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宝山镇 |
释义 | 1 北京市怀柔区宝山镇北京市怀柔区宝山镇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北部山区,畜牧养殖以肉鸡为主,是北京华都公司肉鸡养殖基地。陕西省城固县宝山镇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东部湑水河畔,杨丛仪墓坐落境内。山东省胶南市宝山镇位于胶南市西北部,重点发展了一批以果品、花生、蓝莓、矿泉水为代表的绿色无公害产品,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位于辽宁省凤城市西南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宝山镇位于绥化市西南部13公里,有丰富的水草资源。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宝山镇位于宣威市东北部,2006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2418万元。 ◎ 简介宝山镇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北部山区,距怀柔城区75公里,北与河北省相接,西与延庆县接壤。全镇总面积250.45平方公里,。辖宝山寺村、养鱼池村、超梁子村、对石村、西黄梁村、盘道沟村、西帽山村、牛圈子村、大黄木厂村、小黄木厂村、下坊村、转年村、杨树下村、郑栅子村、温栅子村、下栅子村、四道河村、道德坑村、阳坡村、松树台村、四窝铺村、碾子村、菜树店村、三块石村、江村村25个行政村、总人口近10179人。镇所在地宝山寺村供电、通信、医疗、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备,交通条件良好。与111国道相接的宝碾路纵贯全境,全乡村村通公路。 ◎ 资源与经济宝山镇山场广阔,山场面积达1.2万公顷,林木覆盖率达71%,生长着柴胡、远志等多种药材。野生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盛产大扁、板栗、核桃等果品,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大扁生产基地。 宝山镇主要农产品是玉米制种,大棚蔬菜,畜牧养殖以肉鸡为主,是北京华都公司肉鸡养殖基地。 宝山镇在怀柔城区北6公里处区工业开发区内建有工业小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配套。区内企业可享受政策优惠和全方位的服务。 宝山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镇域内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境内有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有:朝阳洞(楼岩观)风景区、盘道沟妈妈洞风景区、四窝铺野猪岭自然风景区、牛圈子小龙潭峡谷风景区、四道河天桥旅游度假山庄等多处旅游胜地,还有占地近四亩的红色教育基地道德坑烈士陵园。 全镇总面积250.4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共92个自然村,10885口人(其中:农业户数3435户,农业人口10068人)。耕地面积11482亩,其中水浇地面积8006亩。山场面积31.73万亩(其中育林面积13.2万亩,宜林荒山面积18.5万亩),拥有公益林29万亩,林木覆盖率65.8%,是首都北京的重要绿色屏障。 2001年11月,原宝山寺乡与碾子乡合并建立宝山镇。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怀柔经济社会战略大发展的总目标,以推进农村城市化为契机,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巩固提高一产、培育强化二产、大力发展三产,以增收富民总揽工作全局。山区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平原工业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2005年预计可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4.3亿元,增长7.7%;农业总产值1.15亿元,增长9.1%;财政收入3200万元,增长31.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增长15%;完成工业总产值2.3亿元,增长9%;工业收入 2.3亿元,增长13.4%。全镇经济社会形势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几年来,宝山镇一方面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步伐,逐步培育,发展起“以肉鸡为主的规模养殖业、以籽种和特菜为主的高效种植业、以仁用杏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其中肉鸡养殖业起步早发展快,目前,全镇鸡舍建筑总面积已达到16.3万平米,年肉鸡饲养量达到400多万只,直接从事肉鸡饲养的农户达到320,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仁用杏总面积2.7万多亩,为发展观光采摘业奠定了雄厚基础;2005年,特采种植面积2000亩,带动农户324户,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另一方面,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先后引进北京奇跃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北京科越天油汽车管路有限公司;北京奥邦焊业有限公司;北京今世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投资千万元以上企业10家,全镇经济总量显著增加。 ◎ 自然环境宝山镇境内有白河、天河、渣汰河三条水系,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山清水秀,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2006年工作基本思路:继续实施“3221,,工程,紧围绕“举生态镇,建新农村,打特色牌,唱旅游戏,造水景观”的理念,开辟山上战场的新局面。 举生态镇:围绕白河、天河流域,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观,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进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打造生态新镇。 建新农村: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区委二届二一五次全会精神,以推进城市化、建设新农村为目标,推进宝山寺、碾子、道德坑3个中心村农村城市化进程,拉动全镇新农村建设。 打特色牌:在稳定和逐步消减肉鸡产业的同时,突出本镇地域辽阔,立地条件适宜发展林果业的优势,大力发展仁用杏、特菜和土特品种观光采摘园。 唱旅游戏:以碾子朝阳古洞遗址被批准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契机,以白河、天河沿岸自然景观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民俗旅游业,为农民增收就业搭建平台。 造水景观:规划开发利用白河、天河、渣汰河三河流域资源。一是在宝山寺中心村村南的天河、白河交汇处,以“人水和谐”为主题,建设亲水性水利生态工程。二是在碾子至石片的天河河段,以洞沟口为重点,实施河道治理工程,形成优美的水景观,使之与洞沟景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2 陕西省城固县宝山镇宝山镇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东部湑水河畔,距县城5.6公里,东与洋县马畅接壤,西与五郎乡、原公镇相邻,地处汉中市环线交通网,交通便捷、信息通畅。全镇辖10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4225户,15763人,土地面积27.51平方公里。杨丛仪墓坐落境内。包含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新石器晚期文化、商代文化、汉代文化等几个时期遗存的宝山遗址蜚声海内外。 近年来全镇实施 “果业富民、畜牧强镇”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以生猪、柑桔、西瓜、草莓、蔬菜为主的主导产业,先后引进建成投资630万元,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顺鑫鹏程良种猪选育场以及万达养殖场、宝山绿牧养殖场等一批绿色畜牧龙头企业,促进了产业化发展,全镇经济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3 山东省胶南市宝山镇◎ 基本概况宝山镇位于胶南市西北部,胶州湾西畔,北依胶州市,东邻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距胶州火车站30公里,青岛前湾港码头25公里,204国道5公里,青岛国际机场50公里,境内道路四通八达,青红高速、瓦韩路贯穿境内,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 社会发展宝山镇总面积117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3.1万人口,耕地面积4686公顷,下设55个党(总)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44个,全镇党员总数1882名。境内的七宝山脉地下矿藏资源丰富,储有铁、石墨、铅、钾、金、银、大理石等多种矿藏,素有“七宝”之称,市区主要河流风河和流经胶南胶州二市的重要河流洋河均发源于此。全镇水资源丰富,拥有大小水库、塘坝133座,蓄水量1500万立方米。 宝山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凝心聚力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以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平安建设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保障,以和谐宝山建设为目标,未雨绸缪,真抓实干,推动了全镇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农业建设先进单位”,“林业生产先进单位”,“财政收入先进单位”,“平安镇”等荣誉称号。 ◎ 经济状况宝山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凝心聚力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以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平安建设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保障,以和谐宝山建设为目标,未雨绸缪,真抓实干,推动了全镇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2005年全镇完成工业生产总值4.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8亿元。完成国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41万元,完成合同利用外资264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0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4亿元,在经济考核中位居全市第七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农业建设先进单位”,“林业生产先进单位”,“财政收入先进单位”,“平安镇”等荣誉称号。1、农业经济。