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1 隼形目鸟类

简介

隼形目(Falconiformes)包括鸮形目以外的所有猛禽,是白天活动的猛禽。隼形目多为单独活动,飞翔能力极强,也是视力最好的动物之一。隼形目与其它鸟类不同,雌鸟往往比雄鸟体型更大。隼形目有4-5科,我国有2-3科。我国的所有隼形目鸟类都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隼形目的鸟在鸟类中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很多隼形目的鸟类也被人们认为具有勇猛刚毅等优良品格,所以有不少国家的国鸟是隼形目的鸟类。

隼(Falcon)指的是隼科的鸟类。

红隼

隼科

(Falconidae)隼属(Falco)几种小型猛禽。以猎食时有翱翔习性而著名。吃大型昆虫、鸟和小哺乳动物。呈现两性色型差异,这在鹰中是罕见的;雄鸟的颜色更鲜豔。红隼产于旧大陆,仅一种——美洲隼(F. sparverius,美国叫雀鹰)在南北美洲很普遍。美洲隼体长约30公分(12吋);下体白色或淡黄色,上体红褐色和石板灰色相间,头部有颜色斑普通红隼(F. tinnunculus)分布于旧大陆大部分地方。有时叫作旧

大陆红隼、欧亚红隼或欧洲红隼。它比美洲隼稍大,但颜色不那麼鲜豔,是英国仅有的红隼。顶著风寻觅地面猎物时有翱翔习性。澳大利亚红隼(F. cenchroides)亦称雀鹰。

燕隼

隼属(Falco)数种猛禽,主要是F. subbuteo的俗称。大小和体力介于灰背隼和游隼之间。F subbuteo体长约33公分(13吋)。上体深蓝褐色,下体白色,具暗色条纹。腿羽淡红色。繁殖於欧洲、西北非、除阿拉伯外的中东,以及整个亚极圈和温带亚州。栖息于接近林地的开阔原野。捕食小鸟和大型昆虫。近似种有非洲燕隼(F. cuvierii)、东非的烟隼(F. concolor)、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东方燕隼(F. severus, 即猛隼)。

白隼

学名矛隼(Falco rusticolus),英文名gyrfalcon,隼形目隼科隼属中型猛禽,因起体形较大故又有“巨隼”之称.体长为56一61厘米,体重1310—2100克。羽色变化较大,有暗色型、白色型和灰色型,冰岛的国鸟。暗色型的头部为白色,头顶具有粗著的暗色纵纹,与游隼及猎隼的区别在色彩较浅,上体灰褐色到暗石板褐色,具有白色横斑和斑点,尾羽白色,具褐色或石板色横斑,飞羽石板褐色,具断裂的白色横斑,下体白色,具暗色横斑,但比阿尔泰隼的斑纹较为稀

疏。白色型的体羽主要为白色,背部和翅膀上具褐色斑点。灰色型的羽色则介于上述两类色型之间。虹膜淡褐色,嘴铅灰色,蜡膜黄褐色,跗跖和趾为暗黄褐色,爪黑色。第二枚初级飞羽最长,第一与第三枚飞羽几等长,叫声:告警叫声为带鼻音的责骂声gehe-gehe-gehe...比游隼叫声更加拖长。

北极的隼科(Falconidae)猛禽,世界上最大的隼(falcon),学名Falco rusticolus。体长达60公分(2呎)。除中亚高原的孤立种群外,只在极地繁殖。冬季缺乏食物时可飞到低纬度地方。羽色从纯白缀以黑色条纹到暗灰色具横斑。腿上长满羽毛。白隼靠近地面飞翔,以猎食苔原和海滨的野兔等齧齿类和鸟类。唯一的天敌是游隼。在传统的鹰猎中白隼是鸟中之王。

