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
释义 | 基本信息元代景德镇窑产。此瓶高43.5厘米、口径5.5厘米、最大腹径25.3厘米、底径14厘米,小口、短颈、丰肩,肩部一下逐渐收敛,至近底部微微外撇,浅底内凹。梅瓶是宋朝出现的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瓷器瓶子,开始的时候作为盛器,后来因为口沿极小,刚好为插梅枝所用,被称作为“梅瓶”。瓶身通体施霁蓝釉,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两种釉色对比鲜明、强烈。主纹刻划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并衬以象珊瑚枝一样的四朵火焰形云纹。巨龙威武、雄壮、悍猛,腾空飞舞于万里蓝天之中,颇有叱咤风云之势。此器造型秀挺,釉色净润,纹饰精美且又生动活泼,气势磅礴,是梅瓶中的极品。 来源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在严寒中傲雪开放,被人当作是吉祥的象征。在中国宋朝,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瓷器开始诞生,这种造型的瓶子,口沿极小,专为插梅枝所用,故而得名梅瓶。 收藏地点此外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的众多中国古代瓷器中,就有一件名叫“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的瓷器珍品。它高33.6厘米,小口、短颈、丰肩,是一只标准的中国古瓷梅瓶。看,它通身施钴蓝釉,身上绘有神龙出水,御云而行的壮美景象,线条流畅、色泽淡雅、诗意盎然,带给人们以优雅明净的审美享受。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目前仅存三件,分别收藏在北京颐和园、巴黎吉美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北京和巴黎的都有瑕疵,北京的瓶身有裂痕,巴黎的龙头部分烧制时就有瑕疵,扬州的保存最完好,也是最大的,是不可多得的国宝级文物精品。 【扬州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遗憾一件元代的瓷器精品看在民间辗转了六百年能够保存的这么完整真的算是一个奇迹,这也是让很多专家觉得惊奇的地方。具瓶子的原主人讲,他母亲虽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文物,但是她知道这个瓶子很值钱,平时也从不示人,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用墨汁将瓶子周身涂得漆黑,才躲过了一劫,但是后来迫于生计,他瞒着母亲将瓶子以18块钱卖给了当时扬州市地方文物管理机构。现在瓶子原主人在扬州一个小巷子中开面馆,一家人过着平淡的生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