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镇内土地、四荒资源丰富和大农业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思路,在培植壮大林业、畜牧、果品、黄烟、蓝莓五大基础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创建和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实现了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2005年以来,新造生态林 1.8万亩,高速公路两侧新造林8640亩;新培植养殖大户13户,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6个;种植黄烟32.5万公斤,直接增加农民收入310万元。大力实施了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小(二)型水库四座,桥涵九座,塘坝五座,大口井八眼,拦河坝七座,高位水池二座,投资90万元建设了李家沟水库综合配套工程;新购玉米联合收割机11台,小麦联合收割机35台,大型拖拉机11台,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 招商引资面对国家土地清理整顿政策带来的困难,镇党委政府把大项目招商和突破欧美招商作为重点,不断创新招商理念,优化招商环境,完善招商策略,强化招商服务,大项目招商和欧美招商取得了新突破。2005年以来共引进外资项目16个,内资项目53个,完成实际利用外资600万美元,实际到帐外资40万美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00万美元。全年落实了意大利ADR车桥、意大利罗再尔农业机械、美国协和门窗、青岛鑫泰达科技、青岛弘元基实业等9个重点项目。其中:美国协和门窗集团与青岛亚森木业公司合资项目,总投资1000万美元,注册资金500万美元,投产后产品全部出口美国;意大利ADR公司独资及合资车桥项目,总投资860万欧元,注册资本430万欧元,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 ◎ 特色农业该镇先后完成了上柴明月苹果、韩国丰水梨、宝花牌花生等青岛市农业品牌的注册认证,和蓝莓中国绿色食品、中国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打响了宝山特色农业品牌。该镇充分发挥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精品园区的带动示范作用,挖掘境内水资源充足且水质较好和土地资源丰富的特点,重点发展了一批以果品、花生、蓝莓、矿泉水为代表的绿色无公害产品,使宝山农产品走出了一条绿色品牌生产经营的路子。。 ◎ 重点工程2005年,500千伏变电站、青莱高速公路宝山段、瓦韩路拓宽三项重点工程同时在该镇开工建设,总投资8.8亿元,占地1632.28亩,涉及23个村、1300 户群众。该镇党委政府对三大工程建设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发展宝山、振兴宝山的难得机遇,牢牢抓在手上。镇党委政府在成立重点工程指挥部的基础上,层层宣传发动,将群众工作做到炕头、街头、地头,面对面向群众讲政策,心连心保群众利益,严格资金兑付,确保了赔付资金第一时间送达村民手中,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赞誉,为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主动加强了与施工单位的联系,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了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到目前为止,500千伏变电站土建工程已全部完成,已建设铁塔72个,开通线路4条;瓦韩路路基任务已全面完成,不久将开始路面沥青铺设;青莱高速公路正在加紧施工,两侧可视范围内的绿化工作已全部结束。 ◎ 社会各项事业该镇注重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实际困难入手,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镇目前拥有初中1所,小学4所,幼儿园9所,卫生院1所,医疗室(站)17个。2005年镇党委政府继续加大社会事业各项投资,投资52万元新建供水站一处,铺设供水主管道1700米,投资200万元为11个村新接通了自来水,有效解决了镇村企业、居民“吃水难”的问题;投资150万元建设了集文化教育、劳动力培训、便民服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农民教育文化中心综合楼,同时通过技术型培训、召开劳动力洽谈会、引进企业招工等方式转移就业950人,有效解决了群众“致富难”的问题;投资150万元建成中心小学教学楼一座,并配备了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等教育教学设施;投资60余万元改善了幼儿教育设施,其中新建中心幼儿园一处,区域性幼儿园两处;投资70多万元在镇中、小学校实施了“双热”工程,进行了伙房改造,解决了农村学生“喝凉水、吃凉饭”的问题;同时,扩建了镇中心小学操场,铺设了200米的标准炉渣跑道,并为学校配备了5辆学生班车,基本上解决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镇卫生院门诊综合楼,购置了各种先进的治疗、检查、化验设备,建设和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18处,完善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实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 小城镇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工作思路,镇党委政府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严格的建设管理、完善的制度保障,推动了镇驻地城镇化建设的有序发展。