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包祥 |
释义 | 国家特殊贡献津贴享受者包祥,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34年12月生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后旗。 1951年根据需要参加革命工作,用蒙古语在兴安盟中学教初中数学。1952年内蒙古师范学院在乌兰浩特成立,奉组织派遣学习蒙古语。1953年毕业后分配到刚刚成立的乌兰浩特二中,任蒙古语教研组组长。1954年12月为即将成立的内蒙古大学培养师资调入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研究班学习,1957年毕业后到内蒙古大学任教至今。 1961年任讲师,1981年任副教授,1986年晋升教授。1982年任蒙古语言文学系副主任,1983年任副校长、校党委常委。曾兼任内蒙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内蒙古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1990-1998)、国家教委中国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内蒙古社科联副主席(1997-2003)。现任 《中国蒙古学文库》总编、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名誉理事、世界蒙古学家总会会员。 1978年起招收研究生。 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研究工作包祥五十年代中开始从事蒙古语言文字的研究工作,主攻蒙古文字学、中世纪蒙古语和蒙古语方言。参加高校教材《现代蒙古语》和大型工具书《蒙汉辞典》的编纂工作,撰写和发表涉及蒙古文字和蒙古语方言的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蒙古文字学》,获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蒙古文教材一等奖(1988)、《语言学概论》,获国家教委高校蒙古文教材一等奖(1995)、蒙古语族语言和方言研究丛书之一的《巴尔虎土语》,获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995)。其他专著《阿巴尔虎士语格附加成份-sa:》(蒙文),《内蒙古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八思巴字》(蒙文),《内蒙古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蒙古文字学》(蒙文),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4年《1940昆明蒙文碑铭再释读》,《民族语文》1984年第3期《阿巴尔虎士语词汇中残留的古词》(蒙文),《内蒙古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在《蒙古文字的起源问题》和专著《蒙古文字学》中,在多方面论证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蒙古人从畏兀人处借用文字的年代应早于十三世纪初叶而大约在十世纪"的论点,得到国内外蒙古学界的广泛赞同。 外交情况1984年曾赴日本东京参加日本蒙古学会年会。1988-1989年间应日本国文部省学术振兴会邀请再赴日本,同日本学者开展了为期十个月的中世纪蒙古语共同研究。1987年和1991年成功地组织和主持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1990年年和1993年分别访问蒙古国和俄罗斯开展学术交流。目前侧重研究中世纪蒙古语、蒙古文字、巴尔虎-布利亚特方言。 北京市六一教育集团副董事长包 祥 1952年2月生,辽宁人,研究生,原齐齐哈尔民族中学校长,高级教师,全国民族中学教育协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师化学研究会会长,齐齐哈尔市蒙古族学会理事长。研究的"成功教育"课题被列入黑龙江省"九五"重点教育课题。先后作25场次成功教育报告,在各类刊物、学术会发表或交流上百篇论文,并有多篇获奖。曾获黑龙江省"八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奖。 在国家教委华东师大“全国重点中学校长培训基地”学习。在齐齐哈尔市民族中学先后 任化学 老师,德育干部,教导主任,校长,校长兼党总支书记等。在齐齐哈尔市教委任中学处副处长。在黑龙江时曾兼任齐齐哈尔市人大代表,齐齐哈尔蒙古族学会理事长,黑龙江师范学校化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在齐齐哈尔时获市政府奖励工资奖,市委抗洪模范奖,省教育科研优秀校长,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奖项。 包祥,现任北京市六一教育集团副董事长、北京市六一中学副校长、世界学堂联盟秘书长,北京市中小学外籍学生研究会副会长,《世界学堂联盟》主编等职务。 包祥校长,教育世家出身,化学高级教师,教育管理研究生,资深教育专家。曾任省重点中学校长和较大民办学校校长 15年之多。是全国健康教育优秀校长,省教育科研优秀校长,全国优秀校长,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 首届中国教育家大会嘉宾,世界学堂联盟秘书长,北京市外籍中小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当代校长》特约编辑,《世界学堂联盟》主编。