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祜巴龙庄勐长老
释义

祜巴龙庄勐长老:南传上座部佛教领袖,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双版纳总佛寺住持。起初的名字叫岩仔龙庄,按照傣族的习惯,他升了和尚以后就叫帕龙庄,后来叫都龙庄,现在叫祜巴龙庄。童年时随父母去了缅甸,1973年在缅甸景栋勐养龙 “旺坝岗”佛寺剃发为沙弥,以后就是一系列的求学生涯,读过中级、高级佛学院,还到泰国的佛寺进修,1980年升为比丘,担任佛学院的教员。

中文名:祜巴龙庄

别名:岩仔龙庄;帕龙庄;都龙庄

国籍:中国

民族:傣族

出生地: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

出生日期:1960年6月1日

职业:佛教领袖

简介

祜巴龙庄勐长老:

南传上座部佛教领袖,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

教协会副会长、西双版纳总佛寺住持。

出生日期:

1960年6月1日

出生地:

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

现任职位:

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佛教协会会长、云南佛学院西双版纳分院院长,1993年任西双版纳总佛寺住持,2004年1月晋升为“祜巴”。因倡导并支持宗教和非宗教教育机构的教育计划,和在佛教界中的善行及卓越的学术成就,被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授于教育管理学科荣誉博士学位。

身世日程

祜巴龙庄勐生于西双版纳,21岁出家,1993年起任西双版纳总佛寺住持,2004年1月晋升为 “祜巴”。他是中国南传佛教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一名佛教传播者和禅修者,积极倡导并支持宗教和非宗教教育机构的教育计划,为人和善、体恤众生、正直慷慨,赢得海内外佛教界的尊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声誉,尤其是在以南传佛教为代表的东南亚一带。

历程

祜巴龙庄勐长老生于1960年6月1日,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人,傣族人。

剃度:

1973年在缅甸勐养龙旺坝岗佛寺剃发受沙弥戒

职位:

1980年6月在缅甸景栋旺贺弘佛寺受比丘戒。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佛教协会会长、云南佛学院西双版纳分院院长,1993年任西双版纳总佛寺住持,2004年1月晋升为“祜巴”。祜巴龙庄勐长老在2008年5月11日(佛历2551年5月11日),因倡导并支持宗教和非宗教教育机构的教育计划,和在佛教界中的善行及卓越的学术成就,被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授于教育管理学科荣誉博士学位。

善行

资助贫困学生活动

2008年6月1日,西双版纳总佛寺举行祜巴龙庄勐长老接受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典礼暨资助贫困学生活动。州政府副州长罗红江、州政协主席杨志祥、州委统战部部长刀正良、景洪市市长岩温才等嘉宾及500余名信众参加了活动。祜巴龙庄勐长老在2008年5月11日(佛历2551年5月11日),因倡导并支持宗教和非宗教教育机构的教育计划,和在佛教界中的善行及卓越的学术成就,被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授于教育管理学科荣誉博士学位。祜巴龙庄勐长老一贯严格要求自己的严行,为人和善、体恤众生、正直慷慨,赢得了海内外佛教界的尊重。

为四川灾区人民诵经祈福

6月1日这天是国际儿童节,也是祜巴龙庄勐长老的寿辰,藉此机缘,祜巴龙庄勐长老邀请了49位西双版纳地区的南传佛教高僧,为四川灾区人民诵经祈福,祝愿他们早日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平安吉祥。

捐助30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另外,祜巴龙庄勐长老还捐助了30位来自云南佛学院西双版纳分院、西双版纳州民族中学、景洪市一中、允景洪中学、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景洪市第一小学共6个中小学校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捐助金额为10600元。最后,祜巴龙庄勐长老希望各位同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来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采访

在首届中国佛教论坛即将举办之际,记者来到美丽神奇的西双版纳采访到了此次佛教论坛的八个发起人之一的祜巴龙庄勐长老。长老性格风趣幽默,虽然普通话说的还不是很流利,但在短短的一个小时的采访里,祜巴龙庄勐长老对信众的慈悲之心,对南传佛教的未来发展的大局把握以及弘深的佛学知识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双版纳总佛寺住持祜巴龙庄勐长老是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代表人物,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声誉,尤其是在以南传佛教为代表的东南亚一带。西双版纳傣族人人信仰佛教,祜巴龙庄勐长老在傣族民众的心中就是佛的化身,他用慈悲感化众生,法雨普洒,助众生脱离苦海,看到希望。问及祜巴龙庄勐长老是怎样产生要举办佛教论坛这个想法,长老说道,他经常参加世界级的各种佛教论坛,如泰国、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论坛。在和国外的高僧大德接触时,发现他们对中国佛教的现状不甚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佛教事业,恢复了佛教协会,让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三教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有如朋友一般。

