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梿耞
释义

梿耞-lián jiā

词语解释

【注音】梿耞:lián jiā ㄌㄧㄢˊ ㄐㄧㄚ

一种农具或武术器具,在一个长木柄上装上一排木条或竹条,工作时上下挥动竹柄,使 敲杆绕轴转动,可用来打谷脱粒。

更多解释

(1).亦作“梿耞 ”。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的农具,用来拍打谷物使脱粒。

(2).旧时一种可以同时枷禁多人的刑具。《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四个人一面连枷,枷号二月示众。”

梿耞农具

梿耞制作方法

梿耞是专门用来打场的农具,我国北方地区称梿耞的发音为(lián jiè )。一杆五尺长的木柄,上端穿了指头粗的孔。刻一长约三寸的小木棒,形似螺丝钉,穿孔而过,卡在木柄上端,叫做“轴”。选三根粗细均匀的“暖条”(一种长在深山里的灌木,其干极有韧性,不易断裂),用泡湿的生牛皮筋并排捆紧,称之“绞扇子”。待生牛皮筋干后束得更紧,三根“暖条”成为一个结实的整体,再用四根生牛皮筋做一套,用一根小木棒采用杠杆原理把“扇子”与“轴”固定,一副梿耞就做好了。

梿耞使用方法

使用梿耞通常被称为打梿耞,是农村的一项技术活儿,初学者常打破自己的手,纵然打下也无劲道。只有使用了梿耞才能打好。正确的打法是两手相距一尺左右,握紧柄杆下端,脚呈弓步,将梿枷高高举起后,稍顿,“扇子”会转到与柄杆一条直线上,用力打下,扇子便平行于地面落下,着力既稳,所打面积也最大。惯于使梿梿耞的把式还可变出花样来,如倒手、转扇等,这是高难度动作,一般人做不出来。

历史渊源

枷本来是一种农具,又叫做柫或梿耞,其样式是在一根长竿的一端固定一节活动的短竿,人用手挥起长竿,带动短竿,用来击打堆在禾场上的稻谷。古代齐地所说道“耒耜枷芟”,指四种常用的农具,枷为其中之一。现代在一些偏僻的乡村里,仍然可以看到有些农民使用这种原始的农具打稻谷。由枷字的本意又引申为“击打”的意思,如《后汉书·马融传》里的“枷天狗,绁坟羊”一句中,“枷”字即可解释为“击打”。

梿耞相关中外文学作品

亨利六世下篇·第二幕

华列克:早在十天之前我已得到信息,我为此痛哭了一场。............敌方的兵器像闪电一般打了过来,而我方兵士的兵器,却像是枭鸟在夜间懒洋洋地飞着,又像是一个懒散的打谷人手里的梿耞悠悠晃晃地摇着,只轻轻打下去,好似替朋友拍灰一般。

中国作品

《说文·木部》:“柫,击禾梿耞也。”

宋 范成大 《秋日田园杂兴》诗之八:“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梿耞响到明。”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二:“﹝梿耞﹞击禾器……其制:用木条四茎,以生革编之。长可三尺,阔可四寸。又有以独梃为之者,皆於长木柄头,造为擐轴,举而转之,以扑禾也。”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七章:“ 大海 和 爱兰 就用梿耞来打豆子。”

楼璹《耕织图诗》"梿耞声乱发"

《捒中大风雨歌》

昨夜狂台振林木,千声万声动岩谷.横吹黑雨卷山来,飞洒如麻 乱相扑.鞭策百怪驱蛟龙,雷公雷母纷相逐.半空纯是金甲声, 时有赤虬飞贴肉.使风挟雨雨倒吹,驾雨助风风更速.朝南暮北 一旋转,有若天轮回地轴.十围杉楠摧作薪,万丛梨柿散如雹. 汹汹波浪天外来,顷刻平地为川渎.东邻才报流麦田,西舍还闻破茅屋.野水平添七尺高,涨痕遥没千畦绿.黄云满地抽针芽, 余粒但供鸟雀啄.诘朝雨止风亦停,乡村十家九家哭.一春无雨苗不滋,今兹雨多反杀榖.田头轧轧连耞鸣,但有滞穗无园粟. 老农垂泪前致辞,乞减半租救饘粥.里胥下状来摧租,悉赋输将苦不足.输官不足还卖田,稻田虽废砚田赎.舌耕笔耒几多年, 岁岁阴阳无愆伏.满城风雨供啸歌,有田不如无田乐.

