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薄山水库 |
释义 | 薄山水库概况:薄山水库又称薄山湖,位于确山县城南20公里处,为溱头河上的大型山谷水库。 1950年,汛期淮河流域持续降雨1个月,从6月26日到7月25日,年久失修的中、上游堤防多处溃决,地势低洼的中游地区成为一片泽国。当年全流域受灾面积4687万亩,人口1339万人。于是,1951年,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于是,水利二师及当地民工在1952年在确山县仁店镇薄山修建薄山水库,1954年完工,是淮河上游继石漫滩、白沙、板桥之后的第四个大型水库。总库容二亿八千四百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五百七十平方千米。 水库主要工程:薄山水库有三个主要工程:在李岗山与薄山之间修筑一个高三十八米、全长四百四十五米的土坝,作为水库的墙壁。在土坝左边李岗山上凿通一个长三百一十四米、直径三点五米的隧洞,作为水库控制洪水的大门(输水道),雨季将闸门关起来,洪水就安全地储蓄在水库里,旱季将闸门打开,水就流出去灌溉田地。在土坝的右后方,距坝基四公里的马鞍山与薄山之间开凿一条长七百米、底宽五十米、比坝顶低四米的溢洪道。 因防洪标准低,于1956年5月至10月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进行扩建,将大坝加高2.75米,库容由2.84亿立方米增至4.1亿立方米。1975年8月~1976年春,将溢洪道底降低5.6米,底部高程由115.59米降至110.00米,底宽由原50米增加到86米。1981年冬至1983年春又按可能最大降雨标准进行除险加固:大坝从下游贴坡加高7.66米,其高程达130.00米,设防浪墙高1米,总库容由4.1亿立方米增至6.2亿立方米;溢洪道建闸5孔;输水洞出口进行改善;电站装机又增加2台1600千瓦。 库区原全赔高程110.00米,移民高程118.09米。除险加固规划的起调水位113. 80米,二十年水位119.20米。但在除险加固时,上游迁赔问题未安排解决,因而目前起调水位暂定110.00米。 特征水位:校核水位 128.2米(可能最大洪水水位)。 设计水位121.3米(百年一遇)。 正常水位116.6米。 死水位92.0米。 水库水位与库容及蓄水面积之间的对应关系: 水位(米) 86 91 96 101 106 111 116 121 126 130 库容(亿立方米) 0.08 0.25 0.68 1.14 1.86 2.68 3.85 5.36 6.86 面积(平方千米) 0.5 2.6 4.6 8.2 11.0 14.6 20.6 26.6 34.0 41.1 泄洪方式:原规划泄洪方式:五十年以下洪水时控泄100立方米每秒;五十~百年控泄1000立方米每秒;百年以上敞泄。因上游迁赔问题未安排解决,目前降低汛限水位运用,加之下游宿鸭湖水库防洪标准相对较低,因而改按五十~五百年控泄1000立方米每秒,五百年以上洪水时敞泄。 薄山湖景区:薄山 水库 著名景点有:神驼戏水、猛虎啸天、湖心岛、野猪岭、锦鸡峰、将军壁、打狗潭、翠竹溪、猴儿崖等30多处。湖周围森林覆盖率为75%,92年被林业部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并被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选为《西游记》、《长征》等影片拍摄外景地。 溱头河 溱头河古称溱水,《水经注》称“溱水出浮石岭北青衣山,亦谓之青衣水也”。发源于确山与泌阳交界千眼岭,流经确山、汝南,全长135千米,流域面积1850平方千米。在上游建有薄山水库,总库容6.2亿立方米,在夏屯并入宿鸭湖水库。夏口以下河段成为宿鸭湖泄洪道,于沙口注入古汝河,随汝河入淮。 溱头河由于“溱”字生僻,在当今地图及书籍中多称“臻头河”。溱头河在当地俗称沙河,上游称石滚河,下游又称余子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