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淩廷堪 |
释义 | 字次仲、仲子。安徽歙县人,乾隆二十二年八月二日(1757年10月2日)生于江苏海州板浦镇。 2六岁时丧父,其母授读,聪明好学。年十二,弃书学贾,偶在友人家见《唐诗别裁集》及《词综》,借归就灯下读,遂能诗词曾自述其学诗及治古文辞云廷堪幼而孤露,学贾不成,贫困无聊,漫为古今体诗洎宋元词曲以自怡。未几弃之,治古文辞。 乾隆四十五年(1780)冬,因对词曲戏剧有所长,受聘至扬州两淮巡盐御史所设词曲馆。在扬州时,读金、元之际诗人、文学家元好问诗,为其幽忧慷慨,悱恻缠绵所感动,极为喜爱,后为之著《元遗山年谱》2卷。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冬,淩廷堪来到北京。著名学者翁方纲见其所作诗文,极为赏识,问他何以不应科举试。答以幼时未学时文,亦不知理法。翁方纲笑道:“子为村夫子之言误矣。夫古今文一二一,岂有二理二法哉?”淩遂拜为门下弟子,习举子业。同年应试,以文不合格落选。于是南还,仍回扬州。在扬州期间结实阮元、江藩,成为终生知交。 乾隆五十年(1785),淩廷堪再次入都,寓宣武门外米市胡同好友牛坤宅。是年,孔广森进京,由翁方纲介绍,二人订交。孔广森为乾嘉学术大师戴震门人,淩廷堪于戴氏卒后始读其著作,服膺戴学,孔凌二人在京切磋学问,从周公孔子之学,到屈原宋玉辞赋,以致历算天文,无所不谈,成为挚友。 乾隆五十三年(1788),淩廷堪三次入京应试。是科凌以副榜准贡,冬,出都。次年,淩廷堪于江宁中举。 乾隆五十五年(1790),第四次入都,参加礼部会试,终于得中。成进士后,本已外放知县,但淩廷堪淡薄功名,专意治学,自请改教职。 五十九年(1794),得权授安徽宁国府学教授。 六十年(1795)三月,遂出都赴任,居京四年多,以后再未进京。淩廷堪就任后,居于是府学学署。安心教学,闭户著书,侍奉慈亲。 嘉庆十四年六月初二(1809.7.14)去世,卒年五十三岁。 淩廷堪是乾嘉学派著名学者、经学家。淩初次入都时,翁方纲授以戴震论著,读而好之。曾佣书于宣武门外琉璃厂坊肆,生活甚为清苦。发奋读书,毕生精力用于经学,他深研理学而及于音律,对音律之学亦有精深研究。淩廷堪诗文甚丰,均见《校礼堂文集》、《校礼堂诗集》。此外还有词集《梅边吹笛谱》2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