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7·19贵州织金特大交通事故 |
释义 | 事故2003年7月19日下午,贵州省织金县境内发生一起特大恶性道路交通事故:一辆宇通大客车载着44名乘客,冲出路面,一路翻滚着坠入100多米深的山谷悬崖,导致23人死亡、21人受伤,车辆完全报废。 当天中午,织金县汽车运输公司一辆车牌号为贵F50772的宇通大客车,从贵阳客车站出发,返回织金。26岁驾驶员李健驾驶着大客车,驶过斯拉河大桥、爬完一段5公里的长坡后,在来岗弯(小地名)一直拐弯处,冲出路面,一路翻滚着摔下悬崖。事后有目击者称,大巴快速上坡急转弯时冲出了路面,扎进了路旁堆积着的沙堆,随后,车体打着滚向右侧翻过去,撞击到坡上一个石块垒砌的水池后,受阻的车子向上跳了一下,随即便被抛向坡上的一条小石子路,由于惯性作用,在石子路上没有任何停留,大客车向着100余米高的悬崖深壑掉了下去。张文明说,在大客车翻滚到深谷底的整个过程中,乘客不停地被从车体中抛出来。“简直就像筛子一样,让人不寒而栗”。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交警、村民组成的100多人的救援队伍,紧张地抢救伤员。当天,省公安厅厅长姜延虎、副厅长王泽洪、省农委会耿主任省交警总队队长施长征、毕节交警支队队长袁保平及当地各级政府有关负责人,相继赶到现场指挥救援。由于客车落下深谷后,掉进一个0.5米深的水塘中。救援人员在这口水塘底捞出17具尸体。在半山腰也发现4具尸体。村民和政府组织的救援人员紧急抢救,人们将尸体一具一具地抬到半山。 肇事驾驶员在翻车过程中被抛出车外,落在半山腰,不久就被过路客车带到织金抢救。其他23名伤员被救援人员拦车送往附近医院,其中两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调查贵州织金“7·19特大交通事故”原因调查仍在紧张进行中。贵州省交警总队事故处称,对出事大客的车况鉴定已结束,车辆的制动等均属正常,基本排除了车辆机械故障造成事故的可能。虽然出事路段属上坡路段,但经初步分析判断,车速过快、操作不当应该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据现场交警崔第勇介绍,交警在现场检查发现客车制动系统和方向系统均没有问题,挡把固定在3挡位置。初步估计是车速过快,遇急弯险情时驾驶员操作不当等因素,引发了这起交通惨剧。但具体原因要等技术人员对该车做技术检测后才能认定。织金县煤炭工业局上坪寨验票点地处事发路段,据参与救援的“义务救援队”队员介绍,他们从1998年至今,已参加数十起沿线10公里内路段的交通事故的救援。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5人死亡。“这一带简直就是‘死亡地带’”一工作人员摇着头说。 善后事故发生不久,肇事车挂靠单位织金县汽车运输公司经理李真富即率领公司员工十余人赶到现场,李经理说,公司首先垫付了伤员的全部治疗费用,对被确认的死者,公司向每名死者家属预支3000元的费用,待处理完现场后,再行协商赔偿事宜。事故善后工作进入第三天,事故现场的搜救工作基本结束,伤员救治和死者后事处理正在有序进行。目前,仅剩的一具目前仍摆放在出事现场,等待认领。其他23名死亡乘客已有22具尸体被认领。救援人员称,如果无人认领剩下的一具尸体,将把他暂时存放在殡仪馆。据了解,事发后,当地政府紧急拨出专款,给予每个死者家属3000元安葬费。由于大客车沉入山谷,且完全变形,只有切割解体后才能运出山谷。 与此同时,受伤人员病情趋于稳定。据织金县中医院医生介绍,14名病人的情况良好,无病情加重迹象,几个轻伤患者最早将在10天后出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