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虔州 |
释义 | 简介赣州沿革非常复杂多变,历史上有多个名称,比如有叫庐陵郡、南康郡、南康国、虔州,之前还有百胜军 镇南军。但是其中对我们赣州影响最为深重的,而且现在还在用的有两个,一个是虔州,一个是赣州,这两个名称都形成于宋代。 历史遗迹我们知道赣州是一个宋城博物馆,宋代可以说赣州历史文化最为辉煌的时期,在宋代时期赣州的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达到一个鼎盛的时期,被誉为全国34座名城之一。宋代留给我们很多东西,比如宋城墙有3666年的历史,地下水系统福寿沟,还有慈云塔 灶儿巷 南市街等等都是宋代的文化遗迹。 来历宋代不仅为赣州留下很多文化遗产,而且它在名字上都让我们享用了千年,今天就先说说虔州的来历。虔州的来历按照赣州府志上来说,是因为境内有虔化水而得名,虔化水是从宁都流过来的,这就与宁都历史上叫虔化县有关,所以我们说虔州名一定要搞清楚宁都和虔化是怎么来的?宁都是三国时期从于都的东北部析出来的一块地方,当时于都为六县之母。三国之后到西晋时期又把宁都改成了阳都,再后面到了南北朝时期,以阳都境内的一个虔化屯,它周围的地方又分出来一块地方叫虔化县,那么它以虔化屯为名就出来了虔化县,然后虔化县和宁都县在之后不断地合并又分开,然后两个名字又一直混用,一直用到南宋绍兴23年才和赣州一起改的。那么我们讲虔化县当时境内的有一条水横穿整个县的境内,这条水源于肖田乡的朗际村,朗际村是和抚州一个分水岭的村庄,它的水从上面留下来以后就形成了今天的梅江,当时叫虔化水。因为它流过虔化县境内,虔化水经过宁都、于都境内到了赣州的龟角尾下面汇入赣江,所以在隋代开皇9年的时候,州府就取这条从虔化县过来的虔化水,取这个虔字就叫虔州。虔州的历史是从隋代开皇9年,一直到南宋宋高宗时期也就是绍兴23年,这中间大概有500-600年的历史,虔州到后面改成赣州以后,这个名字到现在继续沿用,就是说人们把它当成赣州的别名,很习惯得把赣州叫虔州、虔城。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虔州,南康。上。开元户三万二千八百三十七。乡五十七。元和户二万六千二百六十。乡五十七。孙权嘉禾五年,分庐陵立南部都尉,理雩都,晋武帝太康三年罢都尉,立为南康郡,至水和五年移理赣。隋开皇九年平陈,罢南康郡为虔州,大业三年罢虔州,复为南康郡。武德五年,又再置虔州,盖取虔化水为名也。 州境:东西一千四百二里。南北一千三百三十九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四千一百二十五里。西北至东都三千三百一十五里。东至建州一千五百八十五里。西至郴州一千一十二里。南至循州一千六百一十四里。 北至吉州四百七十四里。 贡、赋:开元贡:白?布,乾姜。元和贡:白?布,蜜梅。 管县七:赣,南康,信丰,大庾,雩都,虔化,安远。 赣县,上。郭下。贡水西南自南康县来,章水东南自亏都县来,二水至州北合而为一通谓之赣水,因为县名。 南康县,上。东北至州八十里。本汉灌婴所置南{?土}县也,属豫章郡。献帝初平二年析南{?土}置南安县,恶太康五年改为南康。 信丰县,上。北至州一百九十五里。献帝初平二年分南{?土}立南安县,晋武帝改为南康。永淳元年析南康更南安,天宝元年改为信丰。 大庾县,上。东北至州二百二十里。南康记云:“前汉南越不宾,遣监军庾姓者讨之,筑城于此,因之为名。”隋以为镇,神龙初改镇为县。 雩都县,上。西北至州一百七十里。汉初所置,因雩都水为名。 虔化县,上。西南至州四百七十六里。本汉赣县地,吴宝鼎三年初置新都,晋太康元年改为宁都,隋开皇十八年,改宁都为虔化。 安远县,上。西北至州五百二十里。梁大同中,于今县南七十里安远水南置安远县,隋开皇中废。贞元四年,刺史路应重奏分雩都县地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