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褒斜道石刻
释义

褒斜道石刻,中国东汉至明清时期刻在褒斜道石门内外的石刻。在陕西省汉中市境内。褒斜道是古代由关中越秦岭入蜀的交通要道。石门的东西两壁及附近,现存古代摩崖石刻百余品。

简介

褒斜道石门的东西两壁及附近,现存古代摩崖石刻百余品。其中以汉魏刻石为主体的十三种,世称石门十三品。石刻内容主要是记功颂德。记颂东汉开通褒斜道事迹的,有鄐君开道碑、杨君石门颂、李君表、杨淮、杨弼表记等。记颂北魏重开褒斜道的有石门铭、石门铭小记。另还有南宋时记颂重修山河堰水利工程的石刻。这些石刻是研究古代交通及书法艺术的珍贵材料。

地理位置

褒斜道位于汉中市北50千米,是古代连接关中与汉中的一条要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两河谷,贯穿褒斜谷而得名。起自汉代褒中县(今陕西省汉中市与勉县交界处)褒口、经三交城、赤崖,溯褒水 河而上,出斜谷至眉县,全程235千米。褒斜道为秦昭王时所开,当时人们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历代以业,多次增修。褒斜道开凿建成,沟通了秦岭南北的联系,加强了中原与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公元前206年,刘邦经褒斜道赴汉中就汉王位。

构造特点

石门在褒斜谷两端。北端为大石门,在眉县;南羰为小石门,在今汉中市北约17千米处。小石门简称石门,大约于战国时期,为修褒斜栈道而凿,后经历代修凿,方告开通。石门洞长13.6米,宽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当时施工是采用古代的火烧水激法开山破石,是中国最早的人工隧道之一。

摩崖石刻在石门遂道的两壁和石门南褒河两崖上,有汉魏以来历代文人学士留诗题名百余方,通称为“石门石刻”。其中“汉魏十三品”、“李君表”、“石门颂”等最为著名。

文物保存

1969年石门修水库。因石刻在蓄水线下,汉中市将《石市十三品》完整地切割下为。保存于汉中博物馆展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8: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