马岛隼

身长30厘米,雄鸟及雌鸟的翼展分别阔18-19.5厘米及18.8-20.3厘米。阿尔达布拉群岛的亚种F. n. aldabranus则较为细小,雄鸟及雌鸟的翼展分别只有17-18.3厘米及17.7-18.6厘米。雄鸟重112-118克,雌鸟则重达128克。雄鸟的头部及颈部呈红灰色,有深色斑纹。在喙下有一道深色的斑纹伸延至喉咙两侧。上身及翼底都是栗褐色,有黑色斑点。尾上是灰色的,有黑色斑点。初级飞羽是黑褐色,内侧有白色及栗褐色的斑点。下身白色。次级飞羽呈栗褐色及有深色斑纹。胸部、腹部及翼底都有黑色斑点。尾巴呈灰色,有6-7条黑色幼纹。所有羽毛端都是白色的。另外有一个较红的形态,头部及颈部都是差不多黑色的,身体及翼底呈深栗褐色,有黑色斑纹及斑点。喉咙淡白色。雌鸟的头部及颈部呈栗褐色,上身较多斑点,尾巴呈褐色及有黑间。雄鸟及雌鸟的喙都呈灰色,尖端黑色。蜡膜是黄色的。脚呈黄色或鲜橙色。雏鸟外观像雌鸟。

灰隼

体小(30厘米)而结构紧凑的隼。无髭纹。雄鸟头顶及上体蓝灰,略带黑色纵纹;尾蓝灰,具黑色次端斑,端白;下体黄褐并多具黑色纵纹,颈背棕色;眉纹白。雌鸟及亚成鸟上体灰褐,腰灰,眉纹及喉

白色,下体偏白而胸及腹部多深褐色斑纹,尾具近白色横斑。飞行侧影如微缩的游隼。亚种pallidus较其他亚种色浅。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美洲隼

体形小、且飞得很快、栖息时尾羽不停地上下摆动。它们常常在空中盘旋,并垂直扑向猎物,偶尔也在栖木上等候。美洲隼夏天以昆虫为主食,冬天则大量捕食鼠类和小鸟。它们常将巢建于洞穴和裂缝里,有时也利用其他大型鸟建在树上的旧巢。

灰背隼

隼科(Falconidae)的一种小型蓝灰色的隼。学名为Falco columbarius。尾有窄白

色条纹。分布于整个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从美国西部南至科罗拉多;在欧洲,由英国西部到斯堪的那维亚。有黑色的种群繁殖于温哥华附近和冰岛。大多数迁徙到繁殖区南边的地方,有些种类则可远到南美洲北部。栖息于潮湿开阔的原野或针叶林和桦木林中。常产卵于灌丛中的地面上,但有时也占用秃鼻鸦和鹊在树上筑的巢。

游隼

中型猛禽。全长约40~48厘米。头顶和后颈暗石板蓝灰色到黑色,有的缀有棕色;背、肩蓝灰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和横斑,腰和尾上覆羽亦为蓝灰色,

但稍浅,黑褐色横斑亦较窄;尾暗蓝灰色,具黑褐色横斑和淡色尖端;翅上覆羽淡蓝灰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和横斑;飞羽黑褐色,具污白色端斑和微缀棕色斑纹,内翈具灰白色横斑;脸颊部和宽阔而下垂的髭纹黑褐色。喉和髭纹前后白色,其余下体白色或皮黄白色,上胸和颈侧具细的黑褐色羽干纹,其余下体具黑褐色横斑,翼下覆羽,腋羽和覆腿羽亦为白色,具密集的黑褐色横斑。幼鸟上体暗褐色或灰褐色,具皮黄色或棕色羽缘。下体淡黄褐色或皮黄白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纵纹。尾蓝灰色,具肉桂色或棕色横斑。 虹膜暗褐色,眼睑和蜡膜黄色,嘴铅蓝灰色,嘴基部黄色,嘴尖黑色,脚和趾橙黄色,爪黄色。 叫声:繁殖期发出尖厉的kek-kek-kek-kek叫声。游隼——世界上短距离冲刺速度最快的鸟类。

隼-国内种类

红腿小隼 Microhierax caerulescen

描述:体型微小(15厘米)的黑白色隼。特征为喉、腿、臀及尾下棕色。顶冠及背黑而颈背白,自眼部有黑色带延至耳羽后,尾下具黑白色横斑。亚成鸟喉白,额及眉线棕色。

虹膜-褐色;嘴-灰色;脚-灰色。

叫声:尖厉叫声及低声吱叫。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山麓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在中国极为稀少。亚种burmanicus为云南西部(盈江)的留鸟。指名亚种为印度东北部的留鸟,有高海拔2000米的记录,可能亦见于西藏东南部。

