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褒斜道 |
释义 | 在秦岭山脉中,有一条贯穿关中平原与汉中盆地的山谷,其南口曰褒,在今汉台区北15公里;北口曰斜,在眉县西南15公里,长凡235公里。自战国起,就有人在谷中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历代踵继,多次增修,后人就命名为“褒斜道”。 基本概况褒斜道南起褒谷口(今汉中市褒城附近),北至斜谷口(今眉县斜峪关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而得名。褒斜道为古代关中通往巴蜀的主干道路,为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全长249公里,其中太白县境内114公里,贯穿王家堎乡、咀头镇、桃川镇、鹦鸽镇四个乡镇。 古籍记载栈道,又称栈阁之道,是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大发明、世界交通史上的一大奇迹。先民们为了缩短行路里程,降低翻山涉水的行路强度,同时也出于军事需要,在下有急流的山崖绝壁上,用器物开凿凌空铺架道路的孔穴,孔穴内插入石桩或木桩,在桩的上方铺上木板、木棒或石板,可以行人、行车,谓之栈。为了防止这些木桩、木板、木棒因风雨侵蚀而腐烂,又在栈道上端建起房亭(亦称廊亭),谓之 “阁”, “栈阁道”即以此而得名。《读史方舆纪要》载:“褒斜之道,夏禹发之,汉始成之,南保北斜,两岭高峻,中为褒水所经。春秋开凿,秦时已有栈道。” 《尚书禹贡》载:“历汉川至褒水,逾褒而暨于衙岭之南,溪灌于斜川,届于武功而北以入渭。” 《汉书·地理志》载:“斜水出衙岭山,北至眉入渭;褒水亦出衙岭山,至南郑(今汉中)入沔。” 《水经注·沔水条》载:“汉水又东合褒水,水西北出衙岭山,东南迳大石门,历故栈道下谷,俗谓千梁无柱也。” 《水经注·渭水条》载:“斜水,西南出衙岭山,灌于斜川,属于武功。”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即指此而言。同上书《河渠书》载:“其后有人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天子(汉武帝)以为然,……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汉武帝大加修凿褒斜道500余里,从而出现了“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盛况。诸葛亮六出祁山,其中第二次出山即取道褒斜道。 由上可见,褒斜道在夏朝时即有小路相通。到了战国时期,由于冶铁技术的发展,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就有了铲石凿孔的能力,为修凿栈道提供了条件。因此战国和秦时期,对褒斜道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凿,汉朝时全线贯通。南为褒水(今红岩河),北为斜水(今石头河),褒斜二水的分水岭就是今太白县城以东十公里的五里坡。有的史料亦称“褒谷道”、“斜谷道”或“褒谷阁道”、“斜谷阁道” 等,指的也是这条道路。 历史沿革旧石器时代的小道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褒斜道就被汉中和关中以及途中的古人类用脚板踏出了一条羊肠小道,以便渔猎和早期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南郑县梁山旧石器、蓝田猿人遗址、南郑县龙岗寺、西乡县李家村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与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存证明了古人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存在。古人类早期的文化交流活动,起到了互相发展和互相促进的作用。这些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就是通过褒斜道、子午道(石泉至长安)和党骆道(洋县经佛坪至周至)来进行的。