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宝丰窑 |
释义 | 建造历史宋、金时期瓷窑,在宝丰清凉寺,属汝窑系统。烧瓷品种有青釉、白釉、黑釉、绿釉、酱釉、三彩、钧釉等。青瓷质量较好,造型、纹饰与耀州窑近似,青釉印花碗较多、纹饰主要有缠校菊纹、菊瓣纹、海水鱼纹、海水螺纹、莲纹、分格折枝花纹等,还有其他窑所未见的海水船纹。刻花装饰见于盘、瓶、器盖、碗上,有刻线纹、刻菊瓣纹。划花装饰有花卉、划花间篦划纹。青釉光素器物中的厚唇小足小碗,与耀州、临汝窑青釉小碗很相似。还有的碗内饰5至6条线纹装饰,这类碗在耀州、临汝等窑也很常见。此外光素器物还有器盖、双耳罐等。白釉器物有黑口碗、双耳罐、瓜棱罐、珍珠地划花瓶、篦划水波纹瓶、柳斗杯。黑釉器物有线纹罐,酱色花纹器物有瓶、双系瓶、罐、六角纹盘(有的里心有褐色点彩)等。 珍品窑藏黑釉戳麦粒纹装饰在北方其他窑中比较少见。酱釉碗有的为外酱釉、内酱口白釉。绿釉器有水波纹、篦点纹枕、梅花式盒、炉。三彩器有腰圆、八方枕、此外还有赭黄色划花腰圆忱。钧釉标本较少,主要器形为碗。宋代宝丰窑瓷器标本见下图。 外观形状宝丰窑南北长2500米,宽1000米,含窑址20余处。窑址内涵甚丰。东南部韩庄村东南有晚唐及五代时期的窑址,其余大部分为宋代民窑,以印花青瓷及黑白瓷为主。西部为金、元时期窑址。"汝官窑"址紧临村南,面积93万平方米。窑址地势平坦,四面环山,有小溪绕其西、南两侧。当地制瓷原料丰富,煤炭、木材、高岭土、釉药等就地可取,并发现玛瑙石等汝瓷釉之重要原料。 发掘过程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员在窑址上进行了首次试掘,探明作坊、窑炉及汝瓷窑藏,所见器物多为天青釉裹足支烧,为汝官窑之典型器物。这一发现解决了历史上一大悬案,揭示了"宋代五大名窑之魁"的汝官窑址所在地之谜。 <IMG src="http://www.zh5000.com/Photo/gyp/2008-04-04/200844103055464.jpg">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