三派同源 和谐发展

长老指出,世界格局在不断变化,国与国之间存在竞争,当一些人打破了佛家“贪、嗔、痴”的戒律时,世界就有了战争。长老希望通过此次佛教论坛的举办,一方面让佛教北传、南传、藏传三教派相互沟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也希望藉此让整个世界佛教界人士在一起讨论世界的和平,让世界和平从心开始。长老说,现在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迅速发展,民族团结。我们要让全世界的人都来看看中国,知道中国很好。我们要把中国的形象传扬到整个世界。我们需要把中国的佛教现状介绍给世界,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三大教派,北传、南传、藏传都是一家人。长老说,佛教各教派之间还存在著一些分歧,此次会议的举办,让大家有机会能坐在一起,求同辨异。佛法的弘扬需要大家在一起讨论,弥补分歧,理解融通,以实现佛教各派的和谐发展。同时,世界佛教论坛也将让来参加会议的海内外高僧大德有机会了解中国及中国的佛教事业。祜巴龙庄勐?长老祝愿首届中国佛教论坛圆满成功。

人才是路修心为本据悉,傣族地区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寺庙,单在西双版纳就有582座,小沙弥5000多人,比丘(当家)600多人。西双版纳拥有众多的佛教信众,每个男孩到上学的年龄都有到寺院出家修行的习俗,18岁之前可以随时还俗。18岁之后就要晋升为比丘,成为比丘后要过3年,方能还俗。

祜巴龙庄勐长老认为,南传上座部佛教要弘扬佛法,要推广到更多的地方,重要的是要做三件事:

一、要有学校,即佛学院。

长老认为佛学院是向世人弘扬佛法最重要的地方。在傣族地区,小孩出家就如同去上学一样,寺院就是他们的学校,是传授知识的神圣地方。在西双版纳每个村寨都有寺院,保证了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在总佛寺里有一个佛学院,是云南佛教学院在西双版纳的分院。长老说,每个致力于佛教事业的人都可以进入佛教学院进修,唯一的条件就是要有初中毕业的文化基础。因为,没有文化基础,就很难教授佛学知识,学生自己也很难领悟到佛学的真谛。在佛学院毕业的学生,有些留在寺院写经文,一部分去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回到寺院,继续弘扬佛法。

二、要培养佛教人才。

长老说,没有人才,就没有路。有了路,佛教才能走得更好,更稳。

三、要修心打坐

。学佛的人反观内心,深入理解佛法的内容。要懂得佛,才能弘扬佛法。长老说100个人里面,只要有20个人能坚持学习佛法,能坚持修心打坐,佛教就有希望。

南传佛脉努力弘扬谈及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什么作用,长老说,他自幼出家,从小就喜欢佛。自己办的事,都要让老百姓满意;只要政府需要,也愿尽力为政府分忧解难。在佛教的世界里,也有好坏两个方面,就像一部电影有好人,也有坏人,最终的结局都是好人战胜坏人。比如现在大家都看电视,如果通过电视弘扬佛法,教育年轻人,让他们懂佛,有同情心、爱心、可怜心,这些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佛教就是要教大家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为社会服务。做好人就要对社会有益,对村寨有益,对家庭有益。能做多少善事就做多少。如果连自己都管不好,就是一个没用的人。谈到宗教的未来发展,祜巴龙庄勐长老说,目前,南传佛教在中国许多地方还不太为人所知,现在需要的是稳步发展。事情都做稳了,就成功了一半。长老近年全心全意筹备建设南传佛教文化苑,它将把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众多的南传佛教具代表性的寺院、佛像、佛塔,仿佛大观园一样集中在一起展示,游客来到南传佛教文化苑,就能如同亲历其境地一览南传佛教所衍生的灿烂文化。这座南传佛教文化苑已破土动工,预计于2008年完工,长老希望港澳台地区和海内外热心礼佛的各界人士能积极捐资助建,让这座南传佛教文化的瑰丽之苑能尽善尽美,早日绽放光彩。

四、中国应有南传佛学院

“佛学院是向世人弘扬佛法最重要的地方,我希望中国能修建一所专属于南传佛教的佛学院,促进佛教文化更好的传播与交流。”云南省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祜巴龙庄勐1月23日在此间举行的政协云南省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如是表示。

南传佛教属于佛教系统之一,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省靠近泰缅边境的傣族、布朗族一带地区。从十九世纪末开始,传播到欧美澳等西方国家,并有持续发展之势。据祜巴龙庄勐介绍,在中国,南传佛教与汉传和藏传佛教相比信徒人数较少,唯独云南信奉南传佛教。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佛教文化也成为云南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文化交流的纽带。每年都有许多来自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的高僧、长老到中国念经诵佛,弘扬佛法。在与外国友人交往中,祜巴龙庄勐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南传佛教要不断弘扬发展就必需解决人才和场地的困境,而创办佛学院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他介绍,近年来由于场地条件和客观因素的限制,云南与邻国的许多友好交流活动无法顺利进行,南传佛教的发展也为此受到影响,甚至出现逐年消退的景象,这令他十分难过。

据了解,在南传佛教盛行的地区,寺院就是他们的学校,是传授知识的神圣之地,小孩出家就如同去上学。在祜巴龙庄勐看来,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在飞速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佛教事业也要迎头赶上。修建一所上规模,有档次的南传佛教学院将有利于促进云南与东南亚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向世人弘扬佛法,把中国的佛教现状介绍给世界,以实现佛教各派的和谐发展。祜巴龙庄勐走访过东南亚和南亚许多地区。他说,但凡到过的地方,人们都很友好,都希望与中国多交流,做朋友。因此,祜巴龙庄勐设想中的佛学院不仅要览经诵文,还要学习英语,那样才能更好的与各国友人进行交流学习,弘扬佛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8:54:01