而子午道和党骆道须翻越海拔二、三千米的秦岭,道路艰险难行,褒斜道却不翻一山,只从五里坡一个小山梁通过,就从褒水进入斜水,里程大为缩短,行程更为便捷。从古代文献记载中,褒斜道在远古时期就是关中通往汉中的最重要的道路。东晋时,常璩(音渠)在他编写的《华阳国志·序志》中说:“《蜀纪》言三皇乘祗车出谷口,秦宓曰,今之斜谷也。’”这里的“三皇”应该是出生于今宝鸡渭河南岸姜水边的炎帝神农氏;“祗车”是用短绸缎装扮起来的车子;“斜谷”就是今天五里坡以东沿石头河下行的川道。这段文字记载说明,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炎帝神农氏也曾在太白留下了足迹,足以说明褒斜道的历史悠久。 春秋时成为军旅大道周武王姓姬,名发,周朝第一代帝王。他继承父亲周文王遗志,在公元前11世纪联合西北、西南各族,伐纣灭商,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享国最久、长达八百多年的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明君。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武王伐纣,蜀亦从行。”又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 “殷人”,在今河南洛阳至开封一带,武王未即位前都城在今陕西岐山;“巴蜀”在今四川巴中、重庆一带。“巴蜀之师”的进军路线,必然是从四川西部进入汉中,经褒斜栈道再进入岐山以后,才能“蜀亦从行”,而不是由他道直接去河南以歌舞欺凌殷人。 《国语》载:“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这是发生在西周末期的历史事件。周幽王都城在今陕西长安县斗门镇附近的镐京,褒国在褒斜道南口石门外的褒河镇打钟坝一带。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由镐京到褒城,最捷近的道路便是褒斜谷道。褒姒女,生于宫,长于今褒河石门水库淹没区的褒姒铺。这说明周幽王出兵侵犯褒国是从今褒斜道南下的。在得了褒姒女以后,又是从褒斜道回军镐京的,往返都从太白经过。 公元前670年前后,蜀地的边界已经发展到褒斜道附近。历史上曾发生过蜀王杜宇:“以褒斜为前门”和“卢帝攻秦王至雍”的事件。《华阳国志·蜀志》载:“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会有水灾、禅位其相开明。”卢帝为开明二世,其势力已达到当时的秦国都城(今凤翔县)附近。如果没有褒斜道,卢帝攻打秦穆公是不会到达都城今凤翔附近或太白一带地方的,可见春秋年间褒斜道已用于军事攻伐。 历史上由于周、秦同宗,都是黄帝的后裔姓姬。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为诸侯,封地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到了周显王姬扃(音窘)在位的公元前368—321年的48年间,蜀王有褒,汉之地,即现在汉中一带;秦襄公的后裔秦惠王却有关中之地,到了太白境内。 《华阳国志·蜀志》载:“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音四,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又载:“周显王二十二年,蜀侯使朝秦。秦惠王数以美女进,蜀王感之,故朝焉。” 以上这段记载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蜀王与秦惠王在太白山中打猎,途中相遇后,秦惠王用自己装衣服的竹器 “笥”装满了黄金,赠送给了蜀王。蜀王爱财,接受了这个赠礼以后,非常高兴。为了报答秦惠王的赠金之礼,便先后多次派使者入秦朝贺,表示感谢。当蜀王使臣入秦朝贺时,秦惠王又以美女进给蜀王,使蜀王更是感激。秦惠王发现蜀王贪财好色,已经上钩了,便制造五头石牛,言能屎金,使蜀王中计。从四川开通了经广元金牛峡、陕西宁强五丁关至汉中的道路与褒斜道连接起来,接运石牛和美女,后人就称此道为金牛道(包括褒斜道在内)。