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蛎灰
释义

蛎灰又称蜃灰,俗名白玉,是我国沿海地区一种重要的传统建筑材料。大至建城墙、筑桥梁,小至盖房屋、修沟渠,都会使用到这种材料。

制备

砺灰的制备是基于蛎壳煅烧生成蛎灰(主要是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白烟(二氧化碳),然后用水泼蛎灰,风化成蛎灰浆(氢氧化钙)。其工序主要是备料、煅烧、风化、细磨。对于原料的选择,王瓒等明《弘治温州府志》指出:“蜃灰,以牡蛎壳烧灰为上,小蛎壳为次,小蛤壳为下,三色不等,而大蛎为胜。”之所以大蛎为胜,主要大蛎含杂质相对较少,同时结构疏松,易于煅烧,而小蛤壳则相反,小蛎壳居中。蛎壳要经水冲洗,以除去淤泥,保证质量。蛎壳的煅烧,据《天工开物》介绍,将蛎房“叠煤架火燔成,与前石灰共法。”即“燔灰火料,煤炭居十九,薪炭居什一。先取煤炭、泥,和做成饼,每煤饼一层,垒石一层,铺薪其底,灼火燔之。”也就是说,蛎灰的煅烧与石灰同法,其燃料中煤炭占十分之九,薪炭占十分之一,先把煤炭和泥做成煤饼,然后在底层铺上薪炭,再铺上一层煤饼,又铺上一层蛎房,再铺煤饼,依此一层层叠至顶端,然后点火煅烧。应当指出的是,这种方法适宜于块状蛎房,对于片状小蛎、小蛤壳而言,由于煅烧时透气性不好,效果不佳。故聪明的温州古代先民创造了蛎灰窑,窑内分上、下层,上层置蛎壳,下层置燃料(谷壳、稻草、薪炭、煤或煤渣等),设有通风道。煅烧时采用人力风箱加强通风,从而保证了蛎灰的产、质量。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蛎灰的风化

蛎灰的风化,《天工开物》又云:“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其大意是,蛎灰一般采用自然风化,也可用水泼,加快风化。而温州则普遍采用水泼的方法。李璋等清《康熙温州府志》指出:“以牡蛎壳或蛤壳烧过,积成堆,泼以水,即烟炽渐成灰,用以砌最坚。”蛎灰细磨的目的是增加其比表面积,提高活性,从而改善其建筑性能。《天工开物》中无此方面记载,可能是在当时条件下,采用干法细磨蛎灰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温州古代先民又创造了湿法细磨蛎灰。即将蛎灰用水调成浆,以牛或人力推动石擂细磨。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解决干法细磨时粉尘严重的难题,又可使蛎灰水化更加充分,这也是蛎灰比石灰建筑性能优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

天工开物

我国著名的古代科技百科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第十一卷《燔石·石灰》中云:“凡温、台、闽、广海滨、石不堪灰者,则天生蛎虫豪以代之。”虫豪即蚝,指牡蛎。《天工开物》成书于明末,并于崇祯十年(1637)出版,说明至明末,我国沿海缺少石灰石资源的地方,已普遍采用牡蛎壳制造蛎灰。

《天工开物》指出了它“固舟缝”、“砌墙石”、“垩墙壁”、“襄墓及贮水池”以及“造淀、造纸”等方面的用途。而《弘治温州府志》亦云:“蜃灰出沿海四县,凡筑室为瓦、为墙、为池、为沟,靡不用焉。其为舡则捣以桐油,如胶漆泯其罅,入水不漏,功用甚博。较之他州石灰之用,尤为坚缜。又瓷器之久旧者,最宜以蜃灰白之。”清末,蛎灰还用以肥田。陈申等《光绪乐清县志》云:“蛎灰,圩田用粗者粪之。”这是利用粗蛎灰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透气度。洪炳文《瑞安乡土史谭》稿则言:“蛎灰壅田,邑农人浓用以壅田,得益颇多,田中昆虫皆毙,是介类之能益植物者。”这是利用蛎灰的碱性作除虫剂。蛎灰的发明,还为石灰质资源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由于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一些地区或国家缺乏某种资源是正常的,其解决途径之一是同类资源的综合利用。如据笔者所知,国外鲜有采用蛎壳制造水泥的报道,而国内青田、乐清等水泥厂曾于上世纪70年代试制成功蛎壳水泥,一定程度上讲,也是受了蛎壳制蛎灰的启示。

永乐乐清县志

明《永乐乐清县志》卷三指出:土产“货之品,蜃灰”。蜃即大蛤蜊,它和牡蛎都是贝类生物,其壳主要成分都为碳酸钙,都是制造蛎灰的原料。其时(1403—1425)温州已经利用贝壳生产砺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