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褚库尔姓
释义

褚库尔又称褚库尔、褚库、车勒库勒、车克裏、楚库勒,读音作chǔ kù ěr(ㄔㄨˇ ㄎㄨˋ ㄦˇ),满语为Cukule Hala,为满族姓氏。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东海女真库尔喀部褚库尔氏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褚库尔氏,亦称车勒库勒氏、车克里氏、楚库勒氏,满语为Cukule Hala,简称褚库氏,世居楚库勒(今黑龙江黑河江北俄罗斯境内褚库尔村)、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以地为氏,属于满族老姓之一。

满族褚库尔氏、褚库氏,在清朝晚期以后多冠汉姓为楚氏、金氏、褚氏、车氏、勒氏、库氏等。

第二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撒勒只兀惕氏(山只昆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萨尔图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撒勒只兀惕氏(山只昆氏),后入满籍,满语为Sartu Hala,世居敖汉部(今内蒙古赤峰敖汉旗)、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等地。

蒙古族萨尔图部在后金天聪初年(公元1636年)归附佟努尔哈赤,萨尔图·褚库十七岁即从征为兵,在攻打明军的万全左卫时,萨尔图·褚库先登,颈被创,犹力战破其城。论功授世职备御,赐号“巴图鲁”,授牛录额真,兼甲喇额真。

后金崇德四年(公元1639年),萨尔图·褚库授吏部理事官。后在满清入关后,率部连续击溃李自成义军吴伯益、击溃张献忠义军,击溃郑成功所部、击溃蒙古鄂尔多斯部多尔济所部,累官至蒙古副都统,加一等轻车都尉。

至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萨尔图·褚库以老乞休。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萨尔图·褚库病逝,赐谥号“襄壮”。其子海存以父名为氏,称褚库氏,晋满籍,褚库·海存袭其父爵。

萨尔图·褚库的后裔子孙,在清晚期以后多冠汉姓为褚氏、萨氏、山氏、巴氏等。

迁徙分布

褚库尔氏是典型的满族姓氏,历史悠久,今已很少称呼使用,多冠汉姓为楚氏、金氏、褚氏、车氏、勒氏、库氏等,分别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叶赫为郡望,今分布在全国各地。

郡望:

叶 赫:即今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距省会长春一百一十公里,南与辽宁省西丰、开原两县及四平市接壤,北与辽河农垦管理区相邻,北、西隔东辽河与公主岭市、双辽市相望,西毗辽宁省昌图县。土地肥沃平坦,素有“东北粮仓”和“松辽明珠”之美称。在公元十四世纪,原居松花江北岸的“女真”头人祝孔革率部族南迁至此,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祝孔革的两个孙子在叶赫河边选择险要之地建城堡两座(史称叶赫东西二城),兄居西城,弟守东城,都称贝勒(首领),称雄“女真” ,拓疆守土,威名远赫,在满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光绪四年(公元1897年)设奉化县,曾是清太祖努而哈赤“福晋”、清太宗皇太极生母孝慈皇后的出生地和慈禧太后的祖籍地。明、清时期,统治者为了教化当地“顽民”,故大肆宣传要“遵奉王化”,因此起名为奉化县。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因与浙江省奉化县重名,且县城原址是在距城北四千米的“偏脸城”,城内有株大梨树,因而得名梨树县。梨树城并非是一座城,而是一个小村落,“传闻其地多种梨因名之”。四平地区解放后,梨树县为辽西省管辖。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11月,划归辽北省怀德专区管辖。11月23日,在梨树建立辽北军区。不久,辽北省政府、四平市政府从四平街转移到梨树。12月,在梨树镇成立中共怀德地委和怀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当时怀德专区辖怀德、梨树、昌图三个县。随着后来战争形势的发展,驻地曾转移到怀德、农安、长岭等地。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4月,梨树县划归辽北省昌图专区。6月,梨树县划归辽吉区第二专区。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11月24日,梨树县解放,成立梨树县政府,为辽北省直辖县,梨树县政府驻梨树镇。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7月,划归辽北省第二专署。1949年4月21日,辽北省撤销,划归辽西省管辖,梨树县政府更名为梨树县人民政府。1954年6月19日,辽西省撤销,梨树县划归吉林省管辖,为省直辖县,仍驻梨树镇。1955年,梨树县人民政府更名为梨树县人民委员会。梨树县各区称谓取消序数命名,恢复原地名称呼。1956年7月3日,国务院[国内字117号]批准,设立怀德专区。辖怀德、梨树等十个县。10月6日,怀德专区更名为公主岭专区,梨树县辖九个区、两个镇、三十八个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梨树县辖九个公社,二百七十六管理区。1958年10月23日,撤销公主岭专区,梨树县划归四平专区管辖。1960年2月6日,梨树县人民委员会驻地由梨树镇迁至郭家店镇。 1964年4月23日,梨树县人民委员会驻地迁回梨树镇。1968年,撤销梨树县人民委员会,成立梨树县革命委员会,下辖四个镇、三十个公社,三百零三个生产大队。1971年2月4日,四平专区更名为四平地区,梨树县归四平地区管辖。1976年1月,梨树县辖三个镇、三十一个公社,三百零三个生产大队。1980年初,梨树县辖五个镇、二十八个公社,三百三十三个生产大队。6月,撤销梨树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梨树县人民政府。1983年8月,撤销四平地区,成立四平市,梨树县归四平市管辖。1991年11月26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梨树县石岭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石岭镇管辖。1992年3月6日,撤销梨树县沈洋、万发、东河、太平乡,设立沈洋、万发、东河、太平镇。1994年11月14日.撤销梨树县林海乡、三家子乡,设立林海镇、三家子镇。1995年6月29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梨树县郭家店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郭家店镇管辖。12月,梨树县辖十八个镇、十四个乡,八十五个居民委员会、三百三十六个村民委员会:梨树镇、郭家店镇、榆树台镇、孤家子镇、石岭子镇、小城子镇、蔡家镇、孟家岭镇、十家堡镇、喇嘛甸镇、刘家馆子镇、叶赫满族镇、万发镇、东河镇、太平镇、沈洋镇、三家子镇、林海镇、梨树乡、大房身乡、杏山乡、董家窝堡乡、白山乡、胜利乡、团结乡、泉眼岭乡、郭家店乡、河山乡、金山乡、小宽乡、双河乡、四棵树乡。2000年6月29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梨树县郭家店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郭家店镇管辖。8月20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梨树县撤销团结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榆树台镇管辖;撤销杏山乡、三家子镇,河山乡,将其所辖区域分别划归梨树镇、十家堡镇、小城子镇管辖。调整后,梨树县辖十八个镇、九个乡。2005年,调整四平市部分行政区划(四政发[2005]19号):将梨树县叶赫满族镇划归铁东区管辖;将梨树县十家堡镇的九间房村、西八大村、东八大村、孤榆树村,大房身乡的海青村、条子河村划归铁西区平西乡管辖。

历史名人

褚库尔·伊礼布:(公元?~1653年待考),满族;满洲正蓝旗人。著名清朝将领。

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农历5月从征海澄(今福建漳州龙海海澄镇)时阵亡,赠云骑尉

褚库尔·伊兴阿:(公元?~1861年待考),满族;满洲正蓝旗人,驻防吉林。著名清朝将领。

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从征,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阵亡,赠骑都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2: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