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更年九年),秦惠王派司马错从金牛道灭蜀,又于四年后的公元前312年(秦惠王十三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这些军事行动都是经过褒斜道进行的,太白无疑是当时的交通要道。 战囯时期改为栈道范睢,字叔,战国时魏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他同商鞅、张仪、李斯先后任秦国丞相,为秦国的强大和统一天下做出了重要贡献。范睢当初想为魏国建功立业,因家贫无法得见魏王,便投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受尽凌辱。后化名张禄,辗转来到秦国,于公元前267年(秦昭王四十一年)做了秦相国,封应侯。范睢为政期间的一大突出贡献就是创修褒斜栈道。 《史记·货殖列传》载:“然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音鼓)其口。” “绾”是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毂”是车轮中心的圆孔,可以安轴的地方,好比车轮之轴承。 当时地处关中的秦国,东有函谷关、西有散关、南有武关、北有雁门关,已经都有了栈道,无所不通。唯独褒斜道好像打了一个结,严重影响了秦国通往西南方向的交通。因此,范睢为相后,耗时十余年,在褒斜道上修建褒斜栈道,同时大力发展关中与汉中、四川等西南地区的经济贸易。后范睢为破赵,错用了郑安平统军,郑安平以二万人投降了赵国。按照当时的秦国法律,范睢本当犯了 “灭族”之罪,但因修建褒斜栈道,发展经济贸易有功,加之能坦诚地以“席稿请罪”(即以禾杆稻草当床,夜晚睡在地上,表示有罪之人的悔改决心)。使秦昭王不仅没有判范睢及族人的死刑,反而还要他继续做相国。燕国游士蔡泽乘机入秦,以历史上的商君(即商鞅)、白公(即战国秦将白起)、吴起(战国卫人)和大夫闻种(战国时越相)四位贤人功大遭戮杀的教训,说服范睢功成不可久处,应立即隐退。蔡泽说:“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秦之欲得矣,君之功极矣”。这不仅说明“功成之下,不可久处”的道理,同时也说明这条褒斜“栈道”是范睢修的。“君之功极矣”,说明范睢的功劳达到顶点了。在所有褒斜道的资料中,出现“栈”字这是第一次。 虽然褒斜道始于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但改为“栈”道,却是从公元前267—259年间建成的。当时火药还没有发明,修凿栈道极为艰难,上为绝壁,下有激流,破崖碎石采用火烧水激发,这也充分反映了古人的智慧。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史记·留侯世家》载:“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公元前206年初,项羽封刘邦为汉王,都南郑。刘邦的智囊张良也被项羽封为韩王子成的相国,当时韩王的封地在汉南阳翟(今禹州市)一带。张良送刘邦到汉中后,劝刘邦烧绝褒斜栈道,以向天下人表示再无心进入关中,也使楚王项羽消除对刘邦的戒心。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于是张良返回关中时,烧绝了沿途栈道。张良烧绝栈道,不仅使刘邦军队中多数的东方人,失去了还归东方的念头,稳住了军队以图来日,而且使项羽失去了戒备之心。张良归韩烧过的褒斜栈道,当然也包括太白县王家塄乡的红岩至古迹街一带的木质结构栈道。因为这里山势狭窄、地处险要,烧断了这一带栈道,军队就不能通过,关中与汉中从而断绝了关系。消息也很快传到项羽的耳边,项羽才放心地回了老家彭城。 胸怀大志的刘邦到汉中后,大力发展生产,不断扩充兵力。公元前206年8月,拜韩信为大将,积极谋划北上伐楚,建立一统天下。为迷惑楚军,韩信派樊哙带领一支老弱病残的军队和民工,来到褒斜栈道上,一方面对外鼓吹要修通褒斜栈道;一面却消极怠工,怨声载道。因为从斜峪关至褒谷距离长达500里,尽管张良烧毁的是木桩和木板,虽石穴、石桩尚在,但仍然需要伐木、制板、再铺设路面。对于这些老弱病残和消极怠工的人来说,确实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修通? 