习性:结小群在开阔的树上捕食。快速追捕昆虫似树燕。守候猎物时头点动而尾轻抽。

俗名:Collared Falconet

[白腿]小隼 Microhierax melanoleuco

描述:体型微小(15厘米)的黑白色隼。上体黑色,最内侧次级飞羽具白色点斑。下体白色,脸侧及耳覆羽黑色,耳覆羽周围具白色线条或块斑。幼鸟脸散见红色。

虹膜-深褐;嘴-偏灰;脚-灰色。

叫声:高而生硬的哭叫声shiew及快速重复的kli-kli-kli-kli声。

分布范围:印度东北部、中国南方、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不常见于中国有林覆盖的低地至海拔1500米的云南西部及南部、广西、广东、江西、福建、安徽南部和江苏南部。

习性:喜林缘或开阔原野,包括稻田,常立于无遮掩的树枝上。突然冲出捕食蜻蜓及其他昆虫,有时大胆袭击小鸟及其他猎物。在树洞营巢。

俗名: Pied Falconet

黄爪隼 Falco naumanni

描述:体小(30厘米)的红褐色隼。雄鸟头灰色,上体赤褐而无斑纹,腰及尾蓝灰。下体淡棕色,颏及臀白。胸具稀疏黑点。尾近端处有黑色横带,端白。雌鸟红褐色较重,上体具横斑及点斑,下体具深色纵纹。雄雌两性均似红隼,但体型较小而纤细,雄鸟色彩较鲜艳,黑色点斑较少。雄鸟翼上覆羽蓝灰,且无红隼眼下的深色条纹。飞行时尾呈楔形。爪浅色,而红隼爪黑。

虹膜-褐色;嘴-灰色,端黑,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高叫声似红隼但较快,似kikikiki…也作粗喘气声chay-chay-chay。幼鸟尖叫如红隼。

分布范围:欧洲南部及北非至中亚、印度、缅甸、老挝和中国北方。越冬往南。

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为不常见季候鸟。繁殖于新疆北部及西部、内蒙古、河北。经山东、四川南部及河南至云南越冬。

习性:于悬崖峭壁结群营巢。主要以昆虫为食。较红隼少停在空中鼓翼,振翼甚快。迁徙时结大群。

俗名: Lesser Kestrel

红隼 Falco tinnunculu

描述:体小(33厘米)的赤褐色隼。雄鸟头顶及颈背灰色,尾蓝灰无横斑,上体赤褐略具黑色横斑,下体皮黄而具黑色纵纹。雌鸟体型略大:上体全褐,比雄鸟少赤褐色而多粗横斑。亚成鸟:似雌鸟,但纵纹较重。与黄爪隼区别在尾呈圆形,体型较大,具髭纹,雄鸟背上具点斑,下体纵纹较多,脸颊色浅。

虹膜-褐色;嘴-灰而端黑,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刺耳高叫声yak yak yak yak yak。

分布范围:非洲、古北界、印度及中国;越冬于菲律宾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甚常见留鸟及季候鸟,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及西北;interstinctus为留鸟,除干旱沙漠外遍及各地。北方鸟冬季南迁至中国南方、海南岛及台湾越冬。

习性:在空中特别优雅-捕食时懒懒地盘旋或斯文不动地停在空中。猛扑猎物,常从地面捕捉猎物。停栖在柱子或枯树上。喜开阔原野。

俗名:茶隼 红鹞子 红鹰 黄鹰,Common Kestrel

红脚隼 Falco vespertinu

描述:体小(30厘米)的灰色隼。臀部棕色。似阿穆尔隼但翼下覆羽及腋羽暗灰而非白色。雌鸟与阿穆尔隼区别甚大,上体偏褐色,头顶棕红,下体具稀疏的黑色纵纹。眼区近黑,颏、眼下斑块及领环偏白。两翼及尾灰色,尾下具横斑。翼下覆羽褐色。幼鸟下体偏白而具粗大纵纹,翼下黑色横斑均匀,眼下的黑色条纹似燕隼。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橙红;脚-橙红。

