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篦苞风毛菊
释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根状茎斜升,颈部被褐色纤维状撕裂的叶柄残迹。茎直立,有棱,下部被稀疏蛛丝毛,上部被短糙毛。基生叶花期枯萎,下部和中部茎叶有柄,柄长4.5—5厘米,有时达17厘米,叶片全形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9--22厘米,宽4--12厘米,羽状深裂,少羽状浅裂,侧裂片(4)5—8对,宽卵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急尖或钝,边缘深波状或缺刻状钝锯齿,上面及边缘有糙毛,绿色,下面淡绿色,有短柔毛及腺点;上部茎叶有短柄,羽状浅裂或不裂而边缘全缘。头状花序数个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总苞钟状,直径1—2厘米;总苞片5层,上部被蛛丝毛,外层卵状披针形,长1厘米,宽3毫米,顶端草绿色,边缘栉齿状,通常反折,中层披针形至长椭状披针形,长1.1厘米,宽2毫米,顶端草绿色,内层线形,长1.3厘米,宽1.2毫米,顶端钝,粉紫色。小花紫色,长12毫米,细管部长6毫米,檐部长6毫米。瘦果圆柱状,长3毫米,无毛。冠毛2层,污白色,外层短,糙毛状,长2毫米,内层长,羽毛状,长8毫米。花果期8—10月。

基本资料

种中文名:篦苞风毛菊

种拉丁名:Saussurea pectinata Bunge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属中文名:风毛菊属

属拉丁名:Saussurea

国内分布:分布北京(门头沟、密云、昌平、西山、百花山、上房山、妙峰山)、辽宁(锦州、大连)、吉林、河北(易县、内丘、张家口、承德、赤城、蔚县小五台山、邢台、武安、遵化、北戴河)、山西(娄烦、息县、太原、娘子关)、内蒙古(额尔古纳旗、索伦旗)、山东、河南(嵩县)、陕西(眉县、风县、略阳)、甘肃(徽县、天水、舟曲、成县)。生于山坡林下、林缘、路旁、草原、沟谷,海拔350--1900米。模式标本采自北京。

海 拔:350-1900

命名来源:[DC.Prodr. 6: 538. 1838]

中国植物志:78(2):159

组中文名:风毛菊组

组拉丁名:Sect.8.Saussurea:Lipsch·,Gen

亚族中文名:飞廉亚族

亚族拉丁名:CARDUINAE O.Hoffm.

族中文名:菜蓟族

族拉丁名:CYNAREAE Less.

亚科中文名:管状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