消息传到驻在今关中兴平县(原名废丘)被项羽封为雍王的秦降将章邯的耳朵里,章邯大笑,觉得刘邦想打过秦岭,再做秦王真是个梦想了。因此并没有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 当韩信所带的精兵从今勉县西进入留坝、凤县、越过秦岭、出散关到达陈仓(今宝鸡市)以后,守将派人紧急报知章邯,章邯才如梦初醒,仓促间急调部队迎战,但为时已晚。当章邯的先头部队到达扶风好峙时,被韩信的军队击败,退至废丘。韩信大军势如破竹,将章邯所率部队彻底消灭,章邯因兵败而自杀。驻守关中东部的司马欣和北部的董翳也相继投降,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全部被刘邦占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典故。 韩信所派樊哙率领的军队明修的栈道,至今遗留下来的遗迹仅存留坝县马道镇西樊桥一处,虽然太白境内没有遗存,但据分析,这支“明修”的军队是到过太白境内活动的。因为在太白一带做一些“明修栈道”虚张声势的活动,有利于信息传递。否则,在当时的通讯条件下,远离关中几百里外的马道的消息,是不能很快传到章邯耳朵里的,也未必能使章邯中计,从而为暗渡陈仓赢得宝贵时间。 汉武帝重修褒斜栈道《史记·河渠书》记载:“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达)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河南邓县)上河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渭。如此,汉中之谷可至。山东(今河南崤山以东)从沔无限,便于砥砫之漕。且褒斜林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天子以为然,拜汤子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栈道五百里。道果便近,而水多湍石,不可漕。” 汉武帝元光年间,有人向汉武帝建议,应重修褒斜道,从汉江漕运入褒水后再逆水而上至太白。因太白境内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无水之地达百余里,可用车转至斜水后,再以漕运入渭水,再到达长安。理由是今陕西凤县、略阳沿嘉陵江而下的故道太远,且山坡多,又到不了汉中,而从褒斜道入蜀路途缩短四百多里,所以应该重修褒斜道,以便于水路运输。 这个建议得到了汉武帝的同意,于是下旨派御史大夫张汤的儿子张昂(音昂)任汉中太守,发数万人重修五百里的褒斜道,同时疏通河流,以便行船。结果褒斜道修通了,果然近便。但漕运却因河水急湍多石,而没有通船。 这段文献的记载说明,汉武帝年间,褒斜谷中的栈道和褒斜河中水道都进行过综合治理。虽然水运的目的没有达到,但道路确实修通了,褒斜道一词从此正式见于史册。而且汉中至关中再至京城长安的道路,唯独褒斜道最为便捷。 三国时期的褒斜道《三国志·张鲁传》载:“益州(成都)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鲁袭修,杀之,夺其众,断谷道。” 这段记载讲的是,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益州牧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攻占汉中。后张鲁又杀掉张修,收编其部队,断绝褒斜谷阁。此后25年,张鲁占据汉中,南不接受刘焉领导,北与东汉分廷对抗,朝廷力不能征。 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从宝鸡大散关入古陈仓道至沔县古阳平关,后至汉中,逼张鲁投降了曹魏。次年春,曹操从褒谷入经留坝、太白褒斜谷,回到了长安。由于他亲身经历了褒斜的险阻,《三国志·魏书·刘放传》才说:“昔武皇帝征南郑张鲁,数言‘南郑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证明了褒斜谷道的狭窄、深险和其路程之长短。 张鲁所断谷道,不一定在太白境内,也不一定全断,但因留坝江口以南有其他道路可通汉中,张鲁所断的谷道,应该在留坝江口以北或在红岩河的狭窄之处。