2005年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入2126万元,开发建设文教卫生设施、商住楼、农民公寓、通用厂房等各类建筑31480平方米。投资380万元将原镇供销社房改造成集农机销售、维修、农机人员培训为一体的农机商城;完善了“三纵三横”的道路网,投资100万元对镇驻地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亮化、美化,共硬化道路1810 米,安装路灯60盏,栽植苗木1200棵,并组建了护路保洁队伍,对所有环镇路进行常年养护,确保了道路畅通;对原镇政府楼周边约40亩地进行了综合改造,规划建设了商贸中心一处,有效解决了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难”的问题;胶南利群便利店、维客购物中心、黄岛国货中泽连锁超市宝山分店等相继落户该镇,进一步完善了镇驻地功能,膨胀了镇驻地规模,提升了城镇化水平。 ◎ 下辖村庄林子村 小窝洛村 东宅科村 白家屯村 黑埠沟村 七宝山村 从家屯村 尚庄村 胡家村 冷家村 王家小庄村 上柴村 下柴村 李家沟村 前沟村 罗戈庄村 大陡崖村 小陡崖村 滕家村 瓦屋大庄村 董庄村 雷家庄村 金沟村 柳家屯村 中山前村 东山前村 西山前村 埠石村 付家屯村 肖家屯村 吕家村 向阳村 张八朱村 金岭村 陈朱屯村 荒庄村 金槽沟村 大张八村 庙王村 黄山后村 小张八村 抬头村 薛家沟村 ◎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9509 男 15246 女 14263 家庭户户数 9976 家庭户总人口(总) 29227 家庭户男 15024 家庭户女 14203 0-14岁(总) 5246 0-14岁男 2705 0-14岁女 2541 15-64岁(总) 20253 15-64岁男 10686 15-64岁女 9567 65岁及以上(总) 4010 65岁及以上男 1855 65岁及以上女 215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8151 4 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位于辽宁省凤城市西南部,所跨东经123 °40 ′13 ″—123 °57 ′12 ″,北纬40 °15 ′37 ″—40 °30 ′40 ″。东邻凤山经济管理区大梨树村,南靠白旗镇,西与沙里寨、岫岩满族自治县大营镇接壤,北与鸡冠山镇相连。镇政府驻地红旗堡,距凤城市22公里,距沈丹高速公路凤城出口16公里。总面积316 K㎡,东西长22 ㎞,南北宽18 ㎞。辖10个村,109个村民组,5879户,21689人。其中,农业人口20584人。 自然地貌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地形由低山和丘陵构成。主要山脉有宝石山、老虎岭,最高峰黑沟岗小平顶峰,海拔810.2m。其中与岫岩交界处的老平顶,曾是人民解放军雷达监测站,山中林木丰茂,有多种珍稀树种,溪水长流,水质清洌,可开发矿泉水资源,也是旅游、休闲的上佳场所。主要河流有喇蛄沟河、红旗河。境内的汤池村有地下温泉一处,有近百年历史,地表水温46℃,日出水量为300吨以上,水中有20余种微量元素,号称凤南第一泉,具有较高的医疗疗养作用,2000年招商60多万元建成一处集休闲、洗浴、疗养、餐饮于一体的玉龙潭大酒店。温泉对面有两层落差20多米瀑布,并形成20多处形态各异的石盆、石碗、石匙、石碟等,山中林木丰茂,景色怡人,当地人称大石湖,极具开发价值。 年平均气温7.5℃,年降水量1000mm,平均无霜期165天。耕地面积49510.5亩,林地面积34.9万亩,牧草面积100亩。 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13种,主要有金、菱镁、硅石、红柱石、白云石、花岗岩、石灰石、石墨等,其中红柱石储量2亿吨,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最高品位24%,是高级耐火材料。石灰石储量10万吨,花岗岩、大理石储量1亿立方米,硅石储量6,000万吨,菱镁储量50万吨。 交通电信发达,省级公路爱盖线与县级公路宝黄线在红旗村交接。全镇10个村村村通公路,其中9个村通油路。程控电话装机4712余部,实现组组通电话。无线通讯发展迅速,中国移动建塔台6个,网络覆盖10个村,中国联通已建成使用塔台2个,可覆盖10个村。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全部完成。 5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宝山镇◎ 简介宝山镇是北林区大乡镇之一,位于绥化市西南部13公里,地处东经126°54'北纬46°31'。镇域面积140平方公里,东西长22.5公里,南北宽12.5公里。全镇地处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现有耕地14.9万亩,人口33457万,辖9个行政村。镇政府位于宝山村东哈伊公路104公里处。镇内交通十分便利。哈绥、哈伊、绥兰三条公路自西向东从镇内穿过,村屯道路宽广、整洁,形成了环网路。路面全部沙石化。 宝山镇名源于境内宝山屯名。1862年(清同治元年)放荒招垦前,泥河两旁已有人定居,此地土壤肥沃,旱涝保收,再从顺泥河向北望去,会看到无数小山包,故当地人称此地为“宝山”。原属呼兰副都统,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后,划归绥化厅管辖。中华民国时期,属永安镇管辖范围。东北沦陷后,1935年设宝山保,1941年改设宝山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设置宝山区,1951年11月改为第二区。1956年4月,并村划乡,设置宝山乡。1958年8月,将胜利乡和新立乡并入宝山乡,成立宝山人民公社。1961年将宝山公社划分为宝山、胜利两个公社。1984年3月,将宝山公社改为宝山乡。1985年4月,改为宝山镇。 ◎ 特色产品高油质大豆,面积:20700亩,其中品种有垦农18、东农163、合丰41、垦4。富硒谷子,面积:300亩。无公害绿色大棚蔬菜,共有大棚 155 栋,面积:24万平方米。日光节能温室29栋,面积5.6万平方米,其中品种有小白菜、生菜、油豆角、茄子、黄瓜、西红柿、油桃、平菇、花卉等。 ◎ 招商引资几年来,宝山镇乡镇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1年末,全镇民营企业发展到792户,其中50万元以上的大户23户。