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症状(并发症)
鉴别
治疗(胃热 津液不足)
疳渴,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疳疾兼有口渴喜饮,饮不解渴,伴心神烦热不安等。多因胃热或津液不足所致。
多因胃热或津液不足所致。
疳疾兼有口渴喜饮,饮不解渴,伴心神烦热不安等。
发热,唾液减少,吞咽干的食物十分困难。
口干指自觉口中干燥少津但不欲饮水之症。多因阴虚津少,或气虚阳弱,津液不承所致。
宜清热和胃,用小儿疳渴方(《证治准绳·幼科》:人参、干葛、黄芩、柴胡、甘草)。
宜益气生津,用清热甘露饮(《医宗金鉴》:生地黄、麦冬、石斛、知母、枇杷叶、石膏、甘草、茵陈蒿、黄芩)或生脉饮。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