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高村 |
释义 | 1 云南省玉龙县九河白族乡北高村◎ 村情概况北高村隶属于云南省玉龙县九河白族乡,地处国道214线旁,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9千米,距县城56.5千米。东邻太安乡,南邻南高村委会,西邻中和村委会,北邻甸头村委会。总面积9803平方千米,海拔2300米,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950毫米。辖太平、快乐等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65户,总人口1924人。适宜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3319亩,人均耕地1.72亩。有林地11000亩。全村经济总收入134.3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8.26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297户通自来水,有169户饮用井水,有54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1.6%)。有465户通电,有 8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4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17.2%和73.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9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92户(分别占总数的63.6%和41.2%)。 该村到乡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5辆,拖拉机64辆,摩托车8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371亩,有效灌溉率为41.3%,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319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72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9户;全村有3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有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3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4.34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0.484万元,占总收入的45%;畜牧业收入30.159万元,占总收入的22.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130头,肉牛5头);第二、三产业收入6.6万元,占总收入的4.9%;工资性收入35.603万元,占总收入的26.5%。农民人均纯收入389.26元,农民收入以玉米、水稻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5.60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99人(占劳动力的15.5%),在省内务工100人,到省外务工16人。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465户,共乡村人口1924人,其中男性938人,女性941人。其中农业人口1924人,劳动力1330人。该村以纳西族为主,其中纳西族1817人,其他民族91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7人,占人口总数的6%;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898人,参合率98.6%;享受低保5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该村距离乡卫生院0.5公里。该村人畜混居的农户410户,占农户总数的88.1%。 2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景毛乡北高村北高村位于景毛村东南,距景毛村0.5公里,距县城 6公里。地势北高南低,紧临西郭至盘道等级公路。全村 4个村民小组,205户,846口人,有耕地 1914亩,2007年人均纯收入4800元。 北高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等,同时也种植经济类物种,主要有苹果、桃等,北高村致力于寻求高附加值的产业,他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办晋丰果脯厂。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北高村积极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投资环境,力求以崭新的姿态来开发。 3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徐福镇北高村◎ 位置面积北高村位于乡城镇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在黄城西北约13公里处.东与羊岚马格庄村相望,南与本镇秦家村毗邻,西北分别与本镇的北田村和北李村相邻.地势南高北低,呈长方形.村庄占地约0.04平方公里。 ◎ 村名由来清康熙年间,高周两姓从莱山邹家迁来,后因村中高姓多而取村名"高家村". ◎ 人口姓氏全村现有107户,男179人,女188人.全村邹姓最多65户,其次高21户,吕19户,周7户,王3户,吴、马、刘各1户。1988年人口出生率15.83%,自然增长率为10.55%。 ◎ 村政建设1947年有了第一个党员高福兴.1946年建立村正,村长吕常尧、王克跃。同期成立民兵自卫团,团长邹方彤、吕常岐。1948年建立党支部,书记高福兴。历任党支部书记:高福旺、高福兴、邹其文,高福兴、邹其文、邹国方、邹其文。现任党支部书记邹其北于1984年任职。历任村长:邹其文、李笃明,现任村委主任邹仲利。全村共有党员14名,团员10名,民兵22名。 4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胜园街道北高村北高村隶属东营区胜园街道办事处,位于街道办事处驻地以南500米处,北靠南二路,东临西四路,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属城郊结合部。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扎实开展小康文明村创建活动,实现了三个文明的齐头并进,先后被省、市、区评为“五好党支部”、“文明单位”、“文明信用村”、“省级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村内四条大街,柏油路面,安有路灯,大街两旁已完成绿化,南北七条小巷全部水泥砼硬化,有文化大院一处,面积1400平方米,办公室、活动室齐全。2008年村集体拥有固定资产348万元。全村共有210户,人口680人,耕地600亩,党支部成员3人,村委委员3人,互相交叉任职。党员人数24人,女党员3人。妇代会、团支部、民办连、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健全。本村主导产业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主要以建筑业、运输业、大型机械出租及餐饮业为主,剩余劳动力进程打工。2008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实现小康村所有规定目标。 5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史召乡北高村北高村隶属于河北省南和县史召乡,位于南和县、任县和平乡县三县交界处(北纬37°04'52.74”,东经114°52'38.89”),省道326线(邢清线)北侧,交通十分便利,县城公交车4路途经该村。村所在地距乡政府1千米,距县城20千米。东邻平乡县下町村,南邻南高村,西邻东泥井村,北邻任县双篷头村。辖北高一村、北高二村、北高三村、北高四村、北高五村等五个村民小组,19个生产队,3690人,均为汉族,耕地5556亩,处地平坦,壤土质,温带季风气候,以农为主,适宜种植玉米、小麦、高粱、大豆、棉花、花生等农作物。近几年来兴起的农副产业,比如淀粉制品:粉皮、粉条等销往全国各地,还有五金产业带动了该村的经济发展。 6、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北高村 埕前村位于埕头集镇的边界处,距镇中心6公里,东临前亭村,西靠埕头集镇,北高中心公路北埕公路穿越该村,交通方便,全村辖6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565户,人口3000人,党员57名。土地面积948亩,其中水田448亩,农地500亩,2002年村财收入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70元。全村充分利用交通便利的优势,加快村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现任书记:叶建勋;主任:叶国锋。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