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 |
释义 | 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简称新冶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钢铁企业之一,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其前身大冶铁厂是清末由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素有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之称。 公司简介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简称新冶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钢铁企业之一,其前身大冶铁厂是清末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素有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之称。1948年改称华中钢铁公司,1953年改为大冶钢厂,1995年改制后规范为冶钢集团有限公司,1997年大冶特钢A股在深交所上市。2004年,中信泰富投资有限公司出资收购了冶钢集团有限公司钢铁主业资产,组建了外商投资企业——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 新冶钢是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和全球华人企业500强之一,为湖北省百佳纳税企业。 新冶钢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占地面积六千多亩,厂区内拥有100多公里的铁路,有停靠5000吨级轮船的200万吨码头一座。南北贯通京广、京九大动脉,西通沪蓉高速公路,距九省通衢的湖北武汉市仅有70公里高速路程,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新冶钢是中国生产特钢品种和规格最全的特钢企业之一,是拥有规格最全、口径最大的中厚壁无缝钢管基地和合金棒材基地,2010年还将建成中国大规格锻件的特冶锻材基地。目前,拥有捣固炼焦、铁水红送、连铸连轧、特冶锻造、特种钢管热加工等一批国内先进的生产线和技术装备。年产特殊钢200万吨,主导产品有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工模具钢、易切削钢、军工钢、中厚壁无缝钢管等重点大类,能生产各种棒材、扁材、盘卷、锻材、锻件、无缝管等多种型材,生产品种达800多个,产品规格1800多种。钢材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天航海、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铁路运输、石油化工、百万千伏电站、高压锅炉等领域。产品出口到美国、德国、意大利、韩国、日本等欧美、东南亚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冶钢与中国航天自2010年起,新冶钢接到订单,为制造“天宫一号”火箭发动机提供一种关健材料特种合金无缝钢管。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到“神六”飞天和“嫦娥奔月”,质量卓越的“黄石造”特钢产品均立下了汗马功劳。60余年来,国产军工产品中,小到轻武器,大到战斗机、两栖坦克,太空中的载人飞船,几乎都使用新冶钢的产品。 目前,新冶钢公司承担着我国82个牌号、256项军工钢铁产品的生产任务,其中重点定点产品7项,全国唯一军工定点产品4项。其生产的高温合金、功能材料、耐热钢、不锈钢、轴承钢、合金结构钢、弹簧钢、高强钢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兵器等领域。 发展历程由近代工业奠基人张之洞主张提议,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赞同于1908年组建成立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 1913年汉冶萍公司在第一届股东大会上正式确定筹建大冶新厂。 1916年汉冶萍公司董事会授“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大冶钢铁厂之章”给大冶新厂,大冶钢铁厂正式定名。 1924年汉冶萍公司将大冶铁厂和大冶厂矿合并为一个机构,定名“大冶厂矿”。 1938年国民资源委员会下令将汉冶萍公司所属厂矿设备运往重庆另建新厂。十月,汉冶萍公司大冶厂矿沦陷,日军设立“大冶矿业所”。 1945年国民政府经济部接收日本制铁株式会社大冶矿业所,成立“日铁保管处”。 1948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成立华中钢铁有限公司,并由华钢接收汉冶萍公司全部资产,至此汉冶萍公司名义正式撤销。 1949年武汉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华钢,正式定名为“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华中钢铁公司”。 1950年中共中央命令将大连钢厂特殊钢车间迁入华钢,并另添部分设备,将华钢改建为特殊钢厂。 1953年原华中钢铁公司奉命改厂名为大冶钢厂。厂名全称“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华中钢铁公司大冶钢厂”。 1994年大冶钢厂改制规范为“冶钢集团公司”,同时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挂牌。 1995年“冶钢集团有限公司”揭牌。 1997年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A股在深交所上市。 2000年东方钢铁有限公司并入冶钢集团有限公司。 2004年 中信泰富收购冶钢集团有限公司钢铁主业资产,组建“湖北新东方钢铁有限公司”,一届董事会上更名为“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理念 德才 唯实 融合 博新 企业经营理念 真诚 竞合 双赢 超越 干部行为准则 严正 高效 奉献 创造 企业质量方针 坚持质量第一,创建客户价值 组织架构发展规划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是中国资深的特种钢公司,在管材、锻材和特殊品种钢材的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和稳定的客户群,产品曾用于中国神州5号、神州6号和神州7号航天设备上,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为中国的特种钢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09年钢铁业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企业亏损和极少盈利的情况下,新冶钢坚持以特色为主,依旧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2010年根据市场环境、国家产业政策和自身情况,为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针对在建项目投产后,新冶钢公司现实生产和物流顺行问题,公司决定实施二期工程。 