叫声:高音的叫声ki-ki-ki;也有尖厉的keewi-keewi声。

分布范围:东欧至西伯利亚西部。

分布状况:在中国罕见。繁殖在新疆西北部乌伦河谷。

习性:同阿穆尔隼。常结群营巢。停于空中振翼。黄昏后有时结群捕食昆虫似燕鸻。

俗名:白指甲鹞 红腿穴隼? 蚂蛰(?)鹰 青燕子 青鹰, Red-footed Falcon

阿穆尔隼 Falco amurebsi

描述:体小(31厘米)的灰色隼。腿、腹部及臀棕色。似红脚隼但飞行时白色的翼下覆羽为其特征。雌鸟:额白,头顶灰色具黑色纵纹;背及尾灰,尾具黑色横斑;喉白,眼下具偏黑色线条;下体乳白,胸具醒目的黑色纵纹,腹部具黑色横斑;翼下白色并具黑色点斑及横斑。亚成鸟似雌鸟但下体斑纹为棕褐色而非黑色。

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红色;脚-红色。

叫声:尖厉叫声似红隼。

分布范围:繁殖于西伯利亚至朝鲜北部及中国中北部、东北,印度东北部有一记录。迁徙时见于印度及缅甸;越冬于非洲。

分布状况:在繁殖分布区甚常见。罕见候鸟于华东及华南。

习性:黄昏后捕捉昆虫,有时似燕鸻结群捕食。迁徙时结成大群多至数百只,常与黄爪隼混群。喜立于电话线上。

俗名: Amur Falcon

灰背隼 Falco columbariu

描述:体小(30厘米)而结构紧凑的隼。无髭纹。雄鸟头顶及上体蓝灰,略带黑色纵纹;尾蓝灰,具黑色次端斑,端白;下体黄褐并多具黑色纵纹,颈背棕色;眉纹白。雌鸟及亚成鸟上体灰褐,腰灰,眉纹及喉白色,下体偏白而胸及腹部多深褐色斑纹,尾具近白色横斑。飞行侧影如微缩的游隼。亚种pallidus较其他亚种色浅。

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告警时发出一连串快速上升的尖厉刺耳叫声。幼鸟乞食声为yeee-yeee。

分布范围:全北界;越冬南迁。

分布状况:不常见季候鸟。亚种lymani繁殖于天山,越冬于新疆西部的喀什地区。insignis及pacificus经华北及华东。insignis越冬于长江以南及青海东部;pacificus在中国东南部越冬;pallidus见于西藏南部越冬。

习性:栖于酸沼地及开阔草地。飞掠地面捕捉小型鸟类。

俗名: Merlin

燕隼 Falco subbuteo

描述:体小(30厘米)黑白色隼。翼长,腿及臀棕色,上体深灰,胸乳白而具黑色纵纹。雌鸟体型比雄鸟大而多褐色,腿及尾下覆羽细纹较多。与猛隼的区别在胸偏白。

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重复尖厉的叫声kick。

分布范围:非洲、古北界、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及缅甸;南迁越冬。

分布状况:地区性非罕见的留鸟及季候鸟。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北方及西藏,越冬于西藏南部;streichi为繁殖鸟或夏候鸟,分布于中国北纬32°以南;有时在广东及台湾越冬。

习性:于飞行中捕捉昆虫及鸟类,飞行迅速,喜开阔地及有林地带,高可至海拔2000 米。

俗名:虫鹞 儿隼 蚂蚱鹰 青条子 土鹘,Eurasian Hobby

猛隼 Falco severu

描述:体小(25厘米)而翅长的棕色及黑色隼。头及上体深灰略沾淡蓝,下体浓栗色,颏皮黄色。亚成鸟胸棕色具黑色纵纹。

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黄色;腿及脚-黄色。

叫声:似黄爪隼的哭叫声kekekeke。

分布范围:印度东北部、东南亚至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及所罗门群岛。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罕见候鸟于云南西部及南部、广西、海南岛的低地森林。

习性:飞行甚是迅速,可越过森林。捕捉昆虫,似大型的燕。休息时多在树枝上。

俗名: Oriental Hobby

猎隼 Falco cherrug

描述:体大(50厘米)且胸部厚实的浅色隼。颈背偏白,头顶浅褐。头部对比色少,眼下方具不明显黑色线条,眉纹白。上体多褐色而略具横斑,与翼尖的深褐色成对比。尾具狭窄的白色羽端。下体偏白,狭窄翼尖深色,翼下大覆羽具黑色细纹。翼比游隼形钝而色浅。幼鸟上体褐色深沉,下体满布黑色纵纹。与游隼的区别在尾下覆羽白色。有些北方游隼甚似猎隼。阿尔泰隼F. c. altaicus比亚种milvipes色深而多青灰色,翼覆羽具棕色带,且下体纵纹较多。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浅黄;脚-浅黄。

