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ZT3反坦克导弹 |
释义 | 基本情况该弹是南非陆军装备使用的新一代近距反坦克导弹,采用导管发射、红外光学跟踪、激光指令制导体制,装备陆军的步兵、战车和武装直升机用来攻击敌方坦克、装甲车、地下工事等坚固目标。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1987年在安哥拉战争中投入实车使用,1990年机载型在法制“美洲豹”(Puma)和波兰“猎鹰”(Sokol)武装直升机上进行试射,同年全面投产并于年底进入陆军地面部队服役,1993年发展其改进型ZT35,1994年机载型开始服役,计划1997年ZT35开始服役。 结构和性能特点该弹采用与美国的“陶”(TOW)相同的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4片矩形稳定弹翼位于弹体中部,4片与弹翼成45°角的矩形控制舵面位于弹体尾部。弹翼和尾舵均为折叠式,处于发射筒时,前者向后折叠、后者向前折叠;离开发射筒时,两者分别向前、后展开。该发射筒既是导弹发射器,又是导弹运输箱和贮存器。 弹体呈圆柱形,头部呈半球形,尾部呈载锥平底形,弹体内部采用模块化舱段结构,分为前、中、后3个舱段:前舱装空心装药聚能破甲战斗部和触发引信和保险执行机构,穿甲厚度100mm,改进型ZT35RR的战斗部头部装有外伸式触发探头和激光引信,以提供远距引爆能力和攻击具有抗爆破反应能力的坦克装甲目标,穿甲厚度1000mm;中舱装1台固体火箭主发动机,用以使导弹加速飞行。其2个喷管位于弹体中部两侧的弹翼前部,中舱外部是4片稳定弹翼;尾舱装制导控制设备,包括所有电子线路、电源、控制舵机和激光指令接收机、脉冲式红外光源、冷气瓶等,在尾舱内部中央装有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其四周尾舱外部则是4片控制舵面。该发动机作为助推器用于导弹发射,使导弹获得飞离发射筒的能量,随后主发动机点火工作,使导弹达到330m/s的巡航速度,在18s内飞行4km,试射时曾命中5km处的坦克。该弹在性能水平上属于第三代反坦克导弹。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最大射程 4km 最小射程 最大速度 330m/s 使用高度 最大过载 制导系统 激光指令 引 信 触发引信(ZT3) 激光近炸引信(ZT35) 战 斗 部 聚能破甲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主发动机加1台可抛式固定火箭助推器 弹 重 19kg 弹 长 1.35m(ZT3) 1.60m(ZT35) 弹 径 127mm 翼 展 400m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