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章村镇 |
释义 | 章村镇位于天目山北麓,安吉的西南面,地处浙皖二省三县交界处。区域面积89.16平方公里,截至2007年底,辖9个行政村,总人口1.6万。汉族为主,少数畲族。镇域公路主要依托东北向的王章(王家庄——章村)公路,中孔(中张——孔夫关)公路作为公路主骨架。 章村镇境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高达79.8%,被誉为“植物王国基因库”的省级自然保护区——龙王山坐落于镇境内,1999年经上海地理学会专家组考证为黄浦江源头,所以章村镇更有“黄浦江源第一镇”之美称。 历史沿革章村镇驻地章村。章氏族居,历称章村。明清时属金石乡,称章村镇。光绪版《孝丰志》载:“金石乡勇图章村镇”以林为主,兼种稻麦。1949年属孝丰县金石乡,同年秋撤乡建区,属金菬区。1950年春属章村乡。1958年10月,撤乡建公社,属报福公社。1961年9月,属章村公社。1983年12月,撤公社建章村乡。1997年2月21日,安吉县人民政府下达安政字(97)5号文件,将章村乡改为建制镇,实行镇管村体制。 城镇建设章村镇立足科学的发展观,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以打造“浦源牌”、“畲族牌”、“高山牌”为着手点,努力创建生态经济,生态文化、最佳人居环境特色镇,形成以生态旅游、生态产业为支柱的社会经济结构,生态镇建设各项工作得到持续开展和完善、延伸,自然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工作显现巨大成效;有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农村现代化建设,城镇建设得到加强,并形成安吉西南片区旅游接待中心,实现人口、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大事记1978~1994年,投资155万元建成长潭村至冷水塘、章村至桐王山、高山至水家里、白马岭至芦塘岗石矿公路,计29公里,投资423.9万元铺设沙改油路28.65公里。 1982年,全面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山林承包责任制。 1983年2月,总投资136万元,库容量172万立方米的双渔塘水库建成,同时建成一、二级电站各1座,装机容量910千瓦,年发电量450万度。 1987~1998年,建成电视转播台、闭路电视及联网,总投资136万元,电视覆盖率90%以上。 1992~1997年,开通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及移动电话,期间先后建成章村中学教育楼、敬老院、章村经济开发区、农贸市场、中街桥等,总投资231万元。 1993~1995年,先后建成供电大楼和35万千伏变电所。 1994~1998年,建成水电站5座,装机容量3795千瓦,年发电量903.6万度,总投资1070万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