叫声:似游隼但较沙哑。

分布范围:中欧、北非、印度北部、中亚至蒙古及中国。

分布状况:不常见季候鸟。亚种milvipes繁殖于新疆阿尔泰山及喀什地区、西藏、青海、四川北部、甘肃、内蒙古及至呼伦池;有记录经辽宁及河北;越冬在中部及西藏南部。隼类的贸易驱使人们捕捉而导致种群数量下降。亚种altaicus为甚罕见季候鸟。繁殖于新疆西北部的天山;越冬于新疆西部喀什地区、青海湖周围及内蒙古中部。

习性:高山及高原大型隼的特性。

注:亚种altaicus有时作为独立物种(称为阿尔泰隼),甚至作为矛隼的一亚种。

俗名:闯赫尔-那青 海冬青 兔虎,Saker Falcon

矛隼 Falco rusticolu

描述:体型甚大(56厘米)的棕灰色隼。下体具黑色纵纹,上体具黑色纵纹及横斑,翼尖黑色。幼鸟上体灰褐,羽尖白色并具白色点斑,尾具白色横斑,头偏白。与游隼及猎隼的区别在色彩较浅,两翼较宽圆,上体色调非纯褐或棕色,头部斑纹不清晰。

虹膜-黄色;嘴-灰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告警叫声为带鼻音的责骂声gehe-gehe-gehe...比游隼叫声更加拖长。

分布范围:欧洲、亚洲及北美洲的北极区。

分布状况:甚罕见冬候鸟。亚种obsoletus在沿黑龙江及呼兰有记录。

习性:北方苔原带及酸沼地大型隼的特性。

俗名: Gyrfalcon

游隼 Falco peregrinu

描述:体大(45厘米)而强壮的深色隼。

成鸟:头顶及脸颊近黑或具黑色条纹;上体深灰具黑色点斑及横纹;下体白,胸具黑色纵纹,腹部、腿及尾下多具黑色横斑。雌鸟比雄鸟体大。亚成鸟褐色浓重,腹部具纵纹。各亚种在深色部位上有异。亚种peregrinator自眼往下具垂直斑块而非髭纹,脸颊白色较少,下体横纹较细。

虹膜-黑色;嘴-灰色,蜡膜黄色;腿及脚-黄色。叫声:繁殖期发出尖厉的kek-kek-kek-kek叫声。

分布范围:世界各地。

分布状况:不常见留鸟及季候鸟。亚种calidus迁徙经中国东北及华东,越冬于中国南方、海南岛及台湾;japonensis越冬于中国东南部;peregrinator为长江以南多数地区的留鸟。

习性:常成对活动。飞行甚快,并从高空呈螺旋形而下猛扑猎物。为世界上飞行最快的鸟种之一,有时作特技飞行。在悬崖上筑巢。

俗名:黑背花梨鹞 花梨鹰 那青 青燕 鸭鹘 鸭虎,Peregrine Falcon

拟游隼 Falco pelegrinoide

描述:体型略大(42厘米)的隼。背灰色,下体偏白,眼下具狭窄的黑色线条。似游隼但黑色的翼尖与灰色的覆羽及背部对比较明显,腰及尾上覆羽灰色浅,下体色浅,以颈背具棕色块斑为特征。头顶及后眉纹也多少沾棕色。幼鸟褐色重,下体多黑色纵纹,颈背色浅并沾棕。

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叫声:沙哑的keck-keck-keck声,似游隼。

分布范围:北非、中东至中国西部。

分布状况:亚种babylonicus繁殖于天山及青海;越冬于新疆西部喀什地区。

习性:同游隼。

注:过去作为游隼的一亚种处理(见 Amandon & Bull、1988)。

俗名: Barbary Falcon

2 汉语汉字

基本信息

拼音:sǔn

粤语读音:zeon2 与“准”同音

注音:ㄓㄨㄣˇ

部首:隹

部外笔画:2

总笔画:10

五笔码:WYFJ

仓颉:OGJ

笔顺编号:3241112112

四角号码:2040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6BC

基本字义

鸟类的一科,翅膀窄而尖,上嘴呈钩曲状,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黄色。饲养驯熟后,可以帮助打猎。亦称“鹘”。