不然的话曹操征张鲁,不会从大散关至陈仓古道入,返京之时过褒斜道。是在汉中派人重修以后,谷道已经畅通,才亲自通过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于建安二十年(215年)七月征张鲁至汉中,当年十二月离去。在汉中停留的五个月,应该是等待汉中方面修复张鲁所断之褒斜谷道而逗留的时间。《武帝纪》又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春,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今勉县老城,非宁强县今之阳平关),为备所杀。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夏五月,引军还长安。”这些史料证明,东汉末献帝刘协时,丞相曹操三次经过褒斜谷道。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等资料记载,在诸葛亮北伐曹魏的过程中,诸葛亮、姜维、杨仪、魏延、赵云、邓芝和司马懿等蜀魏两国许多重要人物都在太白县境内有过多次活动。 《三国志·钟会传》和褒谷口《李苞通阁道》等文献记载:蜀汉炎兴元年,魏景元四年(263年),钟会伐蜀,亦修复过褒斜道,当时军队从褒斜和骆谷(今周佛路)两条道路进入汉中。 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汉中由南朝梁降北魏以后,也成为北魏的辖地。从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年)开始,在褒斜道的南端,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道。《石门铭》记载:“自回车至谷口二百余里”,即改由凤县连云寺,经留坝的柴关岭到姜窝子,与褒谷合,亦称“褒斜道”。实际是由故道部分、陈仓道部分至凤县连云寺入褒谷。这条路的北端已经不是太白县境内而是宝鸡大散关了。后人称此为“连云栈道”。 唐代褒斜道自北魏开通“回车道”后,太白境内的秦汉褒斜道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汉中至长安的主干道路已改为从褒谷口至凤州,再越秦岭,出大散关,经宝鸡、凤翔至长安。而不是眉县斜峪关经太白、红岩河至江口、柳川南下这条秦汉褒斜栈道了。 中唐时期,朝廷对褒斜道又进行了一次修复。《旧唐书·宣宗纪》记载:“唐大中三年(849年)十一月,兴元(汉中)节度使郑涯、凤翔节度使李玭,奏修文川谷路。自灵泉至白云置十一驿,下诏褒美。”这段文献记载说明,公元849年,朝廷对江口以北的褒斜道进行了再次重修,但江口以南变动了位置。这条路全长五百二十多里,沿途设立了十一个驿站。其中,太白境内设置了松岭驿(今鹦鸽镇寺院村)、连云驿(今桃川镇灵丹庙村)、平川驿(今咀头镇塘口村)、白云驿(今咀头镇白云村)、芝田驿(今王家塄乡和平村)五个驿站。这条文川道修通以后,第二年夏初,因路基未固,被山水冲毁。唐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六月,宰相奏请,诏山南西道(汉中)节度使封敖、凤翔节度使、观察使又重新修复“斜谷旧路”。这个“斜谷旧路” 的路线,是从褒谷口入,经凤州、大散关至凤翔的道路,即后来的连云道,绕开了秦汉褒斜道。唐以后的许多史志,把这条连云道仍称为褒斜道或斜谷道。由于南口在褒,而北口不在斜,许多史学者把留坝县西北的紫柏河、城固小河口等,误称为“斜谷”、“斜水”,就是这个原因。 唐代以后,经过太白的秦汉褒斜道官方已经很少使用,而仅供商旅往来了。 石门史迹简介褒斜道南口人工开凿的一个隧道洞。洞长16.3米,宽4.2米,高3.45米。褒斜道石门的开凿时代,据《石门颂》记载是在东汉,“至于永平(汉明帝年号),其有四年(公元61年),诏书开斜,凿通石门”。而动工于“永平六年(63年),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色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九年(66年)四月成就。……”(《鄐君开通褒斜道碑》)据此可知石门开凿于公元1世纪,故近代外国某专家说:“世界上最早用人工开凿的穿山隧道,出在中国的陕西褒城”。