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骶髂关节错缝
释义

【病名概念】

骶髂关节错缝系指骶骼关节因外力而造成关节的微小移动,不能自行复位,且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者而言。骶髂关节错缝亦称骶髂关节半脱位。

【功能解剖和损伤机制】

骶髂关节是骨盆中的能动关节,它有完整的关节结构,但活动范围微小,关节面不平,有凹陷和隆起互相咬合,借以稳定关节。它的稳定性又依靠坚强的骶髂前后韧带和骶髂间韧带加强。一般没有强调外力,骶髂关节是不易错缝的。脊柱所承负的重量必须通过两侧骶髂关节才能传达到下肢,而来自足底或坐骨结节的力量也必须通过骶髂关节才能达到躯干。正常的骶髂关节只有少许的前后旋转活动,以缓冲弯腰和负重时脊柱索承担的外力。

骶髂关节的结构具有双重性。该关节一部分属于纤维连结,另一部分属于滑膜连结。在骶粗隆与髂粗隆之间的缝隙为纤维所填充。承受压力、传递重力以及缓冲支撑反作用力的主要是该关节的纤维部。此部韧带除了人体在卧位状态外,经常处于重压之下,易于损伤,一旦骶髂关节纤维部损伤,滑膜连结难以维持关节的完整性。

青春后期的女性,此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加,到妊娠最后3个月尤为显著,分娩后3~5个月可完全恢复。由于女性在生理上的特点,故患骶髂关节疾病者较男性多。

【病因】

突然滑倒单侧臀部着地,地面的反冲外力沿坐骨结节向上传导,上身重力向下冲击,二力集中在骶髂关节上,迫使髂骨向上向内移错;或使单下肢突然负重,剪力作用与骶髂关节;如打球、跳高、单足失足等,都可以使骶髂关节过度前后旋转,髂骨遭受向上向内的外力引起错缝。若妇女妊娠晚期和产后早期,在不正常的体位上扭转、牵拉、挫碰等,亦可引起本病。髂骨向上错缝者多见,向下错缝者罕见。

伤后轻微者,可自行复位;重者可导致有关韧带松弛或撕裂,使关节处于不稳状态,当负重时便有加重错位的可能。久之,由于局部长期重复损伤而充血机化,填满关节腔隙,造成复位困难和关节不稳,引起顽固性下腰痛,称之为骶髂关节松动症。

【诊断】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好发于青壮年女性,自诉下腰痛,走路、转身疼痛加重,侧卧时痛侧在上则舒服,在下或平卧加重。

诊断依据

1.下腰及臀底部疼痛,侧卧位置不对疼痛加重。

2.患者在站立、坐位、卧位时,均采取健侧负重,患侧不能负重。

3.患侧膝、髋关节呈半屈曲位,被动伸直则疼痛加剧。

4.患侧骶髂关节可有 肿胀,较健侧隆起,在髂后下棘的内下角处有压痛和叩击痛。下肢轴向叩击痛阳性。

5.骨盆分离挤压试验阳性,骶髂关节“4”字试验阳性,下肢后伸试验阳性,单足站立试验阳性。

6.X线检查多数显示正常,部分患者可见患侧间隙增宽,关节面排列紊乱。晚期病人可见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或骨密度增高。CT诊断可见明显关节面不对称。

鉴别判断

1.骶髂关节结核 无外伤史或仅有轻微外伤史局部即出现症状,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X线片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2.骶髂关节松动症 在文内已经提及,损伤早期很少发生慢性陈旧性损伤反复发作,方可演变为本病。

3.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 多有劳损史,关节逐渐发生疼痛,由轻到重,休息后缓解,X线片多见关节骨质密度增高。

【治疗】

1.理筋 骶髂部药熨,骨空针刺法。

2.复位 辩证选用整盆法。

复位后症状立即减轻消失,新鲜性损伤一次复位即可,1周完全恢复;伤后3周以上的陈旧性损上,复位后可能再复发,再复发者应及时复位,不能拖延,复位后制动3周。

3.制动 复位后仰卧位休息,无需固定,细致不负重,新鲜性损伤休息1周;陈旧性损伤休息3周。

【预后】

本症主要诊断,一般经复位1~2周,症状可消失,但需注意练功,以防复发。

若耽误治疗,可引起持久性的下腰痛,亦可继发致密性髂骨炎、骶髂关节松动症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7: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