梿耞古代刑具

简介

枷是古代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将犯人枷项后绑在衙门之前或闹市之中示众,又是一种残酷的刑罚。

详细说明

枷作为刑具,早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使用了。《周易·噬嗑》篇有“何校灭耳”一句,前人注解说:“校,枷也,罪重械其首也。”显然,那时的“何校”(即“苛[疑为“荷”,通假字——骨头注]校”)就是后来的枷项。除《周易》之外,枷项的做法最早见于《晋书·石勒载记》,其中写道,东晋建威将军阎粹怂恿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在山东捕捉北方的胡人卖给富家作奴隶,得到的钱财补充军需。司马腾就派部将郭阳、张隆等掳掠了不少胡人,把每两名胡人用一面枷枷在一起,准备押送到冀州。后来成为后赵皇帝的石勒当时才二十来岁,也在被枷者之列。这时的枷的式样、大小、重量已难详考,但可以肯定它是一种用木头制作的固定俘虏脖项的刑具,二人一枷是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后来对枷逐渐改进并普遍采用,式样也大体统一。南朝萧子良《净住子》云:“壁如牢狱重,囚具婴众苦,抱长枷,牢大械,带金钳,负铁锁。”可见,这时的枷已成为监狱中管理囚犯的一种常备器械了。北魏时,朝廷正式颁定枷为官方刑具之一,所以后世有人认为枷“始自后魏”。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枷的制作还不统一,当时法官和州郡长官普遍制造重枷、大枷。除了用枷之外,还给犯人的脖子上挂石块,绑石块的绳子深深勒进皮肉里,甚至勒断项椎骨。太和五年(481),魏孝文帝元宏下诏说,若不是犯下谋逆大罪且有真凭实据的犯人,不许用大枷。但什么才算是大枷,还没有固定的标准。永平元年(508)七月,魏宣武帝元恪下诏让尚书检查各地所用的枷和杖的违制情况。尚书令高肇,尚书仆射清河王元怿,尚书邢峦、李平和尚书江阳王元继等人,经过调查,把有关情形及处理意见奏知宣武帝,经圣旨批复,规定大枷“长一丈三尺,喉下长一丈,通颊木各方五寸”,用来惩罚叛逆谋反者,各台寺州郡原来制造的大枷都要焚毁,不许再用。这时规定的枷的尺寸虽然仍旧相当大,但毕竟有了可以参考的统一标准。

就在魏宣武帝下诏之后,还发生一件有趣的事。宋翻任河阴县令时,县衙里原来存放着一面大枷,名叫“弥尾青”。有人说,朝廷下诏不让用大枷了,这面枷就烧掉吧。宋翻说:“不要烧,暂且把它放在墙根下,以待豪滑之徒。”不久,有个名叫杨小驹的太监到县里办公事,颐指气使,,十分骄横,宋翻就命令衙役取来“弥尾青”给他戴上。杨小驹受了一场恶气,回到宫里向宣武帝哭诉,宣武帝认为是打狗欺主,勃然动怒,传旨让河南府尹审问宋翻,同时下诏说,宋翻违抗先帝的旨意,使用超重大枷,是擅行威权以沽名钓誉。宋翻上书申辩说:“这面枷不是我制作的,之所以留下它,不是为了惩罚百姓,而是要惩治杨小驹这样的凶暴之徒”。这件事说明,魏宣武帝以前确实到处有大枷,宋翻不畏权贵,敢于对抗有特殊身份的太监,他的勇气和魄力令人赞赏,因此一举而名震京师。