指的就是这个石门。 1970年修建石门水库时淹没。 上世纪八十年代,汉中地区多次召开褒斜石门国际学术研讨会,有关专家认为,褒斜道上名胜古迹众多,尤其是在这条古道上曾发生过三国蜀魏争战等历史故事,同时褒斜道又是世界上最早的栈道遗迹,因此建议修建一条旅游公路,供游人观赏。 摩崖石刻褒斜道石门自秦汉以来,时通时塞,历次修复,多留有摩崖石刻。石门洞内东西两壁和洞外南北数里的险坡、断崖以及褒河水中、沙滩的大石上,多有由汉及宋的摩崖石刻,有的是历代开通、修复褒斜道、石门和山河堰工程情况的记载;有的是参观、游览的留念题记,清代有人统计,约40余种。而其中的“汉魏十三品”,唐宋时期,即负盛名,誉满全国。 《鄐君开通褒斜道》 亦称《大开通》,刻于汉永平九年(66)。布局为一不规则四边形,上沿宽272厘米,下沿宽276厘米,通高142厘米。隶书,16行,首行8字,末尾几行11字。书法简古方劲,没有波势,天真质朴,大气凛然。年深日久字迹被苔藓掩盖,人莫知之。南宋绍熙五年(1194)为南郑县令晏袤发现,后600余年又被苔藓所封。清乾隆间,陕西巡抚毕沅复访而得,遂有拓本传世。 《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 亦称《石门颂》,刻于汉建和二年(148),隶书,上下沿宽205厘米,高261厘米。文为汉中太守王升为司隶校尉杨孟文数奏朝廷修复褒斜栈道有功所撰的颂词。其结字极为放纵舒展,体势开张,笔力遵劲,意态飘逸。风格奇纵恣肆,影响甚大,素有“隶中草书”之称。 《右扶风丞李君通阁道》 刻于汉永寿元年(155)。通高70厘米,上下沿各宽40、43厘米,隶书。字迹多漫漶,结体较方整,隶法古拙质朴。 《杨淮、杨弼表记》 亦称《杨淮表记》,刻于汉熹平二年(173)。通高261厘米,上下沿各宽30、35厘米。杨淮、杨弼为《石门颂》中司隶校尉杨孟文之孙,熹平二年二月,同郡卞玉过石门,见《石门颂》,有感于杨氏祖孙业绩,因作此表记,故又称《卞玉过石门颂表记》。 其书风雄古奇逸,与《石门颂》相类,浑厚不及而疏宕过之。 《石门》汉隶 高98厘米,宽48厘米。“石门”二字为汉隶大字,笔势圆浑古厚。原刻于石门北口西壁。 《玉盆》汉隶 高61厘米,宽103厘米。“玉盆”二字为隶书大字,原刻在石门南约1500米河中巨石上,靠近褒河东岸。“玉盆”二字旁有南宋庆元二年(1196)及绍定已丑(1228)题名款识。 《石虎》汉隶 高100厘米,宽50厘米。隶书“石虎”二字刻于石门对面稍南褒河东岸石虎峰下,旁有小款隶书“郑子真书”。“石虎”二字工稳厚拙,是否出自西汉隐士郑朴手笔,尚待论定。 汉魏十三品所谓“石门汉魏十三品”者,是以石门洞内东西两壁,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刻的《石门颂》与北魏永平二年(509年)刻的《石门铭》为代表而言,其中虽羼有少量的宋代摩崖石刻,但也是以汉魏摩崖为主体而进行研究的产物。 古道新生民国21年(1932年),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南京政府迁都洛阳。由于日寇节节进逼,有以西安为陪都的倡议,蒋介石开始重视陕西公路建设。民国24年(1935年),蒋介石任命国家公路总局副局长赵祖康为总指挥,会集波兰籍国际顾问奥金斯基和当时国内一批一流的公路设计专家,组成公路勘察团,在连云栈道原线路上开辟了西安至四川的川陕公路,从宝鸡至汉中的一段称为宝汉公路(今316国道),至今已沿用了七十多年。据《公路泰斗赵祖康》一书记载:宝汉公路开修前,赵祖康曾亲历秦汉褒斜栈道上考察,由于连云栈道自唐代以后就是川陕甘地区商业贸易的主要通道,沿线居民众多,加之又近于天水,有利于沟通陕西和西部地区的联系,所以选择了今316国道这条线路。2002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沿古褒斜道修建从留坝县姜窝子至眉县的姜眉公路。经过建设者们三年多时间的奋战,姜眉公路于2005年10月全线通车。因姜眉公路不翻山越岭、道路便捷,运输成本低,因而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大量车辆,日车流量最高峰时达6000多辆,成为目前汉中至关中极为便捷的一条大道。姜眉公路的建成通车,古褒斜道再次焕发青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