曾受原国家教委朱开轩主任亲切接见。被选入《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和《中国精神文明大典》。 是北京市外事工作先进个人。 教育名言:每个学生都是珍贵的存在;教育不能独善其身,应追求兼济天下,合作发展;用中国文化办中国学校,用中国方式管理中国学校。齐齐哈尔日报、黑龙江日报、青岛日报、昆明日报等全国许多媒体报道过包祥校长的先进事迹。 包祥校长有许多论著,著《现代教育的透视》,编《走向市场经济——精神文明与教育新论》,合著《汉语语法简表》,著《包祥教育文集》等多部著作。为《成功人士话少年》撰写部分内容并作序。在《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教育探索》、《中小学校长》、《高中生》等报刊上发表《愿景管理,学校发展的长久策略》、《民办学校办学之道》、《学校文化的三个方面》、《当校长的感受与体会》、《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国际化的思考与漫谈》、《我们要构建怎样的校园》等百多篇教育文章。其《当校长的 15种感受》已收入《现代校长》一书。 包祥校长的家族几代人中,有几十人做教育,是教育世家。孩提时代就受长辈们的线装书和教鞭的影响,使他选择了做教育,一做就是几十年。伴随着学生们的喜怒哀乐,学生们一代代成长和校园里琅琅的读书声,风雨兼程他一路走来。在北国的黑龙江到南国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深圳,在沿海发达地区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到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一直到首都北京,包校长先后在这些地方的几所学校做过校长,风雨无阻一路走来。教育家族给了他对教育认识的启蒙烙印,长辈们对教育一生的执著追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做教育一生的价值取向。 包校长近几年做国际教育,秉 “ 非读万国之书,则不能读一国之书 ” ,几年来多次出国考察了东南亚教育,欧洲教育,去美国、日本考察教育。他走访了许多发达国家的知名学校,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还有美国的 Hb 女校, US 男校等许多中小学校,走访了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罗婷女中,圣保罗女中等世界一流学校,走访了日本的山田高中这所非常有特色的学校等。去了解西方教育,探讨教育国际化之路。 包校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生活网络化,学习终身化的世界大背景下,与 世界各地优秀学校的校长们合作交流。包校长在美国克利夫兰、纽约、英国伦敦,在日本等地多次演讲,宣传中国文化,宣传他的教育思想。包校长于 2004 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为特约代表参加了“首届中国教育家”大会; 2006 年春在英国伦敦参加了“第二届世界著名中学校长国际大会”, 2006 年 10 月在美国克利夫兰为美国 400 多位校长演讲,同次在纽约演讲; 2007 年 10 月代表北京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访问日本,是访问团团长。美国、日本的许多媒体多次报道包校长的访问和演讲活动。 包祥校长管理和创办了几所大型国际化、现代化学校,是一位睿智的现代化校长。然而他对中国文化确情有独钟,潜心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及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影响及作用。他的许多教育文章和教育思想都渗透着浓浓的中国文化情结。他认为 中国学校还是用中国式管理。西方管理是科学管理,中国管理是哲学管理。西方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工具性的东西,而中国文化是修炼性的东西 。西方文化是 术,中国文化是道,其内核不同,是两种不同内涵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不仅能够掌握 “术”,同时还能掌握“道”的话,那么他就不仅是聪明而且具有了智慧,用智慧的方式管理人与事,才能获得真正的管理成功。 包祥校长在多年的校长岗位上,形成了厚德载物的君子风范,厚积薄发的学识魅力和凝聚团队自强不息的精神。他善于从中国文化,政治关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把握教育;善于合作、包容、审时度势、驾驭大局,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能力本位型校长;是学校管理,教育经营,教育科研集一身的校长;是学校共同愿景确立者、导航者;构建学校学习型组织。他主张文化愿景管理学校,德治胜于法治。以积极的心态,积极的人际关系,构建学校独特的文化。 包校长应邀几百次在国内的北京、青岛、大连、昆明、丽江、武汉、哈尔滨、深圳、潮州、鹤壁、齐齐哈尔、哈尔滨、鸡西、西安、聊城、济南、成都等全国各地为中小学教师、校长及大学生作教育报告。从学校文化、教育思想、办学理念、课程构建、学校管理、教师队伍、校园环境等探讨教育的真谛,回归教育的本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