隼 sǔn〈名〉(指事。字从隹( zhuī)从十。“隹”是汉字部首之一,短尾鸟的总称。“十”表示“四方”、“四面八方”。“隹”与“十”联合起来表示“威震四方的鸟”、“八面威风的鸟”、“全空域的统治者或威慑者”。本义:位居鸟类食物链顶端的鸟。说明:“十”字符号来源于“洛书”) 同本义 [falcon] 隼科(Falconidae)的各种鹰,特征是有长的翼,嘴短而宽,上嘴弯曲并有齿状凸起。飞得很快,它们通常突然从空中冲向猎物处猎取食物

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国语·鲁语》

常用词组

隼质 sǔnzhì

凶残的本性

慕容垂天资英杰,威震本朝,以雄略见猜而庇身宽政, 永固受之而以礼, 道明事之而毕力,然而隼质难羁,狼心自野。——《恶书·慕容云载记》

3 F-16战斗机代称

美国通用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研制的一种战斗机F16的称呼,意为此战斗机的高超性能。

是与F-15高低搭配的轻型战机,主要使命是对地攻击并担负中低度空战任务。

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电传操作系统的战斗机,取代了手动机械式的控制系统。

并出口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销售量最好的战斗机之一。

4 日本高速列车

“隼”号属于最新型E5型列车,在日本首都东京与北部城市青森之间每天往返两班,在东京与北部城市仙台之间每天往返一班。2011年3月5日,日本新干线速度最快的列车“隼”号投入运营,最高运行时速可达320公里。

基本情况

据英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011年3月5日,日本新干线最新型子弹头列车“隼”号投入运营,现阶段时速最高达300公里,明年有望提升至320公里。

“隼”号属于最新型E5型列车,设计极具速度感。车头采用长鼻的造型,车体被漆成代表运营商东日本铁路公司的绿白两色,并在绿白之间搭配了鲜艳的粉红饰带。

列车编成

全车禁烟

特等车厢:独自行驶:1辆;乘务员不仅会向乘客派发毛巾和饮品,而且有需要的乘客会帮助乘客调节座椅等服务

绿色车厢(对号座位);独自行驶:1辆;乘务员会向乘客派发毛巾和饮品

普通车厢;自东京开出的班次:全对号座位;自仙台开出的班次:平日1-7号车厢为自由座位,其他为对号座位;自盛冈开出的班次:全自由座位(一班次除外)

运营特点

它在首都东京与北部港口城市青森之间每天往返两班,在东京与北部城市仙台之间每天往返一班。这种新型列车现阶段最高时速300公里,东京与青森之间约713公里的行程只需3小时10分钟便可完成,比之前使用的列车快10分钟。作为这种新型列车的运营商,东日本铁路公司打算2012年将其最快时速提高至320公里,届时它将成为日本国内最快的列车。

当然,新列车的票价相比其他车次要贵一些。东京与青森之间的单程普通车厢票价大约1.69万日元(约1350元人民币),高级车厢大约2.14万日元(约1700元人民币)。如果再多花一点钱乘坐豪华车厢,那么旅客就可以享受到宽大的真皮沙发和高级羊毛地毯,并且还有专属的乘务员为旅客提供饮料和食物服务,而享受这一切需要花费近2.64万日元(约2100元人民币)。

“我们将竭尽所能为每一位乘客提供最舒适、最安全和最环保的服务,而不仅仅是高速,”东日本铁路公司总裁陆田大冢说。

车票抢手

首班车票50秒售罄

新型列车吸引大批乘客。共同社报道,东日本铁路公司2月5日发售预售票,东京驶往青森的头班车车票开售大约40秒后告罄,其中豪华车厢车票大约10秒后被抢购一空;从青森驶往东京首发车车票一个半小时售完。

《产经新闻》报道,始发日当天东京至青森的头班车车票在雅虎网站拍卖中,一张车票经过近两百次竞拍,售价47.8万日元(5804美元),超出原价大约30倍。

车票抢手,以至东日本铁路公司取消国会议员免费特权。按规定,国会议员可以免费乘坐新干线列车高级车厢。东日本公司今年1月提出,议员乘坐“隼”号豪华车厢不能免费,理由是豪华车厢提供迄今未有的设施和服务,而且座位少。国会接受这一要求。

