵的父亲名“序”,苏氏为了避讳,就改称“引”,后人也就有沿用称“引”的。茅坤认为,为文不能离开孔子六艺之旨。以这为标准,他把韩愈的文章放在历史长河中,作了历史的评价,并对韩愈擅长的文体加以赞扬,也感叹明代“剿而赝”的拟文古风,改变实在太难。这篇小序,旗帜鲜明地表彰了唐宋八大家的古文,特别是韩愈的开创之功。行文流畅自然,褒贬分明,而且富有感情,写来颇有气势。 作者简介茅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1538年(嘉靖十七年)进士,历知青阳、丹徒二县。迁礼部主事,移吏部稽勋司,累迁广西兵备佥事,大名兵备副使。茅坤喜欢谈兵,擅长写古文,最推崇唐顺之。他与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被称为唐宋派。著有《茅鹿门先生文集》。其所选《唐宋八大家文钞》,盛行海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