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颉刘家村
释义

基本概况

颉刘家村位于西坪乡的正北方,处于甘谷、通渭、和秦安三县的交界处,西北方与秦安县郭嘉镇上川村相连。颉刘家村由颉刘家组、白家屲组、水泉组和石沟组三个组构成,分立在相对的两座山的半山腰上,颉刘家组和白家屲组分别与石沟组和水泉组隔沟相望。此地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宜种植多种植物,当地人民主要种植小麦、土豆、玉米、油菜籽、红麻等农作物,还有花椒、苹果、桃、杏子,梨等果树。

发展情况

由于有地理位置处于三县交界地的优势,本地村民与另外两县群众经常往来,常有贸易、经济、文化等的交往,因而平日参与礼尚往来、赶集等活动的范围比较广。而且,当地人民结合了甘谷、通渭、秦安三县的语言,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有着颉刘家主义特色的方言。

从改革开放开始,颉刘家村一直处于前进发展的态势。在刘顺德等已逝去的老一辈村委的领导下,村民们过上了不再忍饥挨饿的日子。虽然在新世纪初期,由于村委领导的频繁更换,使得村里的发展一时出于停滞不前的境况,但是在以刘鹏武书记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人上任以后,村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自刘鹏武担任村委书记以来,领导村民大力发展统一种植,使得种植一体化,因此村民的收益明显提高,生活水平也快速进步。从双垅地膜的玉米园,到大力种植的核桃园,再到统一化的苹果园,使得村民的经济效益逐步升高。

另外,自从省里大力建设通乡公路和通村公路以后,村里的道路建设也更加完善和宽松。西坪到白家屲段已全部贯通使用,通往田地的农用公路均已使用,农用车辆已经能到达大部分农地中。不管是通村公路还是农用公路的贯通,都使得村民由此告别了步行、肩扛担挑的时代。

在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村民对生活自动化和电信化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于2010年6月止,90%的村民已有了私家摩托车,甚至连同农用三轮车或小汽车,无论是下地还是走亲访友,都将便利很多,彻底改变了当初连自行车也没有,不得不步行出行的困境。而相应的农用机器也都以配备。而手机的普及率也已达到了80%,使得通讯更加便捷、快速。而且1/3的村民家中安装了沼气池,使得做饭也更加便利化。

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当然忘不了教育。这里曾经是很穷的村子,交通四不通八不达,经济相当落后,所以很少有人上学。从八十年代的没上过学就“辍学”,再到九十年代上完小学就出去打工,一直到新世纪初“熬到”初中毕业去“创业”,每一个从那走出去的孩子都有着相同的噩梦,似乎每个人都会说“永远别再回那个穷透的鬼地方!”然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教育自然是所有要加强环节中首当其冲的。

教育是最重要的!从2006年开始,已陆续有4名大学生从这里走了出去,其中有两个是重点,两个是本科。他们成为了这个村的骄傲,也成为了这个村子里新一代学生的偶像和他们学习的榜样,而他们的家人也因此成了众人羡慕的对象。

颉刘家村正在朝着新农村的方向稳步前进,那儿会是下一个人间天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