相关信息

日本高速铁路简介

日本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高速铁路,近年来随着人口减少和国内需求的下降,政府和企业都积极为高速铁路寻求拓展海外市场。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美国总统奥巴马所推动的国内130亿美元高铁建设计划。但是其他竞争者诸如中国、德国和法国的高铁建设技术同样也非常先进,其中即将通车的京沪高铁是中国历史上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

5 日本DV短片

基本信息

《隼》:日本导演市井昌秀获奖DV短片

Dog Days Dream

中文片名:隼

英文片名:Dog Days Dream

导演:市井昌秀

副导演:草川浩之

编剧:市井昌秀

主演:中村邦晃 森谷文子 蛭子能收 西本龙树 星子麻衣 大熊麻希

摄影:关将史

录音:岛津未来介

制作:小泉史香

灯光:莳苗仁/

片长:73分钟

发行:汉文化电影

获奖纪录:第28届日本PIA电影节最优秀奖&技术奖(IMAGICA奖)

入围第11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之窗”影展单元

制作年份:2005年2月

影片简介

《隼》(Dog Days Dream)是喜剧演员出身的市井昌秀导演制作的喜剧。做废物收集的丈夫和在肉铺做服务员的妻子非常贫穷,在一动不动汗也狂热流的闷热的夏日,梦想要买个空调的夫妻俩渐渐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妻子再也不愿照料的生活让这个家庭变成了垃圾箱。市井昌秀想将自己从前在生活当中的失败用电影表达。这个以“牙刷和空调” 为主题的电影其实也是导演对自己成长的一种纪念。导演说:“我20多岁的这个年龄段经历了很多的失败,30岁之前,这个电影与其说是对失败的探讨,不如说是对履行责任的的方法的探讨。”《隼》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力的衬托出来,引起人们的思考。

剧情简介

这是一个女人和她孩子气的丈夫之间的故事,或者说是一个幼稚的男孩如何通过婚姻成长为一个男人的故事。市井昌秀(Ichii Masahide)这部有趣的彩色DV喜剧让人想起日本的短片电影天才山下敦弘(Yamashita Nobuhiro)。在短片里,市井昌秀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力量。短片有一种直接的撞击的力量,感觉好像突然被人扇了一巴掌。一个正常人应该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生活并不总是美好,某些事物也并不像别人向你灌输的那样总是正确的,它们应该被批判。当然,改变也不可能,任何妄图改变世界的艺术都是荒谬的,但至少可以我们可以保持自省和清醒。

片中的丈夫是个捡废纸的,妻子是餐馆的服务员。他们住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闷热的天气里他们的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有个空调。贫困的生活终于让妻子难以忍受下去,她辞掉了她的工作,并且拒绝再为维持这个家庭提供费用。丈夫后来终于醒悟,不过已经为时太晚。

市井昌秀并不打算通过这部短片强制人们发笑,他只是将每个人都可能尝试或者说经历的经验用稍微夸大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些超出常轨的片断让我们悲伤和欢笑,是部很不错的原创喜剧。因此市井昌秀绝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新锐导演。

导演简介

29岁的市井昌秀曾经是位喜剧演员,他曾是一个名为“Higedanshaku”(有胡子的男爵)的三人组中的一员,这个组合至今仍然存在。市井昌秀从这个组合中退出以后,他到Tokyo Kandenchi学习如何做一个演员。2003年,市井昌秀开始撰写电影剧本,在成为导演之前,他还做过摄影助手。《隼》是他2005年的作品,为他赢得了第28届日本PIA电影节最优秀奖&技术奖(IMAGICA奖),同时这部影片也被选为2006第11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之窗”展映的电影。

6 铃木GSX系列摩托车代称

隼,狂飚一族这样解释:身材修长,车身颜色多为两色相间,造型夸张惹眼,性狂野,以速度至上为信条,打破俗规,以超过300km/h公里的时速奠定速度王者的至尊地位。

铃木公司1999年2月出品的GSX1300R Hayahusha“隼”据说是铃木的工程师在设计“隼”的时候就是受到了这种飞禽的触动,要制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摩托车就要同“隼”那样在空气中以最小的力量飞行,同时速度超越极限。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隼”的命名很大一部分是针对“黑鸟”,作为"善于袭击其它鸟类"的隼,铃木就是指望它能一统世界顶级跑车市场。可以说,GSX1300R Hayahusha“隼”就是肩负着铃木人"打倒本田CBR1100XX Superblackbird"的目标诞生的。

7 日本歌手Spitz发行音乐专辑

专辑中文名: 隼

歌手: Spitz

音乐风格: 流行

发行时间: 2000年07月26日

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专辑介绍

第九张大碟

关于ジュテーム?