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2.6亿元,利税实现2635万元。镇党委、镇政府一般人重审镇情、分析了限制宝山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缺乏雄厚的资金,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缺乏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确定了利用该镇的资源优势(土地、粮食、劳动力、农副产品)、区位优势(临城、靠路)、环境优势(水电设施齐备、交通便利),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把外地的资金、人才吸引到宝山来,使乡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到2002年,全镇共引进项目3个(汇丰木业有限公司、东兴大酱厂、聚兴通用机械厂),引资总共400万元。现已全部建成投产。镇把引资重点,放在粮食、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资源开发上,计划引进外资1500-2000万元,引进高新项目3-5个。 ◎ 旅游资源该镇拥有丰富的南泥河资源,河段长17公里,宽1.5公里。总面积2550公顷。有丰富的水草资源。其中,鱼池600公顷,水稻850公顷,草资源1150公顷。同时,南山头绿树成荫,具有极其丰富的水、土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已初具规模的旅游景点,有三处。1、丰农水库,位于联合村南部,是早期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库,长3公里,宽1.5公里,面积450公顷。这里风景优美,景色怡人,库区水质清澈,野生鱼种类凡多,附近池塘、沙滩交错,是居家旅游、度假良好去处。2、九龙口,位于永发村南侧泥河地段,长3.5公里,宽1.5公里,面积375公顷。葱郁的树木、秀丽的风光,幽雅的环境,涓涓流水,平静如画的池水,农家小院,是您感觉美好大自然的理想去处。林场村的双龙泉陵园墓地。长3.5公里,宽1.5公里,面积525公顷。绿树成荫、花香鸟语、芳香怡人。3、南泥湾,位于宝山村南,长3.5公里,宽1.5公里.面积525公顷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山坡、洼地、苇塘、草地交错,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6 云南省宣威市宝山镇◎ 简介宝山镇位于宣威市东北部,镇政府驻地宝山村距市区52公里,国土面积230.8平方公里,耕地100070.2亩。宣—文、宣—普、宝—田三条主要交通干线穿境而过,连接周边乡镇,是宣威东北部最大的集市。全镇辖16个村委会(被古、塘子属民族村委会),148个村民小组,170个自然村,2006年末总人口68114人,农业人口62770人,是典型的农业大镇。 玉米、洋芋、水稻、烤烟、生猪、煤炭产业是全镇经济的主要支柱。境内3万亩草山可开发大型专业化畜牧养殖和草原旅游。历史悠久的宝山黄豆腐、豆腐干、“紫云宝”乌洋芋、干酸菜、“三酱风味”酱、火腿等农特产品远近闻名。 ◎ 近年发展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发挥优势强支柱、突出特色调结构、扩大规模增效益、力争项目强基础、建设集镇活流通,煤炭产量产值明显突破,烤烟支柱日益巩固,农科推广普遍加强,种植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畜牧养殖取得新进展,特色产业较快发展,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产加销体系逐步健全,紫云宝乌洋芋、三酱风味、黄豆腐、干酸菜等特色产品市场前景看好,增收渠道有效拓展,农民负担持续减轻,扶贫济困力度加大,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2006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2418万元,比上年增8%;农民人均纯收入2163.2元,比上年增8.3%。财政总收入2362万元,比上年增37%;财政总支出2124万元,比上年增29.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2770亩,总产量2619.6万公斤,比上年增2.6%。收购中上等烟205万斤,产值1255.3万元;种植业收入7210万元。出栏肉猪80490头,肉牛226头,肉羊2090只,鸡43169只,畜牧业收入6021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2262.14万元,工资性收入2132.8万元,其它收入568.56万元。 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全镇人民将在团结进取、求真务实的镇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工作全局,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巩固和壮大烤烟、煤炭、马铃薯、生猪、玉米五大支柱产业,发展“紫云宝”乌洋芋、经果林、宝山黄豆腐及“三酱风味”酱、蔬菜及干酸菜和生姜、魔芋、药材五类特色产业,强化劳务输出、商贸服务、特色农产品开发和加工运销、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四条增收渠道,着力夯实农田水利、交通网络、集镇建设三大基础,依靠科技增效益,突出特色闯市场,改革开放促活力,统筹发展创和谐,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7 上海市宝山区宝山镇宝山镇是宝山区区委、区府所在地,南至黄浦江与长江交汇处的吴淞口、东临长江、西至蕰藻浜—沈师浜—果园界河、北至宝钢护厂河,总面积约10.45平方千米。街道办事处位于友谊路197弄12号,辖区内等34个居委会,炮台村1个村民委员会,户籍人口97254人,常住人口11.7万人,外来人口1.23万人,户籍数37212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