已经建设完成的钢管项目和在建特冶锻造项目都有好的国内外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钢管机组主要生产结构管、工程用管、液压支柱支架管和锅炉用管,大部分不在美国征收反倾销税品种之内;管径大于406.4mm的无缝钢管也不在欧盟征收反倾销税规格之内。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将会有更好的出口市场。 为了确保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后有稳定可靠的钢坯(锭)的供应渠道和燃气供应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开发新特钢品种,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信誉度和竞争力,并有序的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工艺设备,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已势在必行。 一、项目建设内容概述考虑未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新冶钢针对当前所有各机组的设备状况、生产能力,进行了多次研讨、论证,提出下述逐步淘汰落后产能,解决轧钢坯料不足,释放轧钢生产能力,增加效益。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 1) 原料码头 2) 新建原料场 3) 新建烧结机一台 4) 新建高炉一座 5) 新建转炉炼钢厂 6) 新建制氧机 7) 其他相应配套公辅设施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解决钢管和锻材坯料不足,释放轧钢能力 正在建设的钢管项目将在2009年下半年相继投产,特冶锻造项目也将分别在2010年建成投产,项目可为其提供各种合格的坯料,同时炼铁和炼钢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可解决后续生产燃气不足的问题,如果用天然气代替,则需付多上亿资金,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蒸汽、余热水、余压发电等,项目建设可为后步轧钢工序提供廉价、可靠的能源。 2、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尽快淘汰落后钢铁产能设备按国家钢铁产业政策规定,小高炉、小烧结设备都属淘汰的范围,落后设备必须尽快淘汰。 三、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为确保二期工程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新冶钢反复对项目进行了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 1. 新建的烧结、高炉、转炉、方/圆坯连铸等项目,是国内成熟技术,均能满足特钢冶炼的要求,没有技术风险。 2. 钢的产品纲领,是供应后部轧钢工序生产所必须的钢种,均是目前市场上适销对路的产品,都在盈利之列。 3. 高炉、转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冶金煤气,解决了企业燃气不足问题,可充分利用高炉、转炉煤气替代外购天然气,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减少气体排放量,实现循环经济,对建设和谐社会、保持清洁的周边环境做出贡献。 4. 项目建设还为未来的发展留有空间。 5. 项目投资综合收益高,项目经济效益是好的,财务上是可行的。 大冶特钢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冶特钢)位于湖北省黄石市。1993年5月,经湖北省体改委批准,由大冶钢厂作为主要发起人,以其生产经营主体部分与东风汽车公司、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共同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组建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3月,大冶特钢A股(000708)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大冶特钢主要生产齿轮钢、轴承钢、弹簧钢、工模具钢、高温合金钢、高速工具钢等特殊钢材,拥有800多个品种,1800多种规格,通过南德TUV公司ISO9001标准2000版和QS9000“199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大规格四级系泊链钢通过美国ABS、挪威DNV、英国LR等国际著名船级社认证。轴承钢、齿轮钢等十二个品种获国家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先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汽车关键部件用钢研究与开发》等10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节约型易切非调钢等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电弧炉炼钢高效化节电集成技术》获2008年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金属中夹杂物含量的图像分析与体视学测定国家标准》等11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生产产品主要向汽车、石油、化工、煤炭、电力、机械制造、铁路运输等行业以及航海、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服务,产品畅销国内外,远销世界五大洲近30个国家和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