尽管一开始觉得和吉他弹唱的配合有着那么一点不相适,渐渐地却爱上了由这两种乐器加上大叔的开始变得略略沙哑的嗓音调和出的这世间独一无二的绝妙口味。而歌曲题目却又是法语的“我爱你”,当时看到这样的题目是不禁微微纳闷:“为什么?”于是开始听歌词,接着感动得就想哭了。那样柔弱而又微妙感情,选择的是如此细腻而真挚的表达啊。用这么个法语单词来迂回委婉地表达,某点上讲也符合着大叔的性格特征呢(笑)。而从“Je t'aime?”到“ Je t'aime…”再到“Je t'aime!”,一步步的明朗坚定的同时,“有你存在”却滑入了由“美好”至“为难困惑”的心情困境。质朴勾勒的歌词、简洁的六个和弦的搭配,竟让一首看上去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作品如此完美。

大叔说:二胡的声音如同女子委婉的歌声,尝试着这么添加果然味道不错。而这里我感觉它更有点像《梅干》里背景音乐里的小提琴的功效,使得那种欲说还休无法挑拨明了的情感丝丝缠绕、加厚,变的浓郁,再浓郁……让听者无法自已。往往有时陷入那样的想象:如果是大叔亲自在跟前演奏,而表达的又真是歌中述说的那样的情感,听者岂不要幸福得昏掉~

附上 ジュテーム?(我爱你?) 中文歌词

只因想被欣喜的温暖簇拥

於是一再重蹈覆辙

我爱你? 真是个傻瓜啊

虽然你说没有多大关系

我还是遍寻不著适当的字眼

我爱你 … 就该用在这样的地方

有你在真是 最美好的事了

所有一切都变得好窝心

就像被咖哩的香味所吸引

而奔出薄暮的生物

我爱你! 今后亦然

有你在真是 最糟糕的事了

今天依旧 烦忧至倦极

有你在真是 最美好的事了

所有一切都变得好窝心

有你在真是 最糟糕的事了

今天依旧 烦忧至倦极

专辑曲目

01. 今(此刻)

02. 放浪カモメはどこまでも(浪迹天涯的海鸥)

03. いろは(入门)

04. さらばユニヴァース(别了宇宙)

05. 甘い手(甜蜜的手)

06. HOLIDAY

07. 8823(隼)

08. 宇宙虫 [作曲:三轮彻也。无歌词]

09. ハートが帰らない(不归的心)

10. ホタル(萤火虫)

11. メモリーズ·カスタム(memories· custom)

12. 俺の赤い星(我的红星)

13. ジュテーム?(Je t'aime?)

14. アカネ(茜)

8 英国麦克唐纳著作

内容简介

隼,一种强健、美丽、富有魅力的猛禽,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动物。不管是爱它、恨它还是怕它,将它当作神来崇拜、当作狩猎伙伴来珍视,还是当作徽识来使用,人类对隼已经着迷了上千年。作为了解这种迷人动物的必备图书,本书将新的迷人光辉注入这种非凡的鸟,还有它飞过的种种文化。从隼的神话与传说、作为古老运动的驯隼术、作为现代城市住户的隼,讲到隼的自然历史与保护,还包括隼是怎样被征召成战争象征和武器的。

出版信息

书名:隼

作者:(英)麦克唐纳著,万迎朗、王萍译,郭红雨审校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0-2-1

ISBN: 9787108033680

开本: 16开

图书目录:

前言

1 自然历史

2 神秘的隼

3 驯隼

4 濒危的隼

5 战隼

6 城市隼

隼年代表

征引文献及注释

参考书目

相关机构及网站

作者致谢

图片致谢

出版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4: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