从北齐、北周到隋,都沿袭北魏的法规,普遍用枷。《齐律》规定:“罪行年者锁,无锁以枷。”《周大律》规定:“凡死罪枷而拲,流罪枷而梏,徒罪枷。”这都说明枷在这时是不可缺少的刑具。隋开皇年间,朝廷也曾对枷和杖的大小作了具体的规定。

唐代用枷更是常事。《唐六典》载:“诸流、徒罪及作者着钳,若无钳者着盘枷,病及有保者听脱。枷长五尺以上,六尺以下,颊长二尺五寸以上,六寸以下,共阔一尺四寸以上,六寸以下,径头三寸以上,四寸以下。”但是,唐代的一些酷吏并不按照规定的尺寸,而是挖空心思地制作大枷、重枷。武则天时,著名的酷吏来俊臣制作的枷最为出名.其所制作的大枷有十种名号:一曰“定百脉”,二曰“喘不得”,三曰“突地吼”,四曰“著即承”,五曰“失魂胆”,六曰“实同反”,七曰“反是实”,八曰“死猪愁”,九曰“求即死”,十曰“求破家”。还有一种特重的枷名叫“尾”。从这些名目可以想见,每一种枷都是十分厉害,令人难以承受的。与来俊臣同时的另一名酷吏索元礼手段更加奇特。他让犯人跪在地上,双手奉枷,在面前的枷板上再放一摞砖,这叫做“仙人献果”。或者让犯人站在高处的横木上,把他的项上的枷掉转方向,使长的一端朝后,犯人必然身体要前倾,而脖子也就被勒得更紧,这叫做“玉女登梯”。索元礼用这样的种种手段,常常把人折磨致死。

宋代,对枷的重量有一定的限制。开始规定,枷分二十五斤和二十八斤两个等级。景德初年,提点河北路刑狱陈纲上书请制杖罪,并且提议增设十五斤重的枷为三等。宋真宗赵恒准奏,下诏颁布施行。但在实行的时候,枷的重量常常超出规定。有的地方制的枷用铁皮包边镶角,称为“铁叶枷”,如小说《水浒传》中林冲和武松发配时戴的枷就是七斤半重的“团头铁叶护身枷”。有的地方用铁铸成铁枷,其重量当然要远远超过木枷。尽管在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曾颁发过不得以铁为枷的诏令,铁枷仍被某些酷吏使用。金代的枷常常超出规定,泰和四年(1204)七月,金章宗完颜璟曾派官员到各地巡视,对滥用重枷的现象予以查究,但并不能彻底禁绝。

梿耞武器

梿耞武器简介

唐代,梿耞就经过加重改造用于军事,主要用于守城,后又用于马上骑兵,今天使用的双截棍,就是梿耞的改良品。早在先秦时期,中原人民就采用了梿耞用于守城,称之为“梿梃”。梃意同棒。

历史依据

《墨子·备城门》中说:“二步置连梃、长斧、长椎各一物;枪二十枚,周置二步中。”意思是说守城时每二步即配备一个连梃,以其密集火力打击敌人。因此,滕州市武术内家拳研究学会的孙新杰先生经过考证说:“墨子是我们滕州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侠客,亦有人称为墨侠,他应该是双节棍的鼻祖”

据《武经总要》记载:“铁梿耞棒,本出西戎,马上用之,以敌汉之步兵,其状如农家打麦之梿耞,以铁饰之,利用自上击下,故汉兵善用者巧于戎人。”“

梿耞庄

梿耞庄简介

梿耞庄位于河北邢台。

百团大战战役战报

我尹旅×团冒雨将邢台至白塔之大小铁桥炸毁九 座。另一部袭击梿耞庄车站,激战数小时,未得手。二十三 日晚,该旅一部,猛攻疤工韩,将该地及以北碉堡完全占领,毙敌二十余,我阵亡政治指导员排长各一员及以下十八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11: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