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鲍寿孙 |
释义 | 人物简介鲍寿孙(1250—1309)宋代官吏,字子寿,号云松,歙县(今属安徽)人。度宗咸淳三年(1267)领江东乡荐,时年十八。元至元、贞元间为宝庆州学教授。事见《桐江集》卷一《鲍子寿诗集序》、《新安文献志》卷首《先贤事略》。今录诗五首。 人物轶事据《歙县志》载:元代歙县守军李世达部叛乱后抢劫百姓,凡稍富裕的人家,都在所不免。鲍寿孙和他的父亲鲍宗岩都被乱军捉获,将杀之,鲍寿孙愿代父死。其父鲍宗岩说:‘吾老矣,仅一子奉祀,岂可杀之,吾愿自死’。”忽然狂风大作,仿佛追兵从天而降,叛军大乱,只好丢弃鲍氏父子惊慌而逃。明代皇帝为了旌表鲍氏慈孝,遂赐建“孝慈坊”。清朝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听了鲍氏父慈子孝、争相赴死的故事,大为赞赏,挥笔写了“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的题联。 代表诗作【伍子胥庙】 百世子胥调,犹存寂寞中。 鞭尸生快怨,抉眼死遗忠。 故国古今梦,怒涛朝夕风。 登临一长啸,斜日海门红。 【松声】 千丈森森螺砢生,风来岩壑韵琮琤。 耳根一洗俗尘净,木末时闻天籁鸣。 汹汹银涛朝拍岸,萧萧铁马夜还营。 山中宰